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门店营养品专栏 | 全家营养大健康兴起,母婴店如何切入?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574

( 0 )

( 0 )

( 0 )

2021-10-11 09:50

正在兴起的朝阳——大健康产业


大健康是继IT业后的阳光产业,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而在我国,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中国健康产业的年收益约为900亿美元,而美国健康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


为改善我国落后的健康产业,激发大健康产业巨大潜力,国家提出到2021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打造⼀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并形成⼀定的国际竞争力,基本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中营养品的市场规模已超过3500亿。2018年12月的权健事件,政府开始大力整顿⼤健康市场,⼀些过度营销及不规范的公司逐步退出,市场趋向合理化、正规化,为规范化企业进入留出市场空间。


母婴同行们,看到这条信息,会不会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18年大健康市场的这次整顿,就好比08年奶粉事件,市场在重新洗牌,新品牌新企业涌出,终端也在重新洗牌,新渠道、新的销售模式都在进入大健康领域。


营养品(保健品)的营销业态


营养品的营销关键是精准的消费者教育,由此诞生的大健康产品的营销方式主要有:直销、会销、平台电商、药房。


直销是营养品(保健品)最大的市场,市场份额占比超过50%。⼀对⼀式的消费者教育,在营养品销售中是最有效的。但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人们交往的方式从线下转向线上,因此,诞生了微商。


直销是需要准入制的,⼀张直销牌照获取成本不低于2千万。因此,只有规模足够大的企业,才会进入直销领域。目前,能进行合法直销的企业基本的都是在主板上市的医药公司。


但是,微商是没有准入门槛的。微商的出现,瓜分了传统直销企业的大部分市场。通常从事直销行业的都是70后,而微商的活跃人群在85后,由于没有准入门槛,微商比直销更激进,除了营养品,微商也进军纸尿裤、奶粉等领域。


⼀些科技含量高的高客单跨境营养品也是微商的重要领域,例如NMN。(NMN是⼀种营养物质,会在细胞中转化为NAD+,它归类为⼀种全新的维生素B3,且超越了普通维生素的功效,被认为是预防衰老和恢复年轻的补充剂。 ——百度百科)


会销,占据了营养品市场约30%份额。前面提过,营养品是⼀个高度依赖消费者教育的模式,会销是在⼀个特定环境中,通过老师1对多的讲解,让人产生购买。会销的主要人群是70岁以上老人,赚钱已经不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但健康产品消费和社交是他们刚需。通常会销也会有社区店,但售卖产品⼀般都很少,主要是为周边老人提供线下体检服务。由于会销的获客及转化、服务成本较高,且优秀老师资源有限,所以产品价格虚高严重。


随着直播等短视频的兴起,会销也开始利用线上平台降低会议场地和老师成本,产品的性价比逐步趋向合理。


除了各种理疗产品,会销的营养品主要是降三高及慢病调理类别。


虽然现在国潮兴起,但电商平台上销售的营养品还是以跨境产品居多。由于⼀些特殊原因,跨境产品性价比更高,功效宣传更直接。还有⼀个主要原因,营养品的主要消费人群年龄都是35+,多是70、80后,这些人出生时,我们国家还处于建设期,在他们的认知里,国外产品会更有品质保障,而95、00后,从出生起,就生活在⼀个相对富足的国家,所以他们更愿意接受国潮。


电商平台上活跃的营养品,主要是让女性更美,男性更有活⼒的产品。消费人群以30-45岁为主。


药房是营养品销售的传统通路,主要以基础营养和慢病调理、高端中药材为主。药房的店员相对专业,在药品销售时做关联推荐的成功率较高。因此,药房⼀般销售与疾病调理有关的营养品。


母婴门店有机会分一杯羹吗?


有的。


但进入全家营养大健康,需要在品类和目标人群上做好规划,也就是说,选品很重要。


⾸先,我们母婴店应该盘点的是自己可以将产品卖给哪些人?显然,曾经在门店消费过的顾客,是你首先应该深挖的主要人群,而这些人群中,对营养品有需求的,主要是妈妈、外婆、奶奶,也就是30-55岁的女性。


她们的需求是什么?“美”。


女性对“美”的需求是刚需,它包含了皮肤、身材、容貌、头发等等,而营养品通过内在调理,让女性获得由内而外的美丽。这类教育已经相对成熟,产品也比较多。


其次,免疫营养品类产品,比较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母婴行业比较熟悉的免疫营养品主要是牛初乳和乳铁蛋⽩,这两个单品都是经过大量市场实践的,但以前销售对象主要是0-3岁的孩子,现在可以扩展到成年人,尤其对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咳嗽)有比较明显的效果。燕玲曾经写过⼀篇《乳铁蛋⽩还能做吗?》的文章,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查看。


另外,母婴店也可以售卖针对成年人的全营养调制乳粉。因为,母婴店销售的奶粉会让人感觉更专业。所以,如果要进这类产品,尽可能选择更细分的产品,如针对儿童的儿童奶粉,针对女性的女性奶粉,针对老人的高钙奶粉。品种也可以多⼀些,牛奶粉、羊奶粉甚至是骆驼奶等,但切忌自己贴牌,压太多货。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如果想进入全家营养大健康,不管你选择哪类产品切入,都必须真正介入社群营销和私域流量营运。因为,你的顾客在手机上,在朋友圈里。


作者简介:燕玲⼥⼠,母婴行业观察特约专栏撰稿人。⺟婴⾏业资深营销专家,拥有20+年⾏业经验。曾在合⽣元、九州通等多家上市公司任职,现为企业顾问。个⼈微信号:freda_hy(仅限⾏业交流)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