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孩子王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8.1%

    10月27日,孩子王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3.5亿元,同比上升8.1%;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同比上升59.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56亿元,同比上升68.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0.94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4.4亿元,同比上升7.0%;归母净利润为6603万元,同比上升28.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09万元,同比上升26.1%。

    1天前
  • 营收增长15.1%!爱婴室第三季度财报发布

    10月27日,爱婴室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告显示,爱婴室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7.25亿元,同比增加10.4%,归母净利润为5233.48万元,同比增长9.3%,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1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第三季度,爱婴室营业收入为8.91亿元,同比增长15.1%;归母净利润为560万元,同比上升2.4%。

    1天前
  • 稳健医疗发布第三季度报告

    10月28日,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26.01亿元,同比增加27.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0亿元,同比增加42.11%。基本每股收益0.41元/股,同比增加41.38%。

    1天前
  • 孩子王计划赴港上市

    10月27日,孩子王(301078.SZ)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已审议通过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议案,意在深化国际化战略、拓展海外业务,塑造全球亲子家庭服务品牌。目前,公司正积极与相关中介机构就本次发行并上市的相关工作进行商讨,但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本次发行并上市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并需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和香港联交所等相关政府机构、监管机构备案、批准和/或核准。

    1天前
  • 前三季度我国婴儿纸尿裤出口量增长

    根据海关统计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生活用纸和卫生用品继续呈现贸易顺差走势,并且出口量显著增长,但产品出口价格普遍下降。婴儿纸尿裤在吸收性卫生用品出口量中占比最大,占总出口量的43.44%。女性卫生用品、婴儿纸尿裤、成人失禁用品的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25年前三季度,吸收性卫生用品进口量仅有1.90万t,同比减少3.3%,进口量连续多年降低。其中,婴儿纸尿裤的进口量同比下降21.44%,至8,056.549t,在各类吸收性卫生用品中降幅最大。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孩子王上市、可爱可亲倒闭......母婴零售行业大象赛跑时代到了,再不精进就晚了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5176

( 0 )

( 0 )

( 0 )

2021-11-04 09:30

导读:2021年,整个母婴零售行业在整体逆境中又走过了曲折的一年,从“求增长”到想办法先活下去。年终岁末,我们盘点了下今年行业大事件,会发现,这一年,有太多倒闭、跑路、崩盘的消极面,也有上市、并购等利好信号。


今年5月,母婴加盟连锁可爱可亲宣告破产,据官方消息称,自疫情以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同时背负了大量债务,资不抵债。详情请戳→《可爱可亲为什么倒下了?》

来源:新母婴店


8月,爱婴室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2亿元收购贝贝熊孕婴童连锁商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实现原有华东、华南地区业务与华中区域业务在市场、技术、供应链等方面的协同,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详情请戳→《爱婴室拟2亿元收购贝贝熊100%股权》


10月,孩子王主板A股成功上市,开盘首日暴涨超300%,成为A股的市值“新王”。详情请戳→《孩子王上市,对母婴行业意味着什么?》


无一例外,上述三大事件印证了一个事实,母婴零售行业正在从野蛮生长向优胜劣汰加速迈进,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显,强者恒强。


过去都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如今却早已进入快鱼吃慢鱼、群鱼吃大鱼的时代,考验的是玩家的综合实力。正如母婴行业观察创始人杨德勇所说,“菜鸡互啄的时代结束了,竞争走向了更高级的维度,现在没有业余选手,留在场上的都是专业选手。”


确实,当下,随着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消费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更多地追求相对于这个时代更加便利更优质的购物体验,在自由市场的竞争环境下,促使着零售行业的不同商家通过提升效率,追求离消费者更近、更加专业的商品零售服务。于是,这两年,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母婴零售已经进入到精耕细作、专业精耕的时代了,存量市场,竞争升维,再不精进就晚了。


然而如何精进、从何精进才是当下亟待思考的课题。


一、找到更精准的人群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母婴店只做宝宝生意,随着新生儿人口逐年下降,市场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

“增量市场是永远存在的。”当新生儿数量在下降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二胎占比在逐年上升,中大童经济、二胎家庭就大有可为。同样地,当下90、95后新生代父母当道,区别于传统父母,他们在养儿育儿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和逻辑,爱孩子的同时更爱自己是一大典型特征,她们更注重生养的精细化,无论是在备孕、孕期还是育儿期,她们愿意为专业且有品质保障的产品和服务买单,基于此,其实孕产妇生意也很值得做。


除了美妈经济还有奶爸经济,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购买过母婴产品的年轻宝妈渗透率相对宝爸较高,但年轻宝爸也不甘示弱,购买母婴产品的渗透率提升水平与年轻宝妈相近,对于育儿的参与度逐年加深。当越来越多的爸爸参与到育儿活动以及家庭日常消费中,奶爸人群将成为母婴消费新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家庭体验消费时代,母婴与非母婴之间的界限极有可能消失。尤其是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宝妈逛母婴店出来手里拎的大多是奶粉、纸尿裤及宝宝用品,如今,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在她们的购物清单上更多了一些孕产相关消费品、成人奶粉纸尿裤、家庭保健品等,更有甚者,还在母婴店里买到了鸡蛋和米面油等家庭消费品。


这就说明,母婴店的目标用户不再是只有宝宝,而是应该聚焦宝宝,向外延伸至宝宝的整个关系链条上的众多家庭成员,相对全面且有侧重点地做人群服务。


二、提供更有产品力的产品


在消费领域,无论是品牌还是平台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为消费者持续稳定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真正占领消费者心智。毋庸置疑,现在的母婴店一定是不缺货的,缺的是有产品力的产品,缺的是能抓住消费者的好产品。


好产品的定义是什么?它可能是细分市场下更细分的品类机会,例如,儿童粉、婴幼儿液态奶、婴幼儿调味品、全家营养品、孕产妇哺乳文胸/内裤/产检裤等。它也可以是热门赛道上的热门玩家,正如我们在走访线下渠道时,有不少老板向我们表示,“能不能帮忙介绍下小鹿蓝蓝、宝宝馋了、babycare......”,可见,零售商对于当下正处风口或将要爆发的好的产品和品牌也希望寻求最直接落地的合作。


此外,早在之前就有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线下母婴零售想求增长,还需加强导购专业性,未来比拼的一定是专业的服务线上化。”线下母婴店的优势就在于体验感好,没有了店员的贴心服务,更不容易留住顾客,就目前来看,门店无论大小,都在大打服务牌,导购客服化已然成为终端竞争的利器之一。因而,对现如今的母婴店而言,“好服务”也是产品力中的一环。


三、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接触消费者


正所谓场景即渠道,消费者无所不在的购物场景就变成了我们的销售渠道,以前是线下门店一枝独秀,之后有电商平台分庭抗礼,紧接着微商、无人零售、社区拼团等新兴渠道接连涌现,直播带货、短视频种草、私域经营等用户触达形式也更加多元。

13_20211104093616.jpg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新生代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母婴产品主要购买渠道包括综合电商、母婴APP、母婴垂直电商、短视频/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社交电商、外卖/本地商家配送、微商/个人渠道、线下实体店。在这种情况下,线下母婴店的生意被抢食大半,孩子王给出的解决办法是“当用户在哪里,孩子王就要在哪里出现”,细想下其实适用于任何一家零售门店,围绕消费者做场景闭环才能最终留住消费者。


说到底,人货场是零售行业中永恒的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在这三要素上持续“精进”才是领先对手的基本策略,也是实现从“0”到“1”跨越的核心能力。2022年1月11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精进的力量·2021第七届未来母婴大会暨樱桃大赏年度盛典”将在上海举办,届时百余位资深嘉宾,将围绕“基本功与长期主义”、“内卷与突围”、“创新再增长”、“未来品牌”等关键词展开分享。现场,深刻剖析零售大势,化繁为简,韧性增长。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孩子王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