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上半年北海玩具出口同比增长211.9%

    今年上半年,广西北海玩具持续受海外市场追捧,出口4亿元,同比增长211.9%。其中,海关共为北海玩具企业签发出口优惠原产地证129份,金额达4466.67万元。(金台资讯)

    5小时前
  • 361度上半年收益同比增长11.0%

    8月12日消息,361度发布公告,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57.05亿元,同比增长11.0%;毛利为人民币23.66亿元,同比增长11.4%;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8.58亿元,同比增长8.6%。(36氪)

    5小时前
  • 花王2025年上半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7%

    8月6日,花王集团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花王集团净销售额约为8,090.2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94.51亿元),同比增长2.7%;营业收入约为694.69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3.88亿元),同比增长19.9%;净收入约为494.6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12亿元),同比增长1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496.31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2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妙而舒婴儿纸尿裤在日本销量增加,但在亚洲销量却有所下降。妙而舒的营运收入从第一季度起保持盈利,这得益于盈利能力的提高和一些其他因素的作用。

    5小时前
  • 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样机预计一年内推出:定价不超过10万元

    近期,有科技媒体相继报道了这样一则让人听起来感到“不可思议”的消息:“机器人妈妈”或在一年内问世。报道称,新加坡南洋理工博士张其峰正在研发全球首个孕育机器人。和传统的试管、代孕不同,这套系统不仅模拟了子宫环境,还被装进了一个仿人类的机器人体内——让“机器人妈妈”从怀孕到分娩,全流程复刻人类体验。据了解,目前该技术就是孕育箱的技术,只是将其与机器人的肚子相结合,预计“样机”一年内推出,定价不超过10万元。(新京报)

    5小时前
  • 合生元携手多方举办世界母乳喂养周公益活动

    8月10日,为响应第34个世界母乳喂养周,由健合集团旗下高端婴幼儿营养与健康品牌合生元、京东母婴生活馆及时尚传媒集团共同支持的“母乳更+原生保护”公益活动在深圳举行。活动邀请25组母婴家庭,通过科普讲堂与互动体验,传递母乳喂养知识,营造爱婴爱母的社会氛围。

    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卖吊牌!南极电商能赚钱的生意拉夏贝尔能做好吗?

产业

关关

阅读数: 3001

( 0 )

( 0 )

( 0 )

2020-09-10 09:35

导读:9月2日消息,*ST拉夏发布“有关建议调整线上业务运营模式的公告”表示,公司计划将线上业务由传统模式调整为“品牌授权+运营服务”的新模式。


作者/童装观察


根据公告:公司线上业务采取“轻资产”的业务运营模式,计划将旗下品牌系列商标分别授权给供应商、经销商及代理运营商等,并将线上业务的运营管理交由专业的品牌运营公司代为运营。*ST拉夏公司认为采用新模式之后,将不再使用自有资金采购线上货品,亦不再独立经营电商平台销售业务。可以使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品牌、流量及平台等优势,通过更好地运用外部资源,提高线上业务的周转速度,拓宽本公司线上日常业务范围,为公司后续探索更多品类授权奠定基础。


*ST拉夏称,授权品牌包含公司旗下全品牌,首先聚焦女装品类的授权业务,后续根据业务进展情况逐步拓展男装、童装、家居等其他品类。渠道方面,*ST拉夏将通过天猫、唯品会、京东、淘宝、拼多多及其他短视频平台等进行销售或推广。


简言之就是,*ST拉夏开始“卖吊牌”了。


提到“卖吊牌”,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南极人。20年前,南极人的火爆程度很难有品牌能够超越。但是自2008年之后,南极人原有厂家开始陆续关掉工厂,学做品牌授权。虽然这种模式遭到行业内的诟病,但不可否认,南极人在这其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根据南极电商日前公布2020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南极电商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1.51%。此外,报告期内,该公司在各电商渠道可统计的GMV达143.78亿元,同比增长30.94%,其中2020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48.49%。


南极人能“卖吊牌”,*ST拉夏卖得动吗?


南极人这种出售吊牌给厂商,以自身的品牌为非自有产品背书的商业模式,需要你的IP无比硬核,尽人皆知。所以可以说是处于商业鄙视链的顶端,能靠“卖名声”活得轻松自在的品牌,往往都有点杀伐果断的看家本领。


目前全球最大的特许经营授权商,当属迪士尼,其授权范围涵盖授权商品、游戏、互动媒体、影视娱乐、ABC电视台和ESPN等,一年授权商品销售额接近600亿美元,整个公司60%的收入来自授权费用。


在品牌授权领域,售价翻倍才是基本操作。对于南极人这种没有特殊符号特性,也没有硬核IP的品牌来说,做品牌授权有一定难度。


反观*ST拉夏作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服装品牌,曾经风光无限,2017年A股上市之后,市值达到了118.97亿。但是,回归A股的*ST拉夏却没能在财务和经营上拿出良好业绩。2018年亏损1.6亿,此后又遭遇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而在2019年年报上显示,*ST拉夏全年营业收入76.67亿元,同比下降24.66%;净亏损21.66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258.07%,国内经营门店数量由2018年的9269家减少至2878家。因为连续三年亏损,*ST拉夏证券名称被“披星”为*ST,当前总市值为14.13亿元(截止2020年8月5日)。


*ST拉夏曾经专注于线下开店,电商起步晚,但野心勃勃。2015年,公司出资2亿元收购服装电商公司杭州黯涉部分股权,并将线上业务交由这家控股子公司负责。收购当年,*ST拉夏线上业务即翻了9倍,“双11”单店销售过亿,跻身天猫女装前三。一年之后,公司线上收入占比,从过去的不到1%跃升至超过10%。


但是2018年8月,*ST拉夏决定终止与杭州黯涉的代理协议,将线上业务收回自营。一年之后,面对不断恶化的经营状况,公司出售杭州黯涉股权饮鸩止渴。


在这种困境中,*ST拉夏试过很多办法展开自救,但是成效不明显。今年的“品牌授权+运营服务”模式也是在模仿南极人成立南极电商,走轻资产业务运营模式。


相较于南极人来说,*ST拉夏是在公司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被迫转型,一定程度上,品牌形象已经受到影响。再加上品牌授权并不是单纯的将商标卖出去,还需要后续的运营营销管理,否则也只是在透支品牌而已。所以*ST拉夏的品牌授权模式还有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地方,这套模式能不能行得通还是未知数。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