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研究了几万家母婴店,发现“专业性”才是新零售革命的未来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4851

( 0 )

( 0 )

( 0 )

2020-07-16 11:11

导读:就目前来看,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母婴店逾25万家,随着母婴零售连锁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渠道下沉的拐点显现,无论是全国性大连锁还是区域连锁,都在主动出击、加速扩张。然而在经历了长达半年的疫情后,线下母婴店受到的冲击是巨大的,不少单体小的母婴店成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的炮灰。如今看来,品类齐全、专业性强且迭代相关服务模式的连锁母婴店相对优势更为突出。


作者:新母婴店


母婴零售20多年风云变幻,过去那种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最开始商品有限的年代,有货就能挣钱,不少小白跳入蓝海,母婴店主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当下,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更多地追求相对于这个时代更加便利更优质的购物体验,在自由市场的竞争环境下,促使着零售行业的不同商家通过提升效率,追求离消费者更近、更加专业的商品零售服务。


特别是今年的疫情助推了母婴零售业的转型和发展,倒逼母婴店经营者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加之,母婴是一个需要特殊呵护的人群,再加上产品能提供的服务有限,但衍生出的增值服务却是无限,因此未来的零售业势必要走向专业化。


在这一点上,其实已经有不少母婴连锁机构早已看到了专业性背后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


以孩子王为例,在行业里首次提出“以深度服务击穿单客经济”的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令消费者信任的育儿顾问和育儿专家团队。截止去年年底,孩子王拥有全国持有国家育婴员资质的育儿顾问超7000人,强大的育儿顾问团队使得门店与会员家庭建立了基于情感的强关系。


乐友也是如此,在线下门店中均配置了专业的育儿顾问,随时、随地、贴切地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


米氏孕婴的专业性更多的体现在门店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上。据悉,米氏孕婴现在有52个退休医生、17个医生,以儿科医生为主,以妇科医生为辅(做孕妇咨询),同时还会有医代跟顾客及医院沟通做营养品等推广。


此外,在樱桃学院实战大课上,多位深耕行业多年的从业者纷纷就“母婴店专业性”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高级行业分析师宋亮:未来整个母婴行业的核心价值体系依然是母婴店的线下专业服务产业体系的打造。众所周知,母婴店过去就是以低买高卖为核心的传统商业零售店,而在疫情的作用下,母婴店因为配送体系上不够专业完善,因此阻断了门店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因此,未来母婴行业70%的增长将来自于母婴服务行业,而非单纯的零售实体产业。母婴渠道必须自我改变,从不专业走向专业,实现以专业化为前提的服务化,以服务化为基础的专业化。


米氏孕婴董事长米洪锋:线下母婴零售想在自救中求增长,还需加强导购的专业,未来比拼的一定是专业的服务线上化。单从营养品来讲,专业未来一定是营养品销售的基础,母婴店一定要聘任专业医生做员工的老师与顾客的专业咨询,这是基础,绕开这项会使效果打折扣。


乐茵儿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江:各行各业都存在竞争关系,而母婴行业更体现专业性。一直以来,乐茵坚持的理念就是专业和走心,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从原来的纯母婴商店演变成一个母婴生态链的服务机构,从怀孕、胎教到月子会所再到水疗、小儿推拿、摄影、产后康复等一个母婴服务闭环也已经打造完成。就服务版块来看,我们会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自检,在不断提升服务和完善自己专业度的同时才能把生意很好地做下去


综上,在大家的认知里,母婴门店专业化已经是大势所趋,母婴专业连锁业态的未来发展更是值得期待。


1、从需求出发,母婴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特殊的消费者对于信任、情感是非常看重的。作为零售商要提供更值得可信的内容,让这些消费者能够和我们有心灵和情感上的交流,最后他愿意为这份信任买单,为这份情感买单。以婴儿食品用品为例,这些大多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较高,因此,消费者对于渠道专业性的要求也比较高,正如凯度调查数据显示的那样,母婴消费者在对婴幼儿食品(如奶粉等)的第一次购买时通常都会通过母婴店,所以说,专业性更强的母婴店更易获取用户信任。


2、从消费者出发,母婴消费生命周期短,成本高,获客成本边际递减效应不强是母婴行业的特点和痛点。据《2019二胎家庭营销洞察报告》显示,二胎妈妈奶粉购买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亲戚朋友介绍,二是母婴/育儿达人推荐,三是专家和医生的建议,她们更依赖与母婴店的导购人员提供更为可信且专业的推荐。从一胎到二胎,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有望延长消费周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新一批母婴消费使用者。


3、从经营方向出发,母婴店未来能销售的产品不会仅限于母婴类,因此,一个优秀的母婴店必定要拥有一个专业性极强的服务团队。从纵向来看,母婴店的购买人群主要是妈妈,她们掌握家庭消费决策大权,因此,未来母婴店可以承载的产品可以无限延伸。如果有专业的营养师,那么可以在儿童保健食品的基础上引入成人保健食品,母婴店既然可以成为母婴健康的顾问,同样有条件成为家庭健康的顾问。从横向来看,我们服务于婴幼儿这个群体,目前更多的是产品销售,那通过专业性有了依赖度之后,完全可以在婴幼儿这个群体上实现横向的服务延伸,例如婴儿游泳、儿童保险的产品或服务的导入同样存在可操作性。


疫情重建后的零售新世界已然建立起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新秩序,在细分的市场里面,把可以控制的事情做到专业且极致就算赢了。2020年8月18~20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举办的「新世界 加速生长·2020第六届母婴生态大会」(←←点击报名)即将在上海震撼开启!来母婴生态大会,和众多优秀的母婴人一起聊聊新世界下母婴渠道如何以专业性取胜。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