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认养一头牛官宣联动三丽鸥家族

    7月10日,「认养一头牛」官宣联动三丽鸥家族,旗下多款产品推出Hello Kitty、Pochacco定制款。(品牌官方)

    16小时前
  • 达能成为2025年非洲国家杯官方合作伙伴

    非洲足球联合会(CAF)和达能集团宣布达成协议,达能FanMilk成为正在举行的2024年西非足球世界杯和即将举行的2025年非洲足球世界杯的官方合作伙伴。达能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表示:“此次合作充分体现了我们的使命,即通过食品为尽可能多的人带来健康。”(The Sun)

    16小时前
  • 新莱特乳业首席运营官离职

    近日,新莱特乳业(Synlait)宣布首席运营官Paul Mallard辞职,并将于今年12月离开公司。首席执行官Richard Wyeth表示,自加入公司以来,Paul做出了宝贵的贡献,指他领导了多个业务职能,并在推进公司的运营和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领导下,公司在优化新西兰北岛网络和提高整体价值链绩效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公司现在正在寻找新的首席运营官。(公司发布) 

    16小时前
  • 泡泡玛特在俄申请Labubu商标

    泡泡玛特在俄申请Labubu商标,称将继续加大海外布局力度潮玩品牌泡泡玛特近日在俄罗斯申请注册其人气IP“Labubu”的商标,显示出品牌加快拓展俄罗斯及独联体市场的战略意图。Labubu作为备受欢迎的角色形象,已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大量粉丝,此次注册将为泡泡玛特在当地开展更多线下门店、授权合作及品牌活动奠定法律基础。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海外布局力度,满足全球年轻消费群体对潮玩产品的热情需求。

    16小时前
  • 孩子王:控股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暨与关联方共同收购丝域实业100%股权

    7月9日电,孩子王公告,孩子王儿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江苏星丝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金收购珠海市丝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最终确定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65,000万元,其中孩子王投资107,250万元。丝域实业已完成股权转让过户和董事会、监事会改组及高级人员变更的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换发的《营业执照》。本次收购完成后,孩子王间接持有丝域实业65%股权,丝域实业成为孩子的控股子公司,公司将继续根据约定支付交易价款。

    1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央企巨头3亿押注健康电商,大健康赛道迎来新“变量”?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996

( 0 )

( 0 )

( 0 )

2025-05-19 12:39

又一药企开启大健康跨界之路,这次的主角来头不小。


3亿收购健康电商

“失意者”的双向奔赴


5月12日晚间,中国医药抛出收购计划,公司拟以现金3.02亿元收购关联方新兴集团所持北京金穗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穗科技”)100%股权。


中国医药什么来头?国资委直接控股三大医药央企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前身可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东北医药总公司,1998年在改革背景下由7家医药央企重组而成,1999年以国药股份的身份在A股上市,2000年通过战略重组太极集团强化中药板块业务。目前,中国医药业务遍及中西医制药、医药分销、医药终端(线下门店)全产业链,业绩“巅峰”时期年收入近400亿。


而金穗科技则属于电商运营服务公司,业务模式包含授权经销商模式和电商代运营模式,除了能够提供供应链管理在内的一站式电商服务解决方案,还具备医疗器械、食品销售和进出口贸易等经营资质。其运营品类涵盖个人健康消费品、大健康等,运营渠道包括京东、阿里、抖音等各类主流电商平台以及线下渠道,新兴集团官网显示,金穗科技“现已成为飞利浦品牌华北地区最大代理商和京东商城平台商”,并与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大健康产品线上销售公司。


对于这次收购,中国医药方面直言,其目的有二:一是借助金穗科技的电商运营经验,加强公司在电商运营平台搭建和拓宽产品管线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加快实现从医药企业向医药健康企业转型。


为什么这样一家医药巨头选择用3亿元换来电商渠道和大健康业务线的拓展呢?我们也许能从财报中猜到一二。


2024年,中国医药营收341.48亿元,同比下降12.04%,为5年来最低水平,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下降48.91%;三大主营业务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国际贸易全部下滑。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虽然净利润同比有所增长,但营收仍然同比下降5.84%。中国医药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受临时性医疗物资保障业务规模下降影响,此外,医药集采导致价格下降、国产替代等政策影响国际贸易也是受制因素。


实际上,受医疗反腐、集采政策和仿制药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传统医药流通模式增长已然乏力,因此,新的渠道和业务将是破局的重要方式。


与此同时,对于金穗科技来说,这次并购可谓“解救其于水火”。根据中国医药披露的数据,金穗科技2021年营收为17.47亿元,此后逐年递减,到2024年1-11月,其营收总额只有9.20亿元,净利润为0.41亿元。而再看资产负债表,更是一个字“惨”——截至2024年11月底,其资产负债率已然达到100%,合并现金流量表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103.52万元。


两个有关联的“失意者”,一个需要新业务和新渠道,一个需要“小钱钱”,这项收购案也便水到渠成了。


营养保健竞争升级

大健康真是药企转型万金油?


实际上,近几年药企跨界大健康的案例比比皆是,且不说早前的华润三九、江中药业、达因药业、新华制药等,就在今年4月底就有一例——科源制药收购老字号宏济堂(点击回顾:老牌阿胶宏济堂,“卖身兄弟”为哪般?)。在众多案例中,有的是嗅到大健康的无限机遇,主动出击,有的是主营业务发展受阻,不得不寻找出口。


当然,政策的主动指引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一方面,国家出台多项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多项政策指向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如证监会推出的“并购六条”,支持医药企业向健康消费、数字医疗等领域延伸,与“健康中国”战略形成协同。而医药与大健康在产业链上存在一定的互补,并购也更加高效。


从营养健康产业的角度看,众多实力雄厚的药企加入,推动了营养保健品的专业化和规范化,但同时也加剧了行业竞争态势,一众不规范的中小型企业将会加速淘汰,众多同质化商品将催生价格战。


对于药企来说,转型之路同样遍布考验。其可能会遇到的难题包括但不限于:应对与药品不同的合规政策、适应新兴的销售渠道(营养健康品的线上渗透率已经达到58%,而药品的主要渠道是医院、药店等),更重要的,是在产品创新上,与已经建立优势的国产品牌(如汤臣倍健)和跨境保健品牌(如Swisse、善存等)竞争,做出差异化。


再说回此次中国医药收购金穗科技,其在面对以上难题之前,首先需要帮助金穗科技走出业绩和债务风险的双重困境,同时还要应对监管问询。据了解,在中国医药发布收购公告的次日,上交所在官网发布了《关于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关联方资产事项的监管工作函》,就此事重点关注。


总的来说,在合规框架内,我们期待着药企为营养健康产业注入新的血液,将制药级研发能力转化为精准营养解决方案,以科学背书重塑消费者信任,以产业链整合推动行业标准升级,书写中国营养健康产业从规模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