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湖南鼓励生育新政出炉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十条措施》,其中包括:婚假产假延长,鼓励用人单位在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将职工的婚假延长至20天;对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女职工,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延长产假至188天。无痛分娩进医保,《措施》将孕产妇们关注的“无痛分娩”,即椎管内麻醉,纳入医保甲类诊疗项目,个人自付比例降低到0%。此外,还包括优化生育津贴发放流程,将生育津贴发放到女职工本人;增加托育服务供给;逐步免除学前教育保育教育费等政策。

    1天前
  • 美素佳儿联动车企开启跨界营销

    荷兰皇家菲仕兰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美素佳儿“抢先出圈”,官宣携手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启动主题为“守护无界,去见世界”的跨界营销。双方还将在2026年春季正式开启“10000公里守护接力挑战”,邀请亲子家庭带上美素佳儿,驾驶沃尔沃XC70,完成一场横跨亚欧大陆的家庭成长之旅。

    1天前
  • 乐舒适启动招股

    10月31日,乐舒适(02698.HK)在香港启动全球招股。公司计划全球发售9088.4万股股份,其中国际发售部分为8179.56万股,香港公开发售部分为908.84万股。本次发行获多家基石投资者参与,包括Arc Avenue、BA Capital(受新加坡金管局监管)、北京顺澳、HCEP、NewTrails、南方基金、富国基金、易方达、华夏基金(香港)等。基石投资者已同意在满足相关条件后,按发售价认购总金额约1.39亿美元(约合10.8亿港元)的发售股份。

    1天前
  • 安奈儿三季度亏损收窄

    营业收入约为1.06亿,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36%,而年初至报告期末的营业收入约为3.69亿,同比下降18.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0.34亿,同比有所改善,增长了28.61%,年初至报告期末的净利润约为-0.63亿,同比增长19.3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约为净利润-0.34亿,同比增长28.10%,年初至报告期末约为-0.65亿,同比增长18.65%。

    1天前
  • 雅戈尔发布最新财报

    根据最新披露的财务报告,尽管雅戈尔集团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整体营收面临下行压力,但其以品牌服装为核心的时尚板块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韧性。2025年前三季报显示,雅戈尔实现营业总收入67.77亿元,同比下降19.32%。时尚板块逆势而上,营业收入50.37亿元,同比增长9.86%。其中,新成员与孵化品牌贡献了重要增量。特别是法国奢侈童装品牌BONPOINT的并表,为集团注入了新的活力。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龙争虎斗的儿童奶酪市场 谁有机会超越妙可蓝多、百吉福?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4141

( 0 )

( 0 )

( 0 )

2022-03-28 10:09

导读:婴童食品领域,当前儿童奶酪正成为新的争夺高地。以Nint 任拓最新数据为例,去年618购物节宝宝辅食子类目中,奶酪单品增速高达1399.55%,可谓一骑绝尘。


作者:奶粉关注


111.png

图源:Nint 任拓


《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预测,2019-2023年间,儿童零食市场将以10-15%的复合年增长率稳定增长,市场预期超6000亿元。其中奶酪作为高增长单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吸引越来越多玩家入局。


15年翻了20倍,奶酪市场正在强势增长


一直以来,天然奶酪因其略带苦涩的口感和味道并不被多数中国人接受,即便有的家长专门给孩子买了进口的硬质奶酪,可能孩子也就尝一口就不再想吃了。为了改善口感,很多厂商会在其中添加白砂糖、奶油等让奶酪变得香甜可口的成分,加之奶酪被誉为“奶黄金”的消费者教育,近几年来奶酪市场迎来强势增长。


前瞻经济学人数据显示,2006-2020年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从2006年的4.76亿增长至2020年的88.43亿,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222.png


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国内奶酪消费明显低于饮食文化接近的日韩,2020年,中国奶酪零售端年人均消费量只有0.084kg,这个指标在日本是1.87kg,在韩国是0.53kg;餐饮端年人均消费量0.196kg,韩国是3kg,差距非常大。中国奶酪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6年,国内零售端奶酪市场的份额将达到243亿人民币。 


奶酪市场不断扩大,儿童奶酪呈现出更强增势。首先,儿童群体对营养的需求比成人更为刚性——奶酪能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需而丰富的钙、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维营养元素;其次相较于成人来说,儿童群体更易培养出消费习惯,因而更具长期消费力。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奶酪作为有孩家庭的零食之选,在一二线城市的接受度普遍较高,不过近几年,奶酪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也在迅速提升,三线城市2021年的渗透率已经达到一线城市两年前的水平。儿童奶酪零食占据奶酪零售市场份额的55%,成为主流品类,其中儿童奶酪棒成为代表性大单品。


众多玩家入局 儿童奶酪格局正被重写


一边是不断扩容的奶酪市场,一边是婴配粉、液态奶的竞争日益白热化,不论被动还是主动,儿童奶酪正吸引越来越多玩家入局。目前来看,市场上不仅有百吉福、妙可蓝多、爱氏晨曦、伊利、妙飞、乐芝牛等市场原有立足者,还涌现出奶酪博士、吉士丁、和润等新生品牌,以及君乐宝、认养一头牛等探索入局者。


以儿童奶酪棒大单品为例,目前行业第一梯队主要是外国品牌百吉福和国产品牌妙可蓝多,奶酪棒体量已达10亿级。


333.png

图源:凯度消费者指数家户样组,MAT21Q4


1988年,两个品牌先后在国内出现,开启国内奶酪市场新纪元。百吉福,来自“奶酪之乡”法国,采用法国专业奶酪研发和制作工艺,专注并深耕奶酪品类,1998年进入中国,是在中国第一个投资建设奶酪工厂的企业。同年,国产品牌妙可蓝多诞生,是最早的国产奶酪品牌之一,时至今日,已成为资历最深、成就最大的国产品牌。


1988—2018,20年间,百吉福等外国品牌牢牢占据着国内奶酪市场。真正让妙可蓝多得以与百吉福并驾齐驱的机遇是妙可蓝多于2018年推出爆款儿童奶酪棒,开行业先河,品牌命运随之出现巨大转折。


2019年以后妙可蓝多市场份额突飞猛进,从3.9%提升到12.5%,到 2020年已成为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的奶酪企业。这一年,妙可蓝多被蒙牛收购,全面退出液奶业务,同时吸纳蒙牛的奶酪业务,国内领先奶制品品牌的资源加持让妙可蓝多更上一层楼,2021年,妙可蓝多市场占有率已超过33.8%,成为国内奶酪行业领军企业。


444.png


妙可蓝多与百吉福的竞争,似乎也将成为国内乳业双雄蒙牛、伊利的跨赛道角逐。今年二月有传闻称伊利将于年内收购百吉福,对此官方未作明确回应。


相比资深品牌的角逐,我们更能从新晋者的飞速发展中看到行业热力。近年来,奶酪赛道涌现诸多新品牌,深受资本追捧。


以主打“分阶奶酪专家”的奶酪博士为例,从2019年成立至今,奶酪博士飞速获得三轮融资,据悉今年二月,奶酪博士获得了CTG Evergreen Investment W One Limited、SCEP Holding I Limited的战略融资,两者分别持股8.29%、0.84%。2021年双十一,奶酪博士线上全渠道总销售破1亿元,销售量同比增长15倍。


同处于资本风口的奶酪品牌还有妙飞。妙飞2018年成立,2019年上市,创立之初便获得了经纬中国的天使轮及A轮融资,2020年底又完成了高瓴创投领投,钟鼎资本、老股东经纬中国跟投的近2亿元B轮融资。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妙飞儿童奶酪棒的销售在行业排名第三,仅次于妙可蓝多和百吉福;2021年1-5月,妙飞在中国0蔗糖奶酪棒市场全国销量第一。资本在新消费的赛道上永不止步,他们总在追逐新的风口。


除了纯奶酪品牌外,市场热力之下,经典液奶品牌也在加速拓展奶酪市场。主要采取两种方案—收购、自研。


其中,君乐宝是少有的两种方式同时进行的企业。去年一月,君乐宝收购新兴奶酪品牌思克奇30%股份,三月,思克奇和君乐宝旗下“涨芝士啦”先后推出儿童奶酪棒产品——思克奇升级版儿童配方奶酪棒与涨芝士啦儿童增聪奶酪棒。君乐宝运用双品牌运营策略,快速切入儿童即食奶酪棒市场。


奶酪市场不仅充斥着经典乳品品牌,众多新消费品牌也来分羹。以认养一头牛为例,白奶出身的网红奶企认养一头牛,于2019年正式推出“棒棒哒”奶酪棒,延续互联网运营方式,运用新IP——热门卡通IP、新定位——儿童健康零食、新标签——新中产精致妈妈的消费选择,快速获得市场,继续在奶酪领域实现“高种草—高购买—高分享”,打造“圈粉”闭环。


2017年,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曾说:“中国奶业的短板之一是乳制品结构不合理,奶酪占比较少,中国奶酪产业发展不足”,今年2月,农村农业部印发《“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鼓励企业开展奶酪加工技术攻关,加快奶酪生产工艺和设备升级改造,提高国产奶酪的产出率,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奶酪产品。”可以见得,在市场需求供给之外,政策对国产奶酪的支持也愈发明显。


千亿奶酪市场,似乎要将奶粉行业的发展史重演一遍。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