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又见“大头娃娃”!母婴店错将饮料当奶粉推销,是有意为之还是真的愚蠢?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288

( 0 )

( 0 )

( 0 )

2020-05-14 10:44

导读:12年前,三聚氰胺事件深深的刺痛了一代人的心,“大头娃娃成为无数家庭的梦魇。万万没想到12年后,又有不少宝宝因为母婴店导购的虚假宣传错误推销而喝到了以固体蛋白饮料充当的假奶粉,导致大头娃娃再现。


近日,据湖南经视《大调查》栏目披露,郴州永兴县爱婴坊母婴店,长期误导多名家长给孩子喝“倍氨敏”蛋白固体饮料,谎称这种饮料就是他们需要的氨基酸奶粉。多名孩子长期将这种饮料当主食饮用后,出现湿疹,体重严重下降,头骨畸形酷似“大头娃娃”,还有不停拍头等异常情况。医生检查发现:这些孩子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发育迟缓等症状,并依此诊断为“佝偻病”。


1、故意将饮料当“奶粉”卖?涉事商家先承认后否认


受害孩子家长第一次找到卖给他奶粉的母婴店工作人员时,门店声称“公司培训时有说倍氨敏是特殊奶粉”,而当家长告知孩子正在接受治疗时,店员瞬间改口说自己口误将特殊粉说成了奶粉,还主动说,“长期吃是没有营养的,因为它只能改善。”


卖了两年都不承认是口误,一出事分分钟换了副嘴脸。随后还说了一句大实话:“我们都是靠奶粉吃饭的,肯定跟着销售走。”


隔天,店内所有的倍氨敏产品集体下架,且店员还接受了新的话术培训,“倍氨敏早就没货了,这不是叫奶粉,它这个东西没有营养,你吃多了没有坏处,但是也没有好处,就是这样!”


2、母婴行业充满爱和责任,买卖双方信任是基础


在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全球资源中国机会·2018全球母婴大会现场,知名育儿专家张思莱曾表示,做母婴行业是良心的行业,你要是纯粹就想赚利润的话你会对不住孩子的。


特别是食品安全事件中,最不能原谅的,就是对婴幼儿奶粉添毒造假。正如此次大头娃娃事件,令人讽刺的是,这种害人的假奶粉还是以高价出售的,且一喝就是一两年,无良的涉事母婴店商家,为了销量和利润,将蛋白固体饮料当成小孩主食的牛奶粉来进行销售,放任伤害小孩或者小孩发育不良,导致不良反应的这些结果的产生,一而再再而三置宝宝生命健康于不顾。


众所周知,母婴行业是一个充满爱心和责任的行业,没有太复杂的人际关系,服务对象就是新妈妈或者准妈妈,她们极其容易被打动,也极其容易发怒,这样一个“游走在极端”的顾客群,需要母婴门店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细致服务。但是正是因为信任是基础,所以消耗了别的东西可能还能找补回来,但是消耗了信任就很难补回来。


3、母婴店销的是“专业”,售的是“服务”


钱是给内行人赚的,世界上没有卖不出的货,只有卖不出货的人!婴儿用品是一个引导消费的行业,除日常用品外,许多的商品都要求营业员有丰富的产品知识,能为顾客提供科学的指导消费,让消费者真切的感觉到产品的附加值。消费者选择去到母婴店购物的最重要的原因无非是看中了母婴店导购的专业性。因此,在销售的过程中,门店的导购人员一定要去加强母婴类专业性知识。


店长在对导购人员的日常管理中,要做好员工专业培训,包括产品知识和专业培训。一定要重视奶粉、纸尿裤、辅食等母婴一类的专业内容板块的学习和知识获取,这样才能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商品指导,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一名销售人员是否专业不仅是体现在礼仪,是否热情,是否能说会道等层面上,究其根本,对门店的任何事情和任何产品都很熟悉以及对产品知识极其熟知才是重中之重。


此外,当母婴门店之争从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转为舒适的体验和极致的服务之争时,产品上的优势其实并无太大,且相比于线上的母婴电商,体验和服务本就是线下母婴门店的长期优势,是抓住消费者心智的一大利器,无论是在专业知识的指导还是日常问题的解答上,都要以专业和服务去征服你的消费者。


部分内容来源:大调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