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星期五

20255

>

 快讯

  • 伊利全面登陆香港市场

    伊利集团20日在香港举办全球新品发布会,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金领冠”正式登陆香港市场。有关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伊利奶粉业务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速。发布会上,伊利全球母婴营养研究中心发布多项前沿母乳研究成果,并宣布与香港健康零售连锁品牌万宁达成战略合作。此外,金领冠珍护铂金、金领冠托菲儿敏益、金领冠托菲儿敏初三款全新产品也正式亮相。

    14小时前
  • 香港玩具制造商K-Tech Solutions拟赴美上市

    近日,中国香港玩具制造企业K-Tech Solutions Company Limited(金电科技)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IPO招股书,拟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KMRK”。此次IPO计划发行200万股A类普通股,预估发行价区间为4至5美元,募资总额约为900万美元,整体发行后市值不超过1亿美元。据悉,KTech Solutions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玩具制造商,专门生产教育玩具和学习工具包。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财年,公司营收达到1712.3万美元,较2023财年同比增长2.9%,增量主要来自欧洲市场销售扩大及客户数量的增加(增长5家)。2024财年净利润为92.8万美元,相比上一财年的24.7万美元大幅增长,盈利能力有所改善。(玩具前沿)

    14小时前
  • 董明珠孟羽童将合体直播

    5月21日消息,格力方面确认,本周五(5月23日),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将和她的前秘书孟羽童合体直播。这场直播预计在抖音平台,可能会带货格力产品,还可能有助播。

    14小时前
  • 广东开展县域“跨境电商带”试点

    5月21日消息,广东近日印发《关于以改革更好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提升广州、深圳、粤东跨境电商发展能级,健全“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机制,开展县域“跨境电商带”试点。加强物流、通关、检验检疫等方面信息互联互通,建设鲜活农产品通关“绿色通道”。

    14小时前
  • 日本政府拟收紧小额包裹免税政策

    据外媒消息,日本政府正计划重新审查对中国小额包裹所实行的免税政策,并加强对跨境电商平台免税渠道的监管力度。这一举措旨在应对当前免税渠道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药店迎来“倒闭潮”,母婴店能否扛起“卖营养品”的大旗?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1734

( 0 )

( 0 )

( 0 )

2025-03-20 10:36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传统行业的衰落似乎已成为常态。


近期,据药店头条文章显示,药店行业频现“旺铺”转让现象。随着经营成本的持续攀升、利润空间的不断压缩、客流量的显著减少以及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药店似乎也正迎来一场“倒闭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两年母婴店在健康调理领域却“异军突起”,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奶粉、尿片等商品销售,而是逐渐向健康调理、营养补充等多元化服务转型。母婴店这个看似与药品销售不直接相关的业态,似乎正在替代药店的一部分职能,成为一些家庭解决健康问题的“首选目的地”


健康调理,是母婴店与市场的双向奔赴?


母婴店做健康调理,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场由来已久的双向奔赴。


一方面,随着母婴家庭消费能力和健康意识的提升,母婴营养品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母婴营养品市场规模正持续扩大,预计到2024年将超1000亿元。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是母婴店转型健康调理型门店的坚实支撑。


同时,新生代宝妈对于宝宝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愿意为孩子的健康投资。她们不仅关注宝宝的日常饮食和营养补充,还注重宝宝的身高、体质提升和疾病预防,母婴消费的这一变化也让母婴店销售健康调理产品、提供健康调理服务有的放矢。


另一方面,由于行业内部竞争加剧,母婴店转型升级的步伐被越催越快。“不转型就淘汰”的口号下,很多母婴店在健康调理领域,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优势。新母婴店走访市场过程中,从“人货场”三方面总结出以下成功的调理型门店的特征:


其一,从人的角度来看,这些母婴店主和店员通过专业培训和知识积累,逐渐从传统的产品销售者进阶为了健康管理专家,不少甚至考取了相关资格证书,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专业、个性化的服务。其二,从货的角度来看,调理型母婴店在选品上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效果,通过精选优质、高效的营养品,能够满足进店宝妈大部分焦虑和需求。其三,从场的角度来看,调理型母婴店通过优化店铺风格、增设健康咨询区域、邀请医师坐诊等方式,营造出专业、可信赖的消费场景。


替代药店?共融互补才是未来


当然,转型调理的路没有那么简单。新母婴店走访市场时也了解到,转型调理的母婴店中,只有不到一半的能成功,而在这之中,又只有少数的门店能最终存活并持续增长。可见,调理型门店所需的专业知识水平、消费信任的建立、健康服务机制的完善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业。


更何况,在经营范围和专业性、监管法规和消费者信任度上,母婴店仍然和药店有着质的差异。可以说,母婴店不可能真正替代药店


不过,调理型母婴店的出现,无疑正在模糊药店与母婴店之间的界限。也许在未来,我们会看到一种新型零售模式的诞生:药店不再仅仅是药品的销售场所,而是成为提供全方位健康管理服务的平台;而母婴店也不局限于母婴用品的销售,也可以扩展至家庭健康调理、婴幼儿健康咨询等多个领域。


这种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零售模式,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全面、专业、个性化的健康服务体验,或许也正是需求升级与竞争加剧下,两个行业共同的“自救之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