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开启公开招股

    9月15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开启公开招股。根据公告显示,不同集团于9月15日-9月18日公开招股,此次IPO BeBeBus计划发行10,980,9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98,100股份,国际发售9,882,800股份。据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的招股书显示,该集团计划于2025年9月23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7小时前
  • Bubs任命新独立董事长和董事总经理

    9月15日,澳洲奶粉公司Bubs宣布两项人事任命:非执行董事Paul Jensen即日起接任独立董事长,Joe Coote被任命为董事总经理,两项任命立即生效。Paul Jensen自2023年起担任Bubs董事及审计与风险委员会主席,拥有超过20年董事会经验。Joe Coote于今年7月被任命为公司CEO,在消费品、乳业和婴儿配方奶粉领域具备丰富领导经验。(公司发布)

    7小时前
  • 伊利集团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在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中,伊利集团从500余家行业翘楚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的信息显示,经审查,共有541家组织和73名个人进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名单,评选围绕质量创新发展、效益提升和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推广等方面展开。经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投票表决,伊利集团与中核核电、中国船舶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等“国之重器”企业一同荣获该奖项。

    7小时前
  • 宝贝与我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9月15日,Arla Foods旗下高端婴配粉品牌“Arla宝贝与我”,在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内隆重举办“救助动物·从投开始”公益项目成果会。活动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启动,以“低门槛、高价值”的方式让消费者与生态保护产生紧密联结。家长们只需将空罐投递至门店,便可化身野生动物的守护者。短短两个月,覆盖全国十四个省份,两千余家门店化身公益中转站,吸引近2.8万家庭参与,累计回收空罐约九万个。其成果为上千只鸟类提供越冬庇护和取食支持,还帮助救助站配备了未来五年所需的监护仪、急救药品等设备。

    7小时前
  • 泡泡玛特德国首店开业点燃消费热情

    泡泡玛特德国首家门店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该品牌首次进入德语区市场的重要一步。继品牌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布局线下门店后,泡泡玛特选择在年接待游客近1300万人次的柏林落子,毗邻柏林电视塔、红色市政厅等著名景点。作为泡泡玛特首次进驻德语区市场的重要节点,柏林首店开业当日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来排队打卡,门店内外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生活日报)

    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奶粉营养品跨境消费洞察,这两类人群有巨大增量可挖!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2780

( 0 )

( 0 )

( 0 )

2019-12-06 09:14

导读:在扩大开放战略下,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开放,以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为代表的消费升级趋势在中国消费者中持续发酵,其中进口消费正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同时预计2020年,中国跨境消费用户将超过2亿人,但消费人群在发生变化,不仅仅是一二线城市的年轻群体,那究竟母婴品类的消费者画像有何变化?
 
《2019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稳健的进口消费政策,有效地刺激了进口消费从业者对行业的信心和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从消费品类来看,对比近两年进口消费政策前后的数据,虽乳制品销量提升的并不多,但有所增长,消费者的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消费需求在进口消费中也得到了充分满足和释放。



就母婴而言,据商务部2019年7月发布的《主要消费品需求状况统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供给方和消费者增加进口意愿均强于减少进口意愿,并且在母婴品类中,安全以89.5%的占比比成为用户在购买商品时最关注的点。


调查显示,消费者认为母婴品类中,婴幼儿奶粉、婴幼儿辅食、婴幼儿纸尿裤和儿童玩具是国产品牌不能满足的品类。可见,跨境电商是奶粉企业不能忽略的销售渠道,进口品牌如爱他美、可瑞康、a2等奶粉在跨境电商上的表现亮眼。事实上中国企业也在收购进口奶粉品牌,这样渠道也能延伸至跨境电商,如健合旗下的healthy time 爱斯时光、Swisse、澳优旗下的佳贝艾特等均在跨境渠道有售。



《报告》同时指出,近几年跨境电商不断壮大。跨境电商持续在1、2线城市全面渗入,与此同时,中国进口消费市场走向普惠,3至5线城市和县域地区为消费市场和电商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同时从消费者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消费者正在不断攀升,成为消费群体的主力人群,但60岁以上的“银发人群”是跨境电商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购买人群。他们在会给母婴跨境市场带来什么惊喜?


低线城市和90后妈妈


据天猫国际数据显示,3至5线城市和县域地区的渗透率从2014年的1%,增长到2018年的9%和7%。从用户人均支付金额来看,县域地区用户人均消费金额由2014年的395元增至2018年的465元。以上数据均表明,3至5线城市和县域地区的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未来随着更多海外品牌在中国3至5线城市和县域地区开拓市场,以上地区的消费市场将推动中国进口消费交易规模持续增长。



从消费者年龄结构来看,30至59岁女性虽然是跨境电商消费的主力军,但90后在跨境电商消费金额中占比逐年提升,并在2018年达到46%,为进口消费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原生动力。其中,县域地区在近年增速变化最为明显,县域女性的消费占比从2015年的62%,增至2018年的70%,提升了8个百分点。



此前在《2018跨境进口消费洞察报告》中也提到,随着90后、95后步入宝爸宝妈行列,甚至成为母婴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也逐渐成为跨境电商母婴消费的主要人群,且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在跨境电商母婴各大品类中,婴儿食品类和婴儿用品类占据主要地位,也表示消费者对进口产品更加信赖。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倪一也曾表示,消费者更关注进口产品,在母婴市场里除了消费升级之外,电商会继续高歌猛进,权重的品牌会呈现有机化、国际化、品质化的趋势。



银发经济


另外,中国老龄化现象正在加速。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5亿人,占比达到10.9%,预计明年中国老年群体还会加速增长,可见“银发群体”正在成为跨境电商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引擎。



而从老年消费者热衷购买的品类来看, 保健品、美妆、母婴、大食品是购买最多的品类,从整体上看,虽然母婴的占比有所下降,但仍是重点关注品类。


整体来看,90/95后的消费力扶摇直上,他们的跨境消费渗透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他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自我态度的彰显,逐渐体现在对品类消费细分上,也将不断影响奶粉行业的新格局和品类裂变。


未来年轻人将是跨境进口消费的重要力量,也是跨境进口电商发展的重要服务方向。同样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也颇有市场,尤其是在营养品上,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宝宝”不再是单一的母婴消费者,当下的母婴消费者已经逐渐向母婴家庭转移,包括孕妇、婴幼儿、儿童、成人、老人等,营养也要实现全覆盖,可能短期内难以形成大市场,但爆发速度极快,这正得益于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


数据来源:中国国际商会、德勤中国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中国进口消费市场研究报告 》


文章来源:奶粉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