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天猫母婴亲子品牌TOP10战报背后,这三大行业增长机会正在爆发!
导读:今年的618,在电商平台口中是至今为止规则最简单、诚意最大的一届。天猫使出全力创造新纪录,10万商家报名参与大促,1000万款商品在售,整个618期间天猫累计下单金额达6982亿元。其中母婴品类打出爆表战斗力,6月21日天猫发布母婴亲子品牌TOP10,这份榜单看点十足。
babycare拿下天猫618母婴亲子品牌销售冠军,爱他美位列总榜第二,帮宝适排名第三,另一纸尿裤品牌好奇位居第七。在童装童鞋领域,巴拉巴拉、Nike、Adidas占据TOP10三席。此外,可优比、贝亲、好孩子在618大促期间表现也不俗。
今年这份618母婴品牌排行榜,透露了什么信息?至少有3点,值得思考。
1、非标品类进一步崛起
从榜单来看,奶粉和纸尿裤两大标品中,奶粉只有爱他美上榜,纸尿裤帮宝适和好奇上榜。以前618、双11等大促满足的是消费者刚需,以囤货为主,而现在在囤货以外,消费者开始考虑更加多样化的产品。究其原因,不排除疫情高峰期部分妈妈奶粉纸尿裤囤的太多,但更深层次来看,一方面是消费能力的提升,中产阶级崛起,母婴人群越来越喜欢尝试新品类;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认知的细分与改变,新中产从感性人群过渡到理性人群,他们为技术买单,为设计买单,个性化、品质化的产品不断开拓市场。
因此,B2C市场不再是标品为王,非标品的生存空间逐步扩大,在消费升级趋势下,非标品进一步崛起。对于母婴商家而言,首先,非标类产品存量大扩展性强,可以满足消费者更多的个性化、丰富化的需求;其次,非标产品的消费周期长,基本上0至12岁的孩子,对于非标类的产品都有需求;更重要的是,不同与标品价格透明竞争激烈,非标品毛利空间更高,有更强的能力支撑盈利的需求,造血功能也更加强大。
2、中童、大童母婴红利进一步提升
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以后,人口出生率出现了一波小高峰,但到了现在,该生的库存消化完了,年轻一代备孕人群的数量也令人担忧,凯度消费者指数预测,未来5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0-4岁的人口是下降的,5-9岁是增加的,10-14岁是平衡的。二胎家庭、中童、大童成母婴人口新红利,规模体量与消费需求俱增。尤其是非标品类,大童的销售占比会进一步提升,抓住大童市场的成交落地,会进一步将2016以来这几年出生的消费者生命周期最大化。
此外,母婴市场向家庭消费市场延伸,带来了更大的市场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以妈妈群体为主的消费人群开始向家庭成员扩张,爸爸和祖辈参与到育儿阵营中来,用户群体开始多元化;同时,母婴市场向教育、医疗、亲子、旅游等细分领域延伸,延长了用户的生命周期,也开拓了更多的消费场景。
3、品质与颜值兼备的新品牌正在冲击原有市场格局,母婴全品类布局趋势明显
代表品牌babycare,多品类扩张,多个类目大放异彩,短短几年时间迅速跻身头部,而且得到了消费者很大的认可。不只是babycare,从小而美的核心单品到跨品类扩张,母婴行业兴起一阵“全品类布局”的风潮,越来越多的母婴企业开始向着满足消费者一站式综合购物需求的方向进军。好孩子、可优比等企业也在这一赛道做得风生水起,婴儿洗护护肤、喂哺用品、寝卧家居、婴儿出行、玩教益智、童装鞋服、孕产用品,除了婴儿食品,他们几乎涵盖了整个母婴产业的各个类目。值得注意的是,多品类布局优势明显,但也是对品牌综合实力的考验。
从这份618天猫母婴榜单来看,尽管今年整个大环境“难上加难”,但行业红利依旧在不断涌现,新品类、新品牌的机会是无穷的,母婴行业所有的事都值得重做一遍。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