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爹地宝贝去年营收1.79亿元

    近日,爹地宝贝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2024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79亿元,同比减少25.4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约-4,338.32万元,同比增加55.14%;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同比增长55.56%。对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爹地宝贝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近几年新生婴儿出生数持续下降,国内纸尿裤消费市场萎缩,竞争加剧,本年纸尿裤收入较上一年度减少5272.61万元。女性卫生用品收入同比2023年增长34.74%,主要是公司将女性卫生用品作为战略性增长产品,加大了女性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025-05-16 14:40
  • 秋田满满推出旗下首款HMO母乳低聚糖有机配方米粉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2’-岩藻糖基乳糖正式获批允许使用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和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婴童食品品牌秋田满满迅速行动,联合全球化巨头凯爱瑞、行业翘楚虹摹生物、贝因美,正式发布秋田满满旗下全球首款添加HMO母乳低聚糖的有机配方米粉

    2025-05-16 14:40
  • 雀巢集团决定推动其研发组织变革,押宝精准营养

    雀巢集团日前正式宣布,将加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发专长,并开设一个全新的“深度科技(deep tech)中心”,以增强其创新渠道,提高研发、创新和运营效率。同时,研发组织将变得“更精简、更敏捷”。旗下雀巢健康科学业务也进行了研发组织架构调整,增强尖端生物技术和临床研究的研发专长,将带来全新的营养解决方案。雀巢指出,新的研发能力,则包括开发下一代筛选检测方法、增强精准发酵能力,以及加强临床研究项目。“这些能力将推动精准营养领域的重大进展,并推动新一代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和生物相关物质(包括后生元和合生元)的开发。”

    2025-05-16 14:40
  • 美国启动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标准全面评估

    日前,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将对婴儿配方奶粉营养成分标准启动全面评估。FDA已依法发布信息征询书,将基于最新科学数据评估现有营养要求修订需求,并公开征集公众意见。

    2025-05-16 14:40
  • 可靠股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纸尿裤复合吸收芯体及其应用

    根据天眼查APP数据显示可靠股份(301009)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纸尿裤复合吸收芯体及其应用",专利申请号为CN202310885402.3,授权日为2025年5月13日。专利摘要: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纸尿裤的复合吸收芯体,所述复合吸收芯体由依次叠加的下渗层、高分子层1、导流层、高分子层2以及扩散层组成;所述高分子层1和/或高分子层2由加入了抗菌物质的丙烯酸钠复合吸水材料制成。本申请的复合吸收芯体具有吸水吸尿能力强、速度快的特点。

    2025-05-16 14:40

 母婴行业观察

儿童陪伴机器人赛道研究:伪需求还是千亿级蓝海?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354

( 0 )

( 0 )

( 0 )

2017-02-23 10:24

导读:儿童陪伴机器人企业的业务核心是产品,而一款机器人产品的核心包括硬件平台、人工智能、产品设计能力和工业设计。四个方面共同着力,协调发展,才能得到一款真正优秀的儿童陪伴机器人产品。


近两年来,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儿童陪伴机器人也随之兴起。对于这一新兴赛道,誉者有之,认为这是一个市值高达千亿的行业蓝海;毁者亦有之,认为儿童陪伴机器人只是一个伪需求。事实究竟如何?本文分析了40余家相关企业的产品,希望能够给你答案。

本文发于EduMax教育资本论;经亿欧编辑,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概述

领域名称:儿童陪伴机器人

定义:服务于儿童群体的机器人,主要功能为对儿童进行场景式陪伴,辅以早教、编程、阅读和看护等内容。

(注:本研究仅针对国内儿童陪伴机器人,不包括拼插式、积木式机器人与幼教机器人等其他相关领域。)

目标客户群体:儿童陪伴机器人的适用年龄段为3-12岁,对应幼儿园阶段儿童与小学阶段学生。

常见产品类型:语音资源型、可编程型、伴读型、看护型。

二、市场分析

市场规模

儿童陪伴机器人的目标用户是00后乃至10后群体,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正是80后甚至90后职场主力军。新生代的父母更加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并且更加注重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另外,许多家长大部分时间都需要放在工作上,能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因此儿童陪伴机器人所宣传的“场景式陪伴”功能也很好的贴合了用户需求。

下面让我们看看目标客户群体有多大?要看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学生人数,可以借用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幼儿园在园儿童4264.83万人,毛入园率75%,小学在校生9692.18万人,入学率99.88%。

因此,2015年我国处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年龄段的儿童数量为4264.83/0.75+9692.18/0.9988,约为1.54亿人。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预计未来五年,这一数字都将不断增长。儿童陪伴机器人单价为几百至几千元人民币不等,我们按照目标客户数量与平均客单价相乘,可以得出千亿级的市场规模。

但是,当我们考虑市场规模时,还需要看看行业市场渗透率。就目前而言,儿童陪伴机器人的销售状况并不理想,据业内人士估算,2016年国内儿童陪伴机器人总销售量大约只有10万台,与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这一销售数据可谓惨淡。

据EduMax分析,造成儿童陪伴机器人销量低靡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儿童陪伴机器人并不是刚需型产品。在多数家长眼中,这仅是一款儿童玩具,单价却动则上千,买单意愿自然不高。

第二,国内儿童陪伴机器人产品面市时间集中在2015年、2016年,这一赛道的公司普遍处于早期技术开发阶段,营销推广还有待加强,也就是说,由企业推动的市场还未成型。

市场结构

就目前而言,儿童陪伴机器人整体销量不高,这一赛道的路径还未打通。

无论是从技术层面还是市场层面来看,整个赛道中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星企业。即使是部分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每年也仅维持万台级的销量。

当前市场存在的问题

第一,消费者习惯还未养成。只有等待更多的人工智能产品面世,才能使消费者和市场对儿童陪伴机器人有更加客观准确的认识。

第二,硬件和人工智能技术不成熟。首先,硬件本体想要做的有吸引力需要非常高昂的成本,因此很难有所突破。其次,国内儿童陪伴机器人所使用的人工智能几乎全部来自科大讯飞、图灵等方案提供商,自身开发能力较弱。

第三,机器人技能简单,功能同质化严重,内容缺乏创新。首先,技能是机器人与用户之间最重要的交互方式,然而能真正在垂直技能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企业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儿童陪伴机器人仍然处于“平板+轮子”的模式。

其次,目前市场上的儿童陪伴机器人中,超过80%的产品功能几乎相同,没有自己的特点和突破点,区别仅在产品外观上。

最后,大多数儿童机器人以早教内容为卖点,但并不直接开发内容,而是选择与早教内容生产方合作,导致这些儿童陪伴机器人的早教内容与市面上其他早教产品相比,缺乏差异性,某些功能甚至还有有所不足。

第四,过度消费机器人概念。许多产品仅仅是一个故事机,也打上了机器人的标签,这将使消费者丧失对真正的机器人产品的期待。

三、模式研究

业务核心点

儿童陪伴机器人企业的业务核心是产品,而一款机器人产品的核心包括硬件平台、人工智能、产品设计能力和工业设计。

第一,硬件平台包括处理器平台、行动机构和传感器应用。处理器是机器人的大脑,行动机构是机器人的感官系统,而传感器则对应机器人的四肢。

第二,人工智能不仅是语音、语义的识别,还包括不同场景下的情景交互、独立的认知反馈能力和自学习能力。

第三,硬件平台与人工智能的高度决定了产品设计的自由度。

第四,工业设计不仅决定产品的美观度,也决定产品的易用性。

只有以上四个方面共同着力,协调发展,才能得到一款真正优秀的儿童陪伴机器人产品。

观察看点

儿童陪伴机器人需要兼顾人机交互的趣味性与教育性。是否有趣决定了孩子的使用意愿和使用效果,而是否具有良好的教育功能则决定了家长的付费意愿。

作为教育类的产品,核心在于内容。因此,能否沉淀下来,踏踏实实生产优质内容是决定产品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功能分类与代表产品

语音资源机器人

语音资源类机器人是目前市面最常见的儿童陪伴机器人,也叫平板类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语音系统,与儿童进行实时交流,并且可以根据语音指令播放儿歌、故事、笑话等资源,也可以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代表性产品有能力风暴机器人、360小忆机器人,布丁机器人等。

五、结论及建议

1、目前市场上儿童陪伴机器人的硬件水平普遍处于比较简单的阶段,想要有所提升,还需要深厚的技术能力和高昂的成本费用。因此,大部分现有产品都只是在软件层面进行挖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机、电、人工智能一体化的机器人产品。

2、2016年初优必选机器人上春晚后,儿童机器人开始被更多人熟知。但儿童陪伴机器人并不是刚需产品,家长消费习惯也尚未养成。从市场的反馈来看,真正的行业高峰还没有出现,行业整体也还处于早期阶段。总之,儿童陪伴机器人并不是一个伪需求的产品,但在短期内,仍将是一个小众市场。

3、人工智能是一个走在时代尖端的领域,技术水平也决定了产品的功能和用户体验。因此,是否具有成熟的技术团队,能否在人工智能方案提供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产品特点进行深入二次开发,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

4、面对同质化严重的市场,构建品牌壁垒,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差异性的产品是一个企业需要仔细思考的事情。2017年,从教育内容入手,深入开发垂直化的机器人技能或许是趋势所在。


文章来源:亿欧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