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又一家母婴出海企业冲刺上市!聚智科技如何凭借婴儿监护器闯入北美市场?
作者/出海产业笔记
近日,聚智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智科技”)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新华汇富为其独家保荐人。
公开资料显示,聚智科技是一家母婴电子产品制造商。2016年,成立十余年的聚智科技正式推出婴儿监护器品牌“HelloBaby”,通过亚马逊和沃尔玛等平台将产品销往美国及加拿大地区。据了解,该产品可以通过自主研发2.4GHz无线数字音视频婴儿监护器软件,可以让父母在远距离即时查看及听到婴儿的状况,同时支持双向通话和环境参数监测。
从企业营收来看,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聚智科技营收从1.91亿元猛增至3.49亿元,净利润更实现三级跳,从3480万元攀升至7210万元。支撑这份增长的,正是其拳头产品"HelloBaby"婴儿监护器,该品类贡献了超九成收入,只有少部分的收入是来自于家用电讯产品、婴儿监护器配件等产品。
从市场地位来看,根据招股书披露,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婴儿监护器出口美国市场高度集中,五大出口商占2023年总出口量(透过线上及线下销售)约89.3%。按2023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婴儿监护器数量计算,公司位列第三,市场占有率达到14.6%。据悉,聚智科技的婴儿监护器产品大受欢迎,是因为美国独特的育儿文化——超60%家庭选择独立育儿,催生了对婴儿监护器的刚性需求。
数据显示,美国进口的婴儿监护器中,每两台就有一台贴着"中国制造"标签。不过,在三年营收翻倍的亮眼成绩背后,聚智科技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隐忧:
1、依赖美国市场的“甜”与“痛”
据悉,北美是婴儿监护器接受度最高的市场,仅2023年该市场的销量就达到了750万台,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成,且其增速遥遥领先。可以说,拿下北美市场就相当于拿下了市场最大的蛋糕。
然而,企业过于依赖北美市场,正成为一把“双刃剑”。目前,美国生育率已连续8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新生儿数量较峰值下降15%,若无法发展其他海外市场,聚智科技或将难以保证未来的增长。
2、单一渠道拓展难,线下销售占比下滑
除了依赖于美国单一市场,聚智科技的问题还包括过于依赖单一渠道。在招股书中,聚智科技表示从2016年开始在平台A(以下称为亚马逊)上销售产品,2022年-2024年在亚马逊平台的营收分别约为1.61亿元、3亿元和3.26亿元,分别占相应年度/期间总营收的约84.4%、86.2%和93.4%。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聚智科技透露,他们与亚马逊平台签订欧卖家计划标准协议,但该协议中提到,任何一方皆可以随时发出终止通过卖家计划建立的零售业务关系。单一的渠道构成意味着,一旦当前第三方电商平台终止合作,没有分散渠道风险的聚智科技将失去主动权。
3、以价换量遭遇“副作用”
为了争夺市场,聚智科技近两年还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报告期内,其婴儿监护器产品销量分别为40.2万台、85.8万台和85.9万台。产品平均售价分别为433.6元、386.8元和393.1元。其中,2023年婴儿监护器平均售价同比下降了10.8%。
销量增长的同时,聚智科技也遭遇了“退货”的副作用。报告期内,其退货销售总额分别为1720万元、3420万元和3330万元,可以看出2023年退货销售总额较2022年同比增长了98.8%。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母婴品牌涌入海外,行业竞争只会愈发激烈,而实力不足的玩家很容易在品牌与技术爬坡期遭遇瓶颈。未来,聚智科技能否在IPO之路上越走越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