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开启公开招股

    9月15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开启公开招股。根据公告显示,不同集团于9月15日-9月18日公开招股,此次IPO BeBeBus计划发行10,980,900股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098,100股份,国际发售9,882,800股份。据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的招股书显示,该集团计划于2025年9月23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17小时前
  • Bubs任命新独立董事长和董事总经理

    9月15日,澳洲奶粉公司Bubs宣布两项人事任命:非执行董事Paul Jensen即日起接任独立董事长,Joe Coote被任命为董事总经理,两项任命立即生效。Paul Jensen自2023年起担任Bubs董事及审计与风险委员会主席,拥有超过20年董事会经验。Joe Coote于今年7月被任命为公司CEO,在消费品、乳业和婴儿配方奶粉领域具备丰富领导经验。(公司发布)

    17小时前
  • 伊利集团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在第五届中国质量奖评选中,伊利集团从500余家行业翘楚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示的信息显示,经审查,共有541家组织和73名个人进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受理名单,评选围绕质量创新发展、效益提升和质量管理制度模式推广等方面展开。经中国质量奖评选表彰委员会投票表决,伊利集团与中核核电、中国船舶集团、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等“国之重器”企业一同荣获该奖项。

    17小时前
  • 宝贝与我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9月15日,Arla Foods旗下高端婴配粉品牌“Arla宝贝与我”,在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内隆重举办“救助动物·从投开始”公益项目成果会。活动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前夕启动,以“低门槛、高价值”的方式让消费者与生态保护产生紧密联结。家长们只需将空罐投递至门店,便可化身野生动物的守护者。短短两个月,覆盖全国十四个省份,两千余家门店化身公益中转站,吸引近2.8万家庭参与,累计回收空罐约九万个。其成果为上千只鸟类提供越冬庇护和取食支持,还帮助救助站配备了未来五年所需的监护仪、急救药品等设备。

    17小时前
  • 泡泡玛特德国首店开业点燃消费热情

    泡泡玛特德国首家门店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该品牌首次进入德语区市场的重要一步。继品牌在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布局线下门店后,泡泡玛特选择在年接待游客近1300万人次的柏林落子,毗邻柏林电视塔、红色市政厅等著名景点。作为泡泡玛特首次进驻德语区市场的重要节点,柏林首店开业当日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来排队打卡,门店内外人头攒动,气氛热烈。(生活日报)

    1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从新国标看“国产崛起”:国内外工厂各占几家?进口配方有多少?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473

( 0 )

( 0 )

( 0 )

2023-02-06 11:51

作者/奶粉关注


导读:在上篇《从新国标看奶粉工厂》(←点击链接查看内容)中提到,2022年全年通过新国标注册的227个配方共涉及34家工厂。


进一步整理发现,在这34家工厂中,国内工厂占29家,国外工厂占5家,无论是国产品牌还是进口品牌,国内建厂越来越多。加上2022年全球疫情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国内工厂递交审批更方便,在速度上就胜了一筹。


29家国内工厂覆盖飞鹤、伊利、君乐宝、美赞臣、惠氏、蒙牛、澳优、和氏、宜品、完达山、贝因美、雀巢、雅培、明一、欧比佳、雅泰、太子乐、欧福曼(妈咪爱)。


5家国外工厂主要涉及惠氏(惠氏营养品爱尔兰有限公司、惠氏营养品(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Nestlé Suisse S.A.)、澳优和达能。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澳优海伦芬普鲁托有限公司位于荷兰海伦芬,在2019年6月底正式揭牌启用,同期启用的还有同样位于荷兰海伦芬命名为赫克特的工厂,两座工厂总投资约1.3亿欧元、年产能共计10万吨,澳优荷兰由此成为荷兰一线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


444.png


在2022年通过新国标注册的227个配方中,进口配方共有8个系列24个配方,其中惠氏占大部分,覆盖了超高端、有机等多个产品线。


但总体来看,“产地:国产”是这次通过新国标注册名单的核心关键词,率先通过的进口配方也聚焦在惠氏、达能、澳优这样的头部实力品牌上,中腰部品牌的进口产品面临较大的挑战。


5555.png


事实上近几年,进口品牌纷纷在寻求中国“本土化”发展,无论是国内建厂,还是团队调整、整合并购,“国产”与“进口”的差异化越来越小。进口品牌中国化,意味着从生产研发到市场运营再到服务等全方位都要落地中国市场,而其中生产研发落地是重要一环。


同时从2022年开始,一个明显趋势是进口品牌密集发力推出“国产”奶粉,“进口+国产”同步走,奶粉行业的竞争格局也逐渐演变成了“国产打国产”。如能立多推出澳优爱优、能立多睿优、睿活三款婴配粉,布局高端国产奶粉版块;新西兰进口羊奶粉品牌倍恩喜与陕西圣唐乳业联手打造国产羊奶粉;宜品乳业全资收购青岛奥特种羊场……达能携手湖南欧比佳之后推出的羊奶粉新产品卓徉和诺优羊也已经通过新国标注册。


生产迁移背后,属于“国产”奶粉的增长红利正在到来,而国内外品牌的加速发力,无疑会将部分中小乳企挤出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乳企也在加速布局全球市场,从奶源收购到工厂建设、产品出海,以及奶粉、奶酪、液态奶等不同品类的布局,在全球乳制品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从新国标看奶粉产业,继工厂之后,后续我们将继续从品牌、配方等多维度进行拆解,敬请关注。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