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国产牛奶抽检合格率百分百 为何国外乳品进口量攀升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512

( 0 )

( 0 )

( 0 )

2017-05-12 09:48

导读: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产牛奶抽检合格率达100%。然而,国内乳制品企业仍要面对的是:一段时期以来,国外乳品进口量高速攀升。

一听到“三聚氰胺”,很多消费者立马会联想到国产牛奶合格率。那么,时隔多年,当前的国产牛奶合格率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

食药监总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产牛奶抽检合格率达100%。然而,国内乳制品企业仍要面对的是:一段时期以来,国外乳品进口量高速攀升。

国内乳企为何失地难收?昨日(5月10日),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加启表示,消费信心不足与产业链不平衡这两大问题成为亟待破局的奶业顽疾。

国外乳品进口量高速攀升

5月10日,第五届“中国好鲜奶·新鲜盛典”召开,旨在突破国内奶业现状,引发创新变革的“中国优质乳工程”再次成为会议热点。会上,乳业市场的发展再成为参会人士探讨的重点。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在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在食药监总局抽查的国产牛奶中,合格率为100%,“国产奶业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但造成消费者仍然相信进口奶就是好、国内乳企失地难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消费者目前仍存在一定的消费误区”。

5月9日,食药监总局公布一批对乳制品、饮料等7类食品519批次样品的抽检结果。其中不合格样品3批次,均为从德国、美国进口的乳制产品。其中,一款从德国进口的脱脂纯牛奶因被检测出非商业无菌而被责令召回。
实际上,近年来进口乳制品频频因为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登上报端,其长时期保鲜后留存的营养成分也备受争议。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国民乳业消费量增长长期滞缓,但国外乳品进口量却持续高速攀升。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顾加升在会上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2008年至今,我国乳制品自给率一度从超过95%跌至谷底的75%左右。他坦言,“进口奶的大举进攻已经让国产奶陷入了非常严峻的形势之中。”

对此,王加启认为,我国目前之所以还要大量进口乳制品,根本原因在于乳业并未进行系统性、深入性及细致性的思考,未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加启表示,“洋产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民健康饮奶的核心问题,尤其是在短保质期的低温巴氏鲜奶上,提高本土乳制品的品质才是唯一出路”。

在此背景下,一场为突破国内奶业现状的“中国优质乳工程”悄然展开。顾加升透露,优质乳工程下一步还要从巴氏奶向常温奶甚至奶粉等行业延伸,争取建立起一套全行业通行的产业标准。

低温奶增速高于全行业

过去,常温奶由于其便利性等优势占据乳业大半江山,但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等因素转变,鲜奶亦成为奶制品中的一大选择。行业数据显示,2016年整个液态奶市场增长缓慢,但低温奶增幅明显。

以新希望为代表的以生产鲜奶见长的地方乳企也加大了产品走出去,甚至是资本走出去的步伐。

近年来,新希望乳液的第二轮动作已经悄然展开,苏州双喜、湖南南山等多家区域性乳企先后被新希望整合其中。

据新希望乳业董事长席刚的思路,未来3~5年,新希望乳业还将继续加大行业整合力度,通过四川华西等占据西南,华东、华中及华北等地区亦计划与当地区域品牌合作切入。新希望乳业计划由一家区域性乳企成为一家全国性的鲜奶企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中国乳液的一大特点是部分地方乳企本身在当地具有较久的品牌沉淀,但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其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领域无法满足乳业消费升级的需要。通过资本收购、合作整合的方式将区域性乳企进行并联,正成为中国乳业的一大突破口。

但席刚同时强调,“收购容易,但如何通过并购使得企业得到持续性的成长非常关键”。新希望乳业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仍然是以城市型乳业为主,把长板做长。

对于产品跨省跨区发展的问题,席刚表示,“短期内新希望乳业没有考虑向其他区域拓展的事宜,公司目前的重点是以如何提高当地的市占率及用户持续购买力”。


文章来源:海峡都市电子报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