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2天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2天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2天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2天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为什么婴配粉老大总是坐不久?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640

( 0 )

( 0 )

( 0 )

2024-03-20 12:02

导读:纵观婴配粉行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受市场环境变化、消费者心态改变等内外部因素影响,婴配粉老大的位置这些年经过了好几轮更迭。


婴配粉的王位更迭史


回顾婴配粉老大的演变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0时代(90年代-2007年):从合作社起家的行业龙头


三鹿集团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1964年开始转向奶粉等乳制品加工制造,1973年,田文华带领技术团队制造出了一条完整的喷粉生产线,实现规模化生产;1983年,田文华成为牛奶厂生产副厂长,并争取到了国家奶粉配方母乳化课题,工厂由此转型为母乳化奶粉生产企业。1993年三鹿奶粉的产量和销量冲到了全国第一;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三鹿集团始终是中国乳业的领头羊,占领了全国奶粉市场将近20%的份额;2007年,三鹿集团的销售额再创新高,突破了100亿元,连续第15年蝉联了销量第一。2008年,三鹿因在奶粉中掺加三聚氰胺,导致全国暴发婴儿肾结石,并于2009年2月12日宣布破产。


1710906896283.jpg


2.0时代(2008-2012年):乘势崛起的外资品牌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发后,国产奶粉地位一落千丈,以多美滋和美赞臣为代表的外资奶粉品牌乘势崛起,开启了婴配粉2.0时代。


多美滋的前身新安乳品公司是上海崇明岛的一家小农场企业,成立于1987年,以低价袋装奶为主;1992年底,引进了丹麦宝隆洋行的资金,并成立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1995年年中企业建成投产,开始生产多美滋奶粉;2006年被荷兰的NUMICO公司收购,2007年又被达能收购,2008年改名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尼尔森数据显示,2012年多美滋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份额,高达11.7%,位居第一。2013年8月,有爆料称,恒天然旗下一家工厂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测出肉毒杆菌,包括达能集团旗下多美滋在内的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疑受污染的产品。最终发现是“虚惊一场”,但此后,多美滋开始走上下坡路。


1710906952084.jpg

1905年美赞臣在美国创立;1993年美赞臣(广州)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成立,2008年更名为美赞臣营养品(中国)有限公司,全面展开对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此后,美赞臣凭借专业的医院宣教和大手笔的市场营销,迎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美赞臣取得了近80亿元营收,市场占有率达14.3%,在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销量第一;2017年,利洁时以179亿美元收购美赞臣全球业务;2021年,利洁时将大中华区的美赞臣婴儿配方和儿童营养品业务出售给春华资本;2023年底,美赞臣宣布管理架构升级,任命春华资本董事总经理兼消费行业组联席负责人肖婧婧担任公司CEO。


1710906988533.jpg


3.0时代(2013-2019年):外资奶粉的黄金时代


惠氏是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以研发为基础的制药和保健品公司之一。1986年,惠氏奶粉进口到中国市场,当时产品有S-26、Promil和Nursoy;1998年,由惠氏公司和上海牛奶公司合资的上海惠氏营养品有限公司开始正式设产,生产惠氏的合资奶粉爱儿乐和健儿乐。2009年全球药企老大辉瑞宣布以680亿美元收购惠氏,2012年辉瑞公司与雀巢达成协议,将惠氏在内的营养品业务以118.5亿美元出售给雀巢。自多美滋“恒天然事件”之后,惠氏牢牢地把持着中国国内婴幼儿奶粉销售份额老大的席位,2015年销售额突破100亿。然而,近几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国际供应链体系受损,叠加奶粉新政落地,国产奶粉快速崛起,外资奶粉受到明显冲击。

1710907089547.jpg


4.0时代(2019-至今):国产奶粉重回第一宝座


飞鹤始建于1962年,是中国最早的奶粉企业之一。2016年飞鹤提出“更适合中国宝宝”的品牌定位;2019年在港股上市,成为港交所历史上首发市值最大的乳品企业。2021年,旗下星飞帆系列奶粉销售额破百亿,成为全球销售额第一的单品。目前,飞鹤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品牌,市占率超过20%。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认证的结果显示,2019-2023年度,飞鹤奶粉在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不含港澳台地区)连续5年位居第一,在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连续3年销量第一。


1710907108816.jpg


为什么婴配粉老大总是坐不久?


首先,用户消费周期短。婴配粉的目标群体为0-3岁,代际更迭速度快,品牌要想持续占据领先地位,需要不断拉新拓客、重建消费者心智,对品牌资金投入、专业服务、营销手段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由于婴配粉行业客情周期短,不断有新客涌入,各类品牌都有机会,可能对头部品牌造成一定冲击。


其次,婴童食品重度依赖渠道,渠道的整合升级反向影响品牌格局,但目前尚未建立健康的产业生态。随着电商平台、渠道联盟、以调理型门店和精品母婴店为代表的单体门店的新兴渠道形式发展,区域连锁之间抱团取暖,整合与被整合加速,渠道联手“叫板”品牌方也成为常态,渠道变革影响着品牌的变迁。


最后,品牌和渠道利益之争严峻。以新一轮奶粉涨价潮为例,如何寻找品牌与渠道之间的利益平衡成为行业焦点。近日,有代理商反馈:“很多品牌方认为销量下滑,不仅是因为出生率下滑,更是消费习惯的改变,大部分消费者在线上买货,品牌认为门店可以负责展示产品,靠线上完成销售。”


综合来看,婴配粉老大的位置总是坐不久,与行业变迁、消费需求和消费观念迭代密切相关。对于奶粉品牌而言,行业震荡革新的大背景下,增强品牌价值、建立核心竞争力才是根本出路。


迈进奶粉“五年新周期”,乳企如何变革突围、寻求新路径?2024年3月27日,广州逸林假日酒店,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点此报名)将重磅来袭,来现场,一起探讨增长新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