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1天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1天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1天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1天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婴幼儿奶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之际,三家洋奶粉暂停注册为何还未恢复

观察

行行

阅读数: 4495

( 0 )

( 0 )

( 0 )

2017-09-19 09:44

导读: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实施至今,国家食药监总局已经批准了224个配方,但这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目前,至少还有800个婴幼儿奶粉配方需要审批。近日,在新华社瞭望智库举行的“配方注册制时代的中国奶粉市场”座谈会上,国家食药监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表示,下一步将严把审批关,加快审批速度。

与此同时,3家被暂停在华注册资格的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中,其中包括暂停已有一年多的两家企业,可为何至今还未恢复?对此,国家认监委相关负责人不仅给出了明确答案,同时也警示境外代工企业,必须承担起主体责任。

至少还有800多个配方需要审批

在新华社瞭望智库8日举行的“配方注册制时代的中国奶粉市场”座谈会上,食药监总局特殊食品注册管理司副司长马福祥向网易财经透露,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制实施至今,国家食药总局总局已经批准了224个配方,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按照国内100家企业,每个9个配方,9个配方有九百多个,加上国外33家,一共就一千多个配方了,现在我们配方审批224个,至少还有800个婴幼儿奶粉配方需要审批。下一步我们该将严把审批关,加快审批速度,保证能符合条件的企业按时获得注册”。
 
据网易财经了解,根据早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截至2017年9月5日,食药监总局已批准9批名单共计32家企业,44个工厂,75个系列,224个配方。  
 
据悉,在已经获得审批配方的企业中,既有国内的乳企,如伊利、蒙牛雅士利、飞鹤、贝因美、君乐宝、合生元;也有知名的外资品牌,如美赞臣、美素佳儿等。
 
对于此次配方注册的具体细节,据马福祥介绍, 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按照规范技术指导原则,从食药监总局的总局令到具体操作细节已经形成一整套文件来进行规范。
 
马福祥指出,对于配方审查坚持三个原则,一个是必须添加的营养素、标准里规定营养素不能缺少;第二,可以选择的营养素必须明示;第三,不应该使用的物质,包括添加剂,标准规定禁止使用的,坚决禁用。  
 
据了解,食药监总局专门设立了受理婴幼儿配方注册申请机构、受理服务和特殊举报中心。另外,食药监总局保健食品评审中心负责评审工作;设立审核查验中心负责现场审查。并且规定省级食药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婴幼儿配方现场核查工作的协助,注册主要是在总局完成。    
 
曾经“洋奶粉”泛滥达到2200个

在进口奶粉品牌方面,国家认监委注册管理部注册一处处长王刚在座谈会上披露一组数字显示,中国市场曾经号称是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数量惊人,达到2200个。
 
“在2014年我国实施进口婴配境外注册之前我们通过商会了解的信息,在2014年以前当时号称是进口婴幼儿配方品牌2200个以上,号称自己是进口婴幼儿配方境外企业也是200多家以上”,王刚表示,从2014年5月1号开始我国对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的的所有境外乳品企业实施注册管理,经过严格技术评审等,目前已经批准了77家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在华注册,这77家境外生产企业一共来自19个国家。77家企业里边又有其中67家是婴配乳粉企业,还有17家是婴幼儿液态乳生产企业。而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备案,进口婴幼儿配方奶品的品牌目前是300余个。
 
通过境外企业注册的方式,在中国销售的进口婴幼儿奶粉短短几年就从2200个锐减至300个,一方面我们可以想象数年前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各种贴牌代工奶粉现象有多么严重。胡说有理了解到,譬如在2014年前,央视就曾经曝光,来自新西兰的钮贝贝奶粉不仅新西兰当地没有这个品牌,作为一个代理商加工的奶粉,该公司总代理公司的新西兰地址竟然是一家修理厂。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监管部门重拳出击严把准入关后效果显著,乳品市场将向已经完成注册的品牌倾斜,行业的洗牌将加速,消费者也能够做到明白消费。
 
境外企业获得注册并非一劳永逸

对于境外企业的注册监管,也并非停留在仅仅工厂注册而已。王刚表示,根据国务院要求,认监委也加强了对已注册境外婴幼儿配方企业事中事后动态监管。
 
“根据质监总局发布的食品不合格信息和食药总局公布的市场监督抽查结果风险信息,认监委组织专家对已注册的境外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开展了针对性的专项复评和现场复查,目前先后依法暂停5家存在问题隐患、不能持续符合注册要求的境外企业的注册资格”。王刚表示,这五家有两家先后经过整个符合注册资格,我们认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做法打破了企业原来惯有的企业注册一劳永逸的惯性思维,强化了已注册企业持续符合法规要求的理念,有效的督促了企业的合规性。
 
据了解,这5家暂停的企业分别是:
 
2016年5月16日,洋奶粉Holle(泓乐)的奥地利生产工厂Agrana St rke GmbH 在华暂停注册,成为首个被中国认监委亮红灯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厂家;
 
2016年6月1日,Lactana特福芬在德国的生产工厂T pfer GmbH以及Angi'sLand安吉兰德在法国的生产工厂NUTRIBIO,同时被暂停在华注册。
 
2017年7月6日,被澳洲贝拉米收购的澳大利亚Camperdown Power Pty Ltd工厂暂停注册;
 
2017年8月21日,进口奶粉宾博、瑞乐恩的瑞士奶粉厂HOCHDORF SwissNutrition Ltd被暂停在华注册资格。
 
目前还有3家未恢复注册

据悉,上述5家被暂停企业中,除了安吉兰德、贝拉米的工厂已经恢复注册外,其他三家均未恢复。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暂停资格已经有一年多时间的泓乐、特福芬的工厂。
 
据了解,泓乐工厂被暂停,其原因是2批次原产地为奥地利的Holle泓乐品牌有机较大婴儿配方奶粉2段和有机婴儿配方奶粉1段被检查出维生素A指标未达标和检出阪崎肠杆菌,同时两批次产品的锰指标不符合标签标示值。
 
特福芬工厂被暂停是因为但是查出4批次原产德国的Lactana特福芬有机婴儿配方奶粉被检出二十二碳六烯酸和二十碳四烯酸两项指标均不符合标签标示值。
 
另外,国家质检总局今年7月31日通告显示,瑞士宾博有机婴儿配方奶粉因细菌总数超标不得入境;8月16日,上海食药监局通报1批次原产国是瑞士的瑞乐恩幼儿配方奶粉菌落总数超标。而这两个产品均由瑞士HOCHDORF SwissNutrition Ltd.的奶粉厂代工生产。8月21日,国家认监委宣布,该工厂暂停在华注册资格。
 
长达一年未恢复注册原因是这个!

“关于注册资格的暂停和恢复我们有内部工作程序,暂停是依据公开的和确定有食品安全风险的信息采取的措施”,王刚表示,譬如这五家都是通过口岸检验检疫局、通过质检总局公开发布的食品不合格信息或者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市场监管抽查信息,有资质的实验室出具的检测报告,在确定结果下采取的注册后监管处置措施。
 
王刚表示,至于为何有些很快就恢复注册了,这个快与慢取决于是不是能够符合相关的要求,如果它能够比较快地按照我们发出调查通报要求提供相应整改技术材料的要求,充分及时准确地回应我们的专家的技术关注,解释入境产品不合格信息相应的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符合法规和标准规定的要求,需要根据法规依法暂停,也需要依法恢复注册资格,由专家进行审核。
 
对于上述3家中8月份刚刚被暂停的瑞士企业,王刚表示,该工厂刚刚才提交整改方案。
 
而另外两家都长达一年了,为何还未能恢复注册?对此,王刚指出,这两家有一家涉及到比较高致命性的阪崎肠杆菌不合格,这家企业一开始说自己没什么问题,但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够让我们专家认定就符合了。另外一家企业微量元素的检出值和标识值不符合,这家企业觉得冤枉没什么问题,但是食药局通过抽查认定也不符合我们相关的法规,也进行了通报,所以单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这个可能还不行。这家企业也提出了整改措施,就是把相应的标识值进行调整,而不是从工艺上进行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这个也不符合,所以说也没恢复注册资格。
 
据王刚透露,这两家企业目前已提供新一轮整改材料,正在审核当中。
 
婴幼儿奶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中外乳品有望恢复良性竞争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通过了注册的企业名单不断公布,国内奶粉行业的混乱局面也有望得到改善。
 
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指出,注册制的实施对中国奶粉行业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对奶粉企业来说,扭转了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真正具备研发实力、品牌雄厚的企业发展壮大;对市场而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大批小品牌和小企业退出市场将极大提升市场集中度;对消费者而言,奶粉配方注册新政实施后,国内奶粉价格将趋于稳定,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消费者可以买到物美价廉、安全放心的奶粉。  
 
资料显示,配方注册制实施之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黑龙江、陕西、内蒙、河北企业占57%,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从整体数量来说配方比较多。  
 
有观点指出,奶粉注册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执行后,贴牌、代加工和假洋牌将全部被清出市场,品牌数量将从2000个配方缩减到几百个。“预计三分之二的品牌被淘汰后,婴幼儿奶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雅士利集团公共事务与法规中心副总经理朱国刚表示,在他看来,随着配方注册清单陆续出炉,乳品市场将向已经完成注册的品牌倾斜,行业的洗牌将加速。“对于企业来说,会因为珍惜品牌而更关注产品流向和产品安全性,企业也将从过往的价格战、营销战转向研发、创新综合实力竞争上来,集中做品牌,而不是多配方。奶粉行业回暖的同时也加速清场,这极其有利于像雅士利这种大品牌的发展”。
 
目前围绕注册后奶粉配方市场的渠道争夺战已经悄然打响,针对新政对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市场的影响比较大,一些中小品牌退出市场后,大品牌将围绕这些市场展开激烈的争夺。
 
美赞臣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顾磊也指出,配方制落地将给包括美赞臣公司在内知名奶粉企业带来新机遇。“在渠道方面,配方注册的落实实施也会使三、四线城市的市场重回良性竞争。市场正在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部分产品的退出为三、四线市场腾出了空间,渠道的重新调整让得到国家认可的国产、进口产品都重新回到公平的空间中进行竞争”。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nick

哈哈哈哈哈哈

2019-11-25 19:37

(0)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