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实体制造业工厂现状?感叹生存不容易!
导读:本文作者长期在珠三角工作,经常与实体业制造工厂打交道。这些年,作者目睹了制造业工厂的生存百态,他从一个行外人的角度写出了制造业的苦与泪.....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的职业是一名ISO审核员,工作中接触最多的是珠三角的制造业工厂。近两年这些工厂的艰难状况令我感触颇深。
可能大部分人对我的工作不了解,先科普一下,所谓ISO审核,就是经常可见到的诸类ISO认证,在很多商品包装上会注明“本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厂想获得这种认证,就要按照标准来运作自己的企业,然后提交申请,最后由ISO审核员去企业现场做审核。
从2015年开始,在与制造工厂打交道期间,突然地感觉了制造业的冷淡,好像一夜间的事情,尤其是在2016年,做认证的企业断崖式的下滑。为什么会变得如此?最简单的原因是工厂效益明显下滑,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在很多官媒的报道中,看到的大部分状况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与我亲眼所见的情况,还是有不少出入。这里我说3个有代表性的案例,看看这些工厂的实际生存状况。
样本一:老板一年辛苦,赚的钱没厂长多
这是一家150人左右的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木质相框与塑料相框,大部分订单出口欧美,小部分订单来自国内或非洲、中东。
和这家工厂的老板聊天。听老板说,这两年的业绩还不如2011年的三分之一,不仅订单量减少,单个产品的利润也大幅缩减。老板不得不裁掉一些员工,取消了员工原有的不少福利,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生存。
老板苦笑着说:“其实作为一个工厂老板,我一年干下来,自己的纯收入,都没有请来的厂长多,自己一年算下来,只是略有盈余。
老板给算了一个账,其中就是一年要交多少租金(这是很大的开销),一年要交多少的税,一年要交多少的费(这个还伴随着各种罚款和不得已的捐款),一年要多少的人工开支,一年要多少的员工福利开支,一年要多少的打点费(政府、公安、消防、防疫、国税地税等乱七八糟的,黑道白道的关系等),如果员工有意外还得赔偿,汇率不稳定的损失,当然还有各种认证费等等,稀里哗啦说了好多。
老板说,别人只是看见他们做老板的表面光鲜,背后的辛酸却很少有人知道。曾经这个行业确实能赚钱,但这几年下滑的厉害,像他这个厂还算过得去,有以前的积累,日子还能对付过。他的很多同行,有一些亏损破产跑路了,还有很多在亏损中坚持。他这个厂虽然赚不到多少钱,但至少还没有亏,每年除去各种费用和贷款利息,还能赚个生活费。
他做认证是因为外国客户的要求,不做不行,除了ISO的认证,还有好多欧盟的认证等等,每年的认证费加运行管理费用这一块开支就要一百多万,其中ISO的认证费是最少的。
综合来看,这家工厂还能微薄盈利,但是日子过得完全没有以前舒服了,还在坚持。老板对以后的行情不抱乐观的态度,考虑过随时关掉企业。现在还在坚持的原因,是想赌国家会给好的政策,比如贷款支持、经济刺激、刺激出口等等。再就是老板辛辛苦苦办起来的厂,不忍心说关就关,走一步看一步吧。
样本二:老板靠炒房赚钱,贴补实业亏损
这家工厂的业务是计量器具的生产与销售,有80人左右的规模。我在这个工厂做质量和环境两个体系认证的审核,3天时间内和老板交流了很多。
老板40岁整,广东本地人。说起办这个工厂,他是颇多感慨。办厂起步的资金,是他家老房子转让获得的钱(他是三代单传,所以三辈人的房子都给到了他名下),补贴了6套深圳的房子和400万现金,靠这些资金开起的工厂。
刚开始这个工厂的盈利能力良好,高峰时期,老板没选择扩大规模,而是把盈利的钱全部拿回深圳去投资了房子(神一样的高人呀)。从去年开始,工厂的利润直线下滑,现在处在盈亏边际,但是他在深圳投资的几套房子涨幅已经超过5倍。
这个老板自己说,现在他真的想把工厂卖掉,然后拿钱去深圳继续炒房。但是因为这个工厂是他一手创办起来的,虽然现在不赚钱甚至还略亏,但实在不舍得卖。于是才打算先坚持着看看,如果两年内不好转,那肯定会卖掉。
说到他的同行朋友们,他也是各种感慨,据他所知的同行老板,没有哪家工厂生活好的,全部在撑。很多已经亏损了,但还抱有希望,因为他们认为国家不可能坐视不管,都在等政策。
随着楼市的火爆,企业的地租也快速上涨,利润却在下滑!房租涨价、税收上涨、人员成本增加、公关费用增加、对实业的贷款收紧,各种因素逼迫这个行业好多老板都考虑卖厂炒房,因为炒房不需要像办工厂这样操心。办工厂的中小老板,大部分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白天忙着管企业,晚上忙着应酬,半夜回家还要看账、看业绩、看经营状况...确实很辛苦。但炒房就非常轻松了,买完等着升值就行,关键是升值的速度比工厂盈利的速度不知要强多少倍。
样本三:坚守初心,投身实业
这是一家广州周边的民营工厂,主营业务是陶瓷餐具的生产和销售,有自己的品牌,也接一些代工的订单,规模不大,几十人。老板兼技术兼销售,老板娘兼财务出纳会计人事行政,几个业务员,再加一些工人,硬件设施是几间办公室加厂房。
我在这的审核时间比较短,老板为人热情,很配合并全程陪同,也是不停地提各种问题。通过沟通,我们知道这个老板是真心想把工厂做好,也想认真学好ISO的理论。之前工厂请过辅导,花的价钱也是高价,不搞那种糊弄的东西。虽然工厂规模不大,但却是认认真真的在执行这套体系,同时融合了一些老板自学的管理技巧,可以说企业还是井井有条的。
和老板聊到企业的效益话题,他一脸苦涩。
2009年到2013年期间,工厂效益相当好,巅峰时期工人就有200人。那时候从江苏和本地请了几个好的技术师傅,每个师傅的工资都要一万五一个月,而且订单做不完,从来不愁没订单,利润相当可观,那时候日子过的好,也没想过规范化管理、提升质量、提升品牌知名度这些。
到2014年,效益开始下滑,2015年和2016年下滑的更严重。期间就开始裁员,辞退了很多人,今年年初又辞退了一些人,现在就剩一个技术师傅领一些熟练工人了。2015年底的时候发现很多商场和渠道,都要求各种资质了,所以他们才重视起来,搞了ISO这套理论,但是因为人才不足,做得不好。
老板说,他不想让这个工厂倒掉,毕竟是自己一手办起来的,虽然现在效益不行,但他还会坚持,毕竟以前还是赚到钱了,有些积累。但是他知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靠量赚钱,而是要转变为靠质量生存,所以老板本人一直在很努力的学习一些管理知识,也重视起来ISO认证这类的事情。他厂里有几个做了好多年的年轻人,挺有上进心的,老板就自己掏钱送他们出去学习。
期间也聊到,如果当初投资房地产,收益会比这个大很多这样的话题,老板却说:他还是觉得做点实业踏实。就这一句话,似乎包含了很多感触在里面,回味深长!
小编认为作者并非只是强调中国实体业一些片面的企业状况。的确,如今众多中小工厂正在接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实体业愈发苦难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却如日中天异常地火爆,导致一批批企业的价值取向扭曲,他们不再追求品质,不再追求实体发展,而是投身房地产赚快钱。该惊醒了!只有实业才能兴邦,希望我们的实体业在曲折中能坚守前行...
文章来源:玩具圈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