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低敏食品可不止奶粉、营养品,一个巨大的空白市场即将爆发!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2391

( 0 )

( 0 )

( 0 )

2023-06-05 09:58

导读:在婴幼儿奶粉减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奶粉企业正在探索外延式的增长点。有从业者认为,“这个增长点,我觉得最有机会的是宝宝低敏食品,除了奶粉外,包括辅食、零食等品类围绕过敏宝宝市场的机会正不断扩大。”

作者:奶粉关注


敏宝赛道的风口有多大?


“近些年,能明显感觉到过敏的人在不断增多,大人在增多,孩子也在增多,这是一个大趋势。”某医药企业的从业者这样说道。根据天猫国际发布的《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中国有超过4成的婴幼儿正在或曾经发生过过敏症状,预计中国0-14岁过敏儿童将维持在5500万。


婴幼儿过敏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会持续上升,一方面是随着成人过敏率不断增长,遗传性过敏儿童也在随之增多,已有研究发现,父母双方有过敏史的宝宝大约60%-70%的可能会发生过敏;另一方面,高龄产妇以及使用辅助生殖技术的夫妇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早产儿、试管婴儿等更易过敏的新生儿不断增加。除此之外,城市化、气候变化、饮食习惯等都容易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罹患过敏性疾病。


在过去,大众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严重不足,防敏、抗敏的消费需求没有释放出来。而近些年,随着市场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精致育儿、科学育儿理念的流行,母婴用户对过敏问题愈发重视,防敏、抗敏消费意识不断上涨。据悉,天猫国际上,低敏奶粉的销售额增速领先整个奶粉品类,安全低敏、预防过敏、治疗过敏等进阶功效的奶粉需求增长迅猛。


《2023中国儿童防敏市场发展洞察》显示,从2018到2022年,中国儿童防敏市场零售规模从138亿元增长到666亿元,防敏赛道复合增长率达到30%,未来五年仍将超过两位数增长,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095亿元。目前,防敏赛道已经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母婴细分赛道之一。


防敏不止奶粉和营养品,更多机会亟待挖掘


在儿童过敏症状中,食物过敏、皮肤过敏和呼吸道过敏是三大主要症状。其中,食物过敏会引起皮肤、消化道、呼吸道及心血管系统等一系列不适,过敏反应更快、影响更大。首都儿研所变态反应科主任医师赵京表示,婴幼儿食物过敏患病率较成人更高,及早干预食物过敏原的致敏作用,可以抑制变态反应的进程。


目前针对婴童过敏的产品多集中在奶粉和营养品品类,且由于国际品牌在防敏、抗敏领域起步更早、积累更深,所以更受消费者信赖,例如在低敏奶粉领域的雀巢能恩全护系列,在防敏营养品领域的康萃乐儿童益生菌等均在市场中备受好评。除此之外,爱他美、贝因美、美赞臣、惠氏等均已布局低敏奶粉,而飞鹤、澳优、和氏等也在大力投入特配粉。


相比于乳企们热衷布局低敏奶粉、特配粉,低敏零辅食市场还比较空白。一方面消费者习惯还未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市场上专注婴童低敏零辅食的品牌较少,已知有纽康特米萃、米克叔叔、意氏等。无论从消费者角度,还是从品牌角度,低敏零辅食市场都亟待挖掘


此前,母婴行业观察在探访伊威工厂时获知,今年伊威也将发力低敏辅食。伊威总经理庄莉莉表示,“细分品类中,低敏产品是一个趋势,伊威也推出低敏相关品类,从天猫数据看,整个增速是很快的。”


渠道端也有不少从业者反馈,今年会非常注重低敏方向。不少门店甚至还专门设置“过敏专区”,涵盖敏宝吃穿用的多元需求,然而在“吃”这一类上仍以奶粉、营养品为主,零辅食产品很少。一精品母婴店的老板说道,“需求肯定是有的,但做低敏零辅食的品牌太少了,而且产品都聚焦谷类食品上,比较单一,急需品牌生产出更加专业、更加创新的产品,当然最重要的是品质一定要保障好。”


目前来看,母婴低敏消费赛道的崛起趋势已经十分显著,为各大品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新和差异化方向,在低敏零辅食需求逐渐增长但入局者还不多的背景下,谁能率先走进消费者心智或许谁就能占据优势地位。6月26-27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3第九届全球母婴大会&团长新势力大会」将在上海高能来袭,剖析行业最新消费趋势,打开人货场经营新思路,提供全产业链精准资源对接,来这里,寻找你的增长新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