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跨境电商真正在中国火起来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而几乎这一轮所有涌入市场的玩家选择的切入点都是——价格战。
跨境电商价格战: 一场没有底线的厮杀
跨境电商在如火如荼地高速增长了一年之后,2015年愈发趋于疯狂,开始了“全网底价”的拼杀,促销和低价成为常态。
从今年3月起,专攻母婴的蜜芽宝贝、立志做开放平台的洋码头陆续掀起数轮以纸尿裤为主的价格大战开始,到网易考拉推出“纸尿裤狂欢节”参战,一举打响知名度,甚至连卖化妆品起家的聚美优品今年转型跨境电商,也狂砸10亿补贴跟进;从国内电商巨头京东的618大促跨境唱主角、天猫国际的“环球闪购”大打运费价格战,到曾经“拒绝价格战”的国际巨头亚马逊也忍不住借着819店庆,推出“海外购·闪购”低价爆款秒杀,全场免邮的活动……
你方唱罢我登场,价格底线屡次刷新,刺激的“价格战”成为跨境电商今年的主旋律,而这场战争的主角则仍然是母婴、保健品、美妆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海购热门品类。
跨境电商扎堆母婴、保健、美妆,真有那么大的需求?
作为一个新进入的玩家,想在短期内追求销量和规模,占领可观的市场份额,母婴、美妆、保健这些从海淘时代就是“刚需”的商品自然成了最安全的切入点。
然而当一个行业的参与者都扎堆几个品类竞争时,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同质化竞争严重。经历多轮价格战的厮杀,市场已经陷入恶性竞争的怪圈, 并不利于长期健康的发展。
“一包原价170元的纸尿裤只卖68元,连成本都收不回。同样的商品,同样的保税仓发货模式、只比谁烧得钱多,补贴得狠。跨境电商在热门标品的竞争上几乎是没有门槛的,靠烧钱补贴,绝不是长久之计。”一位业内人士痛陈利害。
不仅是行业从业人员感到危机,最新出炉的《2015跨境网购消费报告》也反映出消费者需求多元化的变化,从对母婴、保健品等标品向服装等非标品扩张,在消费者购买意愿最高的商品排行中,服装、包包这些非标品排名前几,而价格战打得火热的母婴、保健这些标品为主的品类相较靠后,仅列第七、第八位。
跨境电商需求呈多元化、向非标品扩张趋势 但市场供需极度不平衡
其实这不难理解,回想一下平时的生活中,是用苏菲小鹿磨牙棒的时间长,还是买衣服、包包的频率高?当被价格战吸引的用户对一些跨境刚需商品的购物热情被满足后,发现平台上没有更多种类的商品可买时,还会继续留守吗?
面对用户的流失,除了不断开拓新的用户,或者只能选择扩张到别的类目。死盯刚需标品打价格战,跨境电商只能走进死胡同。
从今年下半年的竞争格局看,无论是蜜芽向家庭消费拓展,还是天猫、京东争相开设国家馆,行业竞争已经从有限品类的价格战向全产业链的竞争转移。下一轮的比拼将是全方位的,选品、价格、渠道、品牌、服务、物流,各个环节缺一不可。而这其中,商品的发掘能力显然是至关重要。
反观市场,大部分的行业参与者仍然停留在刚需标品层面的竞争,困扰诸多玩家的是,目前国内跨境电商的主流模式是:重保税发货+重自营的模式更适合刚需标品的扩张,而要满足有着越来越多元化需求的消费者,却存在巨大的瓶颈,供需极度不平衡。
品类需求扩张,平台型电商优势凸显
究其原因,依赖自营+重保税模式,只适合购买频率高、方便仓库备货的、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标准化商品,这就导致用户的选择大多局限在那几百款商品里,然而许多国外更受欢迎,国内却不知名的品牌,或者需求面非常广的奢侈品包包、服装这些非标准品和更多小而美、新奇特的商品却难以进入中国消费者的视野。
而平台+重海外直邮的模式,在品类的丰富性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根据中国最大的独立海外网购平台洋码头的数据显示,其平台上卖得最好的商品就是服装、包包、奢侈品这类非标准品,而这一比重超过50%,另外国外的小众“新奇特”商品也越来越受到平台上消费者的追捧。
平台型电商以引进商家和买手的方式为主,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直邮模式减少了商家的入库限制和库存风险,因而能投提供更丰富多样的长尾商品。而比如现在消费者需求更大的服装、鞋包这些产品大多只能从平台型电商上购买,在跨境消费品类需求迅速扩张的大趋势下,像天猫国际、京东全球购和亚马逊、洋码头这些平台型跨境电商的优势凸显。
品类扩张 品质保障成最大挑战
根据最新的跨境网购消费数据报告显示,消费者线上购物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商品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障。面对品类扩张的压力,品质保障无疑成为一项挑战。究其原因在于跨境供应链的复杂性,要在短时间内整合多种品类商品的供应链,又要保障质量,保证物流的时效,可见其难度。

目前,市场上的跨境电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 “假货”质疑,有号称国内保税备货,却被指国内仓货源的;有明明是品牌授权的,最后却被指是国内经销商假冒的。种种质疑接踵而至,但跨境电商要在短时间内开拓纯正的海外供货渠道,实在有些为难激烈竞争下急于抢占市场的各路玩家。难道就没有保证正品的更好的发展方式吗?
洋码头最新发布的跨境消费保障体系或将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洋码头通过海外卖家严格认证和海外直邮等方式,保证商家的货源100%.来自海外,同时全程监管商品的来源渠道,通过洋码头自建的贝海国际物流“全程护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保证中途不被拆包、调包。
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消费的服务保障也将越来越完善,未来消费者海外购物时将不再是为正品品质或物流体验担忧,只需享受一种全新的品质消费生活,这也是洋码头一直倡导的消费全球化的重要体现。
品类多元+物流保障 洋码头成消费者心中排行第一
《2015跨境网购消费报告》显示,因为“覆盖很多国家的商品”与“提供海外直邮”两个主要服务特色,洋码头目前已经成为消费者心中排名第一的海外独立购物平台。
2009年洋码头成立之初就确立了平台发展模式,目前已有2万多名认证买手与数千个海外零售商家经过严格的资质认证入驻平台,他们分布在美国、欧洲、澳洲、日韩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内消费者提供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海外商品。
洋码头CEO曾碧波曾表示,只有平台模式,才能最大化、持续性吸引卖家、丰富货源,最终达到跨境购物全品类的目标。
为了支持更多元化的商品需求供应,洋码头自建贝海国际物流专注于跨境电商物流服务,主打“海外直邮”发货方式,提供全程监控、实时状态查询、专业空运等一系列物流保障服务,让消费者可以更放心、更安全地海外购物。
基于货源保障下不断扩张上游货源渠道,结合贝海“海外直邮”全程服务保障,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海外购物体验,奠定了洋码头成为消费者心中排名第一的品牌认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微信公众号:muyingguancha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