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澳特力CEO巴红波:重仓细分赛道、持续爆品突破…2024营养品品牌该怎么做?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1983

( 0 )

( 0 )

( 0 )

2024-03-18 10:10

导读:近年来,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升、国家政策的推动和扶持,营养品市场持续蓬勃发展。各类玩家纷纷涌入其中,品牌间博弈不断升维,新竞争环境下,营养品品牌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近期,在#营养品情报#视频号直播中,我们有幸连线到澳特力CEO巴红波,就当前营养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品类趋势、潜在机会及未来竞争格局等话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以下为直播分享的精彩观点:


2-6.png


1、今年澳特力会正式从母婴营养板块切入到大健康赛道,如果说母婴营养、儿童营养是百亿级市场,全家营养则是千亿级市场,机会更大。


2、营养品大健康赛道看得见的细分增长方向有与中大童相关的情绪、过敏、长高类;男性群体的护肝、关节类,女性群体的美、白、瘦一类。


3、母婴营养品购买者和使用者不是一群人,6岁以上的小朋友会自主决定去买什么样的产品和品牌,但5岁以下的小朋友还是由爸爸妈妈来做选择。所以说母婴家庭成员其实是做全家营养最大的一个切入点,重心先是妈妈,再延伸到爸爸。


4、选对细分赛道很重要,从澳特力角度来说,在短时间内打爆一两个单品,对澳特力全家营养布局、成人产品的心智抢占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5、澳特力品牌从0到1的启示和思考:第一,要做第一时间触达用户的优质内容,积累大量口碑和忠实用户;第二,打爆品,品牌初创阶段一定不要做大而全,定位、赛道要足够细分,才能更有机会;第三,渠道端要找到一个精准切入点,我们从创立之初就坚持先在精品母婴店做突破,之后开始做全域;第四,要持续做爆款,要拿到第二品类、第三品类,找到足够有趋势和细分的赛道;第五,拓展人群机会,做中大童相关产品或者布局全家营养,用大单品切入,把消费者心智和记忆点拉长。


6、身处出生率下滑的人口背景中,一定要去找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且可以快速去教育和转化的那一部分人群。


7、做品牌不能有收割思维,要不停地去做品牌建设和投入。


8、营养品赛道是强消费者心智,无论是零售、批发、品牌,共同目标是解决消费者的需求。跳出母婴行业,线下渠道做自有品牌是一件很常见的事,但目前母婴行业零售商依然需要赛道中的头部品牌、流量品或者深入消费者心智的品牌。


9、营养品行业现状和未来:第一,用户还没有被深度教育、市场还没有被点燃,行业需要共建来将赛道做大,单靠一个品牌是完成不了消费者教育和产业带动的;第二,现阶段营养品行业不集中,且线下规模更大,另外跨境电商一直在增长,每1-2年都会有细分类目出来;第三,走向规范化,这两年我们看到营养品已经越来越规范了,包括品宣、广告、生产经营备案,国家参与会加速行业的健全和发展,这个行业就一定有未来;第四,大家都在讲好卷,为什么这么多企业和平台都去卷营养品,是因为看到了巨大的市场红利,有竞争才会有发展,竞争本质上是一个市场教育的过程。


10、大量的细分赛道是被市场需求催生出来的,而市场需求则是基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出现的。应试教育下青少年、大学生们的情绪问题、过于精细化带来的宝宝过敏问题、年轻女性追求抗衰、年轻男性考虑肝肾肺养生等.消费者需求侧的变化,都是市场机会。疫情对经济造成冲击,但疫情也加速了消费者教育,大众健康意识的加强,对营养品赛道从业者来说是最大的一波红利。


11、营养品市场有几个积极的信号:第一,2023年保健食品的批文是历年最多的,陆续有一些特膳特医食品获批,这两年非常多的新原料被批做普通食品,我认为法规从原料角度来讲,已经在放开了;第二,从宣传端来看,虽然只有蓝帽子产品才能宣传功能,但现在专业人才方面,注册营养师虽然越来越多但仍有巨大缺口,包括未来家庭医生、家庭专业营养师的普及,都会助推行业正向发展,他们带来的一定是强有力的商品教育、行业教育,从上下游、协会到产业机构都会努力推进营养品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


12、2010年之前,进口营养品非常少,国产营养品能卖到全国市场的也不多,产品品质是参差不齐的。2010年左右,互联网的发展给行业带来很多变化,海淘代购不仅带来了非常多物美价廉的进口营养品,同时深度教育了中国消费者。这几年营养品全线爆发,大部分应该都是2010年之后拿到了比较好的红利。2015年之后,很多乳企、药企进入营养品赛道,之后行业一直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参与其中,因为它更了解中国市场、渠道和消费者。2019年,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方式,大家开始把营养品当成一种生活必需品、日常的膳食补充。自此,营养品不再是一个超高毛利的暴利产品,而是专业快速消费品。


13、对于母婴店或母婴线下零售渠道而言,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一定不止是标准化的商品,辅助的营养指导和家庭营养管理是一定要做的,只靠卖产品没有未来。


14、2024年方向和建议:品牌一定要思考核心资源点和竞争力在哪儿,尤其是在细分赛道上一定要重仓,聚焦一个赛道做扎实。另外,已有头部大哥的赛道如果没有很好的新渠道出来,建议尽量不要去碰,还是关注趋势类目以及没有被挖掘的赛道。从澳特力角度讲,我们会笃定做两件事情,一是要再把年龄段放大,二是从功能和人群角度做好细分赛道的聚焦。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