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新乳业上半年研发投入超3000万

    9月25日,新乳业代表在接受投资者查询时表示,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673.25万;公司线上渠道销售收入占比约为9%、线下渠道销售收入占比约为91%。(公司公告)

    2023-09-27 11:17
  • 盒马开出首家高端超市Premier黑标店

    9月26日,盒马旗下首家高端超市Premier黑标店将在上海长宁区龙之梦商场正式开业,占地6000多平。进口商品占比近50%,包含一系列首次通过盒马Premier进入内地市场的海外新品;门店引入了超低温冷柜,贮藏括金枪鱼、鳌虾、牡丹虾等化冻即可食用的生鲜品。除了生鲜品类,烘焙、鲜花两大品类将在主入口处设有专门的档口。与盒马鲜生店一致,该店也可以通过app点单,为周边市民提供配送到家服务。(公司发布)

    2023-09-27 11:17
  • 2023年乳制品是O2O快消品第二大消费品类

    近日,京东到家联合蒙牛、尼尔森IQ联合发布《成熟的乳品市场,探索增长新机遇——O2O即时零售常温乳品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乳制品是O2O快消品第二大消费品类,为O2O快消品贡献了五分之一的销售。(和讯网)

    2023-09-27 11:17
  • 骑士乳业开启申购

    9月25日,骑士乳业开启申购,首发价为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5.3倍,共发行5227万股。公司牧业板块主要客户包括蒙牛、伊利,其中超90%的收入来自蒙牛。乳业板块,骑士乳业为区域型乳企,主要市场在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上半年,骑士乳业公司实现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33.74%,净利润4192.53万元,同比下降19.19%。(红星新闻)

    2023-09-27 11:17
  • 小红书双十一推百亿流量扶持

    9月26日,“2023小红书双十一电商伙伴动员会”举办,小红书宣布将在双十一期间投入百亿流量扶持和亿级补贴,针对不同阶段商家买手推出“2个撮合计划、3种直播玩法、8项扶持政策”,全面扶持买手、商家的成长。这是8月底小红书电商首次对外公布发展策略后,首次全面发力双十一。(亿邦动力)

    2023-09-27 11:17

 母婴行业观察

重磅!2019奶瓶权势榜TOP10新鲜出炉!头部品牌盛世危机来袭?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333

( 0 )

( 0 )

( 0 )

2019-12-12 09:44

导读:近日,母婴行业观察联合旗下专注于母婴产业数据研究的信息服务平台母婴研究院,发布了2019年奶瓶品牌TOP10。榜单主要通过对各个奶瓶品牌的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组织力、购买力5个维度综合评估商业价值,通过赋予各维度不同权重,计算得出的综合评分,据此得出排名。以下是具体排名: 

20191212094023N.jpg


与婴儿食品、纸尿裤这两大类母婴快消品不同的是,奶瓶既是母婴行业的必需品,又是耐用品,虽然市场份额很小,但奶瓶奶嘴依然是喂哺用品中销量最大的产品。


从目前中国奶瓶市场现状来看,一方面,外资品牌一直牢牢占据半壁江山,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随着近两年国家各项政策的实施,我国婴幼儿喂哺类用品行业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消费升级和渠道下沉推动奶瓶市场规模加速增长。母婴研究院数据显示,在阿里平台上,奶瓶细分类目在三年间逐年增长,尤其是2019年比2018年同期相比,增速高达21.54%。


20191212094016.jpg


1、外资品牌占据市场主导


从榜单可知,top20品牌中多半数且前4名都为外资品牌,几乎垄断了中国的奶瓶市场。其中以贝亲、hegen、可么多么、新安怡四个品牌为代表。而好孩子凭借集团在其他行业中的知名度和良好的口碑,成为了TOP 5中唯一一家本土品牌。其次奶瓶跟孩子的食品相关,这使得安全性成为消费者首要考虑的因素,海外品牌在这一因素上的优势历来比国内品牌明显,这也是造成海外品牌掌握市场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2、消费升级下奶瓶从关注品牌逐渐转移


奶瓶属于小型母婴产品,所以多数价格亲民,国内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价格敏感度并不会太高。当然还是有不少品牌的产品凭借走“低价”的路线获得了相当出色的成绩。另外,此前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较高,且钟爱大品牌,但新生代父母逐渐成为母婴消费主力军,她们注重健康消费,消费需求也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她们不再单一的关注奶瓶的某个方面,而是开始从奶瓶本身的“健康”入手。故而他们的关注点不再仅放在品牌影响力上,开始逐渐将焦点放在其他性能上,如奶瓶、奶嘴材质、奶嘴是否好吸、奶瓶消毒是否方便、奶瓶的性能、奶瓶可以用多久、是否好看等关于产品质量、外观设计、产品功能等方面。


另外,奶瓶偏标品,同质化现象在所难免,凸显品牌、产品差异性找到全新突破口驱动增长,如日本品牌贝亲主打奶嘴最接近母乳实感;美国品牌布朗博士主打防胀气导管,控制滴速;英国品牌新安怡主打模仿妈妈乳房的功能构造;nuk主打奶瓶高度仿母乳等等.....总之领军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差异竞争力。


但个别大品牌在线下渠道已经出现下滑,母婴全品类在线下渠道的销售都存在同一个问题,即给门店多少利润,大品牌都是通路货,能给门店的毛利率较低,目前奶瓶中的通货品牌还较少,贝亲则是其一,有业内人士表示,“贝亲在线下渠道的增长遇到了瓶颈,线下渠道不受欢迎毛利率低,门店期待替代贝亲的日系品牌。但进入中国市场比较早,线下覆盖也较全面,有口碑优势。”


但同样他也表示,“奶瓶市场缺少优质品牌,一方面大品牌毛利率低,同时控价不严格;另一方面小品牌没品牌力,颜值也不够,新品上市和营销力度也不够;重要的是市场上不知名品牌较多,将市场分流。总的来说,奶瓶有机会出来新的品牌。”


可见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以及国产品牌崛起、行业整合加速竞争加剧,奶瓶市场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未来这一小品类是否有新的增长点?机会又在哪里?



文章来源:奶粉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