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美团闪购奇袭618,母婴品牌集体涌向“30分钟达”新战场
2025-06-05 11:55
TOP TOY、52TOYS领衔,潮玩公司排队IPO
2025-06-16 11:57
优卡丹儿童草本止咳护理套盒│泡贴双效镇咳,咳嗽快快消失~
2025-05-23 15:43
泡泡玛特“撞脸”名创优品,究竟是抄袭实锤还是碰瓷营销?
作者:玩具前沿
导读:8月8日,泡泡玛特泰国最大旗舰店于曼谷正式开业。然而开业不久,却被网友发现其高饱和度色调和弧形动线设计,与名创优品在上海的MINISOLAND全球壹号店有着极高的相似度,这使泡泡玛特陷入了“撞脸”风波。对于此次争议,泡泡玛特方面表示“已关注,不予置评”。
事实上,两家门店的视觉相似性绝非偶然。高饱和色能够刺激年轻消费者的注意力,弧形动线可增强视觉连贯性,引导客流自然转向。此类设计语言早已成为线下零售门店的通用公式,两者门店相似不过是不同商业模式在同一消费场景下的巧合碰撞。然而随着舆论的不断发酵,名创优品疑似雇佣水军操作的截图被网友爆出,但其真实性有待证实。尽管两家均未给出明确回应,两大品牌的竞争已经开始在这场风波下暗流涌动。
泡泡玛特与名创优品,一个是从潮流杂货铺起家的潮玩巨头,一个是从十元店转型的IP集合零售新贵。看似跨界的两个品牌,实则共享着Z世代的消费注意力。
泡泡玛特以其独特的设计、丰富的IP内涵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尤其是Z世代群体,他们追求个性化、独特性,愿意为喜爱的IP情绪消费;而名创优品起初利用其性价比优势,吸引了广泛的消费者群体,自2019年起战略转向IP经济,凭借与迪士尼、三丽鸥、宝可梦等知名IP合作,推出了涵盖玩具、食品、生活家居、香水香氛等全品类的IP产品。当潮玩不再小众,平价零售开始追求个性化,两者的用户画像便出现重叠。这场“撞脸”风波则是两家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抢夺市场份额、争夺用户群体的体现。
但两者的内核差异才是竞争的关键。
泡泡玛特构建的是“IP孵化-生产-零售”的闭环体系,Molly等自有IP贡献超60%营收,其价值在于与消费者建立的深度情感连接,毛利率常年维持在65%以上,盈利模式深度依赖IP溢价。而名创优品走的是轻资产运营路线,通过成熟IP联名快速覆盖大众市场,本质是供应链效率驱动的零售生意,毛利率约30%,靠规模效应取胜。
这种差异在出海布局中更为凸显。名创优品10年前便开启海外扩张,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海外门店达3213家,仅美国市场就超300家,靠成熟的代理模式与全品类优势抢占市场。泡泡玛特2018年才涉足海外,却以475%-480%的一季度收入增速展现爆发力,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将LABUBU等自有IP打造成跨国文化符号,突破地域限制。
对于行业而言,线下门店设计的相似性无需过度解读,品牌之间的竞争更需建立在IP孵化和运营等“看不见的战场”上。守住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才能在激烈市场中找到独特的生存空间。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