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药店、直销全缩水,营养品除了电商“再无出路”?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1181

( 0 )

( 0 )

( 0 )

2024-12-23 09:44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营养健康消费热度飞涨的同时,作为链接品牌与消费者纽带的下游渠道,正在经历一场“格局重构”。


药店、直销“风光不再”


事实上,公开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间保健品药店、直销渠道销售规模均出现萎缩,而这一发展颓势,从上市连锁药店的财报中便可略知一二。


今年前三季度,A股六大连锁药店中除益丰药房外,一心堂、漱玉平民、老百姓、大参林、健之佳5家企业均出现了净利下滑,漱玉平民净利润更是同比下降108.15%至-0.13亿元。


漱玉平民在财报中表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由于不断加强的监管政策和医保政策的调整。据了解,2020年9月开始施行的医保新政策就明确指出,滋补品、保健品、疫苗等现不纳入医保目录,不予报销,某些有着滋补作用的药品也被排除在报销范围之外。总之,这些因素深刻影响了终端消费者的行为,导致公司营收增长放缓,利润空间下滑,“四类”药品、保健品等原有优势品类销售结构性占比下降,直接影响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实际上,不仅是药店渠道,线下直销渠道也存在发展难题。在轰动全国的权健事件过去后,监管趋严,整个保健品直销体系都受到了影响,加之线上渠道的性价比竞争优势,直销渠道规模持续下降。


总之,营养保健渠道整体趋势是线下与线上此消彼长。根据兴业证券数据,2023年,VDS行业电商渠道占比已升至56%,成最大的保健品消费渠道,而直销、药店、商超和其他渠道分别占比20.8%、16.4%、1.4%、5.4%。此外,中康CMH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全国零售药店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额同比下滑20%——这也刷新了近十年最大下滑幅度。


111.png


线下渠道的压力直接影响到了品牌的经营情况。比如健合集团三季报就显示,由于线下药店客流量减少,其婴幼儿益生菌产品营收下滑;又比如国内VDS龙头汤臣倍健,其一直以线下经销渠道为主,但经销商数量从2020年的1219家下降至今年6月末的862家,今年前三季度,其线下渠道收入同比下降29.08%。


电商渠道“异军突起”


与线下发展遇阻相对应的是线上渠道的持续扩张,且呈现传统电商、兴趣电商、即时零售等多种业态。


从传统电商来看,京东健康今年前三季度收入为133.02亿元,同比增长14.8%,双11期间,京东营养保健品类增长明显;天猫健康前三季度商品交易总额实现高质量稳定增长,且商家同比增长25%,双11期间天猫国际医药保健板块交易总额和订单量均获得同比两位数以上增长。


新兴电商方面,今年双11期间,健身与保健类目是抖音订单量增幅最大的类目之一;快手营养保健品类销售热度同比上涨14.6%,品牌数同比上涨44.9%。从即时零售端来看,今年双11和618期间,美团医药健康的营养保健品、养生食补等品类都同比增长了100%。


营养保健类目在线上平台的突出表现也给予了平台进一步发展的信心。今年双11期间,京东健康与Swisse、inne、燕之屋等六个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三年实现销售额增长300%的目标。此外,天猫健康还计划2025年投入亿级资金布局保健品行业新人群、新商家和新增长品类。


而在这样的趋势下,众多进口保健品牌和营养细分新势力也借助新渠道突破竞争壁垒,占据更强势的行业地位。如Swisse就是在2015年之后切入中国市场,借助电商崛起红利快速扩张,而近几年,万益蓝、五个女博士等细分赛道的新锐黑马也凭借抖音平台强势崛起。


线下渠道的破局思考


线上渠道不仅具有低成本、高效管理、品类调整灵活等优势,同时能够帮助品牌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联动流量平台进行内容营销,更快速更高效获客、拓客,对于想要快速切入市场的年轻品牌来说是很好的发展阵地。


但从整个消费行业来看,线下渠道依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量商场、药店面临闭店危机的时候,山姆、开市客这类精品会员店依旧在拓店,胖东来更是凭借人性化服务一炮而红;在线上渠道年轻消费者消费潜力不断被开发的同时,还有更多不习惯于使用互联网的中老年群体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在线上效率做到极致的时候,线下的服务性与交互性也变成了稀缺的资源。


而对于营养健康行业来说,消费者需求个体差异性大,市场上的品牌和产品参差不齐,专业性和服务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线下渠道端面对面针对顾客的情况提出专业性的营养建议,给出产品方案,并在私域建立与顾客的长期联系,对于提升产品复购率和品牌影响力有很大的帮助,也顺应了当下“精准营养”的大势。而对于主攻线下的品牌来说,除了维护好价格体系,与线下渠道加强合作、合力提升门店专业性和服务性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