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婴配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12月1日起施行

    近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将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文件,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新版管理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将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16小时前
  • 孩子王携手a2至初打造首届“达人创造营”

    9月20日,孩子王携手a2至初主办的首届“达人创造营”线下见面会在南京锦创书城举办,百位妈妈创作者参与。孩子王全渠道营销中心总监张佳勇在活动致辞中阐述了孩子王全新的品牌主张——省心育儿,随心育己。据悉,孩子王通过行业首创的“内容合伙人”项目,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培育近2万位兼具育儿智慧与内容创作能力的妈妈会员代表,共创20多万条内容。

    16小时前
  • 小飞象宣布全国门店突破2000家

    近日,小飞象全国门店突破2000家,业务覆盖陕西、河南、山西、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河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湖北、吉林16个省份。

    16小时前
  •  中亿孕婴童浙江、福建分公司正式启幕

    近日,中亿孕婴童宣布正式启动浙江、福建分公司,进驻华东市场。

    16小时前
  •  蒙牛集团与中国营养学会签署十年战略合作

    9月21日,第十七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北京盛大开幕。会上,蒙牛集团凭借在分龄营养领域的创新成果,荣获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同时,蒙牛与中国营养学会正式签署为期十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旨在以长期主义打造乳业营养“产学研用”创新高地,全面助力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1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小蓝帽”OEM遭禁 保健食品行业迎巨变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897

( 0 )

( 0 )

( 0 )

2016-09-26 09:47

导读:7月1日起,酝酿已久的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制正式出台。有专家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直言,若政策落实到位,以“小蓝帽”为显著标识的保健食品产业将迎来巨变。

保健食品被禁委托生产

新规明确表示,备案主体必须是生产企业,不允许保健品贴牌生产。同一企业不得使用同一配方注册或者备案不同名称的保健食品,不得使用同一名称注册或者备案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

一位不愿具名的保健品企业副总经理告诉南都记者,在保健食品行业,贴牌(又称“一号多用”)是指一个批准文号的保健食品,生产后包装成多个品牌、甚至是几十个品牌的产品,再进行销售。目前市场上存在利用贴牌生产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情况,某些从事贴牌生产的企业的不规范行为,给其他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

已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第六十条“同一企业不得使用同一配方注册或者备案不同名称的保健食品;不得使用同一名称注册或者备案不同配方的保健食品。”明确指出,同一企业同一配方不能有不同的名称的保健食品。

另外,《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及《保健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保健食品部分相关内容(讨论稿)》中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保健食品。同一注册证书或者备案号的保健食品应当使用同一商标。”进一步限定,同一注册/备案号的产品只能使用同一商标。

“从立法原意和总局推动趋势来看,预计会禁止贴牌,这将会对OEM生产厂有一定的制约。随着新规的落地实施,国内保健食品行业有望重整行业秩序。对于批文储备多、品牌和渠道优势明显的大公司而言,是一大利好。”该位负责人如是分析指。

对贴牌代加工企业将是致命摧毁

广东省营养健康产业协会秘书长张咏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自7月1日起,一品一号正式实施,对一号多用:套号、租号、假冒者将是一次彻底清理。

“正本清源行动对保健食品的市场竞争和需求将是一次大考,产品质量、产品身份证乱象将有效扼制,重塑消费者信心将起到关键作用。但对长期以贴牌代加工企业将是致命摧毁,没有自主品牌,将是企业的硬伤,也许没有生路。另一部分流通企业(主要表现在会销、直销、网商、微商)将面临无货可卖,下架产品的积压将让他们不堪重负。备案制度将大大加快产品审批时间,企业因长时间审批带来的巨大成本将被减轻。预计膳食营养补充类产品品类将巨增,功能性保健食品和进口保健食品将没有什么太大利好。”张咏如是说。

不过他也表示,如果不改变审评工作机制,“严备案将等同审批制”就会换汤不换药。因此,好制度需要好政府工作流程配合。

据悉,从此前的胶原蛋白功效、走下神坛的玛咖,再到宣称使用产品15天可降血压、治偏瘫的康太胶囊,种种围绕保健品的乱象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另外,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保健食品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更是指,近七成的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超六成消费者不相信所谓“保健食品”广告宣传。

此外,来自官方的数据也显示,当前保健食品批文相当之多。国家食药监总局最新数据指,国产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为15793个,进口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有749个。

最严监管或影响其他相关产业

“新规除了对保健食品行业本身影响很大,对直销等相关涉及该领域等产业也有影响。”国内一位直销行业资深专家如是说。

据其介绍,由于直销行业发展太快,很多直销企业虽有渠道优势,但真正有自己工厂的较少,70%~80%是代工。保健食品作为直销的一个大品类,目前正因大健康的热潮而逐步被直销企业所重视,晨讯传媒策略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获牌直销企业中,许可经营保健食品的比例已经从2014年的79%,提升至2015年的81%。保健食品一旦禁止代工,或将倒逼直销企业并购代工厂的品牌。

不过,直销道道网总裁王利明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已经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自建保健食品工厂的较多,且保健品在直销中占比不高。因此上述政策对整个直销行业而言影响有限。

据其透露,尚在申请牌照的准直销企业确实有不少是通过OEM模式在做保健品,此类企业可能影响会大一些。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