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零售进入下半场,这些细分品类可能是母婴店最大的市场机会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4283

( 0 )

( 0 )

( 0 )

2020-10-15 09:47

导读:母婴行业新竞争环境下,存量市场的抢夺战已逐渐向增量市场的挖潜转移,对母婴零售商而言,奶粉、纸尿裤独大的时代已经过去,发现细分品类机会,积极卡位细分赛道,是获得生意新增长的关键。日前,CBNData联合天猫国际发布《进口母婴消费趋势白皮书》,从现有的消费大数据来看,这些细分品类市场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值得母婴店搏一搏。


作者:新母婴店


奶粉+营养品稳占第一梯队


报告显示,婴幼儿牛奶粉和婴幼儿营养品消费金额及市场规模远超其他品类。


众所周知,奶粉是母婴店的核心产品和流量入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是奶粉销量占比较大,其营收几乎占据所有母婴店的半壁江山;其二是奶粉与顾客之间强关联,是门店的重要产品。因此,奶粉即便毛利率再低,也绝对不能放弃,但母婴店开门做生意不仅需要品牌力、引流能力强、但毛利率不高的通货品牌,也需要毛利率高、也具备品牌价值的品牌,这就是说,奶粉品类需要调整结构。以当下奶粉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者关注专业程度高的高端、超高端奶粉,比如有机奶粉、纯羊乳奶粉、高端科学配方奶粉等,筛选并主推这些高端细分品类的产品,迎合市场的发展需求。


在奶粉之外,这几年营养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随着消费者健康观念加强,国家也在推动“全民健康”,营养品发展前景较好,再加上疫情冲击,“加强免疫力”成为全民刚需,营养品市场规模不断壮大。消费者是否购买营养品,影响最直观且大的应该是母婴店导购了。


米氏孕婴董事长米洪锋在樱桃学院实战大课上说道,“营养品是一个更依赖专业驱动的产品,专业包括渠道自身的专业,和依托于厂家的专业。”而现在很多零售商专业性也不够,很多都是无知者无畏乱说,只要能卖出去赚钱就可以。这意味着,营养品本身就是一个长线市场,无论是母婴渠道还是品牌方,都必须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不以销售为目的,为消费者传递营养品知识,在宣传推介上要事实求是,不要宣传过度。



品类专业化细分的纸尿裤想象空间巨大


纸尿裤是育儿家庭的刚需商品,对母婴门店是重要的引流商品。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人均消费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纸尿裤消费层面上,大多数的消费者对于对于中等或者偏上的价钱的接受能力较强。尤其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于纸尿裤的品质要求更高,高端纸尿裤的市场需求较大。同时,当下90、95后年轻一代的母婴群体成为主流,多元的成长环境造就了她们独特的育儿观,她们不盲目崇尚外资大牌,开始理性审视国产品牌。因此,门店在选品进货时,也需要改变策略,博取年轻父母认可与青睐。


与此同时,专门针对大童而研发的拉拉裤早已成为高端、细分领域里的趋势大单品,并且单品销量每每靠前。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拉拉裤和纸尿裤的市场规模之比是3:7,美国是7:3,对比国外,市场空间非常大,从2013年到2018年,拉拉裤的市场份额从8.7%增长到了27.2%,增速远高于纸尿裤行业平均水平。另外,基于场景需求细分的纸尿裤产品也在不断创新,比如说婴儿游泳尿裤产品,也呈现出不错的市场潜力。


从可选品到必需品,宝宝洗护迎来新驱动


在年轻一代父母的心目中仍然觉得婴儿护理是一个细致的耐心活儿。有数据显示,在消费增长和人口增长的双速前行下,中国0-3岁婴幼儿护理用品市场规模将由2016年的7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176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0%。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消毒抑菌需求呈井喷式爆发,尤其是针对婴幼儿易感人群,一些应激性品类如消毒剂、洗手液、保健类等基本上是领跑。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虽然新生儿人口逐年下降,二胎家庭、中大童成为母婴行业新的人口红利,同时她们的消费需求也是在不断增长的。对于婴幼儿洗护来说,仅从年龄段就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这里面我们还没有提到孕妈的洗护,加起来依旧是非常可观的市场规模。因此,对于母婴店来说,“母+婴”的洗护是一大趋势品类,应该尽早提上日程。


这些趋势品类有望成为母婴店利润增长新引擎


002.png


报告显示,从消费金额增速上来看,特殊配方奶粉、孕产修复仪、奶瓶、婴幼儿洗衣液、驱蚊用品等品类遥遥领先。聚焦细分市场下的更细分机会,发现新商机,才能助力母婴店利润增长。


以特配粉为例,就目前来看,中国婴配粉市场几近饱和,但细分品类增速较快,随着现代社会女性生育年龄的不断提高,剖腹产、早产儿等比例也在大量增加,也进一步催化了对于特殊配方的婴幼儿奶粉的市场需求,预计未来特殊配方奶粉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有可能增长到100亿元人民币,特配粉的崛起也是大势。与此同时,特配粉属于高端的高毛利产品,对门店利润是一大补充,然而,母婴店在做特配粉销售时千万注意要与普通奶粉明确区分,避免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其次,不仅是孕产修复仪,随着消费升级趋势逐步从婴童过渡至孕产、未来成长性值得期待。众所周知,女性有追求美丽的天性,她们在孕产期间的爱美天性也逐渐被释放。当泛90后成为母婴消费主力人群,他们爱宝宝的同时也爱自己,更注重生养的精细化,无论是在备孕、孕期还是育儿期,都愿意为专业且有品质保障的产品和服务买单。因此,从现在开始,母婴店要学会深挖妈妈经济的消费需求与潜力。


此外,诸如羊奶粉、益智玩具、宝宝零辅食等保持了不错的增长态势,当母婴店只卖奶粉和纸尿裤的时代过去,这些崛起的新品类值得关注。10月22日,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联合母婴行业观察将共同举办「新渠道 重构增长·中国母婴产业零售发展趋势大会」,届时多位资深嘉宾,将围绕“消费新机遇”、“直播与短视频”、“私域流量”、“零售数字化”等关键词展开分享,共同探讨母婴零售的重构增长之道。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