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警惕!防蚊液适用孕妇婴儿纯属营销噱头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622

( 0 )

( 0 )

( 0 )

2017-08-24 15:19

导读:夏天,家长因担心蚊虫叮咬,常替孩子选择防蚊液等驱蚊产品。如今,市场上很多防蚊、驱蚊液产品宣称“纯天然、植物提取、无化学成分、无刺激”,这些产品是否安全?是否能达到良好的驱蚊效果?其产品实际成分与宣称是否一致?

上海市消保委针对电商平台销量靠前的21件防蚊液产品召开了调查沟通会,发现无农药登记证、无有效驱蚊时间检测报告、无防蚊液相关效果测试证明等,成了驱蚊市场的几大乱象。而被多个产品作为最大卖点的“适用于婴儿”,更被消保委直指为“营销噱头”。

防蚊液却无农药登记证

本次消费调查通过京东、1号店、天猫三大线上综合电商平台,购买了21件防蚊液产品,涵盖了雷达、宝宝金水、润本等主流品牌,价格在11.9元至135元不等,该21件产品均宣称具有防蚊功效。

调查显示,仅雷达、立志、樱之花、卫豹、子初、宝宝金水、榄菊儿宝健7款产品,具有农药登记证号或生产标准文件号,也明确标注驱蚊时间及相关检测报告。

据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农药登记管理办法》规定,在我国境内生产、经营、适用的农药,用于预防、控制蚊蝇等有害生物的,应取得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文件号和产品标准号。

“防蚊液对蚊虫叮咬起到趋避作用,其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植物源,纯天然,另一类是化学合成,可对蚊虫起到趋避作用。”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副主任技师刘洪霞表示,合格的驱避剂,必须通过毒性安全性试验以及药效试验两个门槛,才能获得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

这就意味着,合格的驱蚊液,必须有农药许可证。即使标明成分为纯天然,其驱蚊成分也必须经过认证。然而调查显示,51%的消费者表示购买驱蚊液时会关注纯天然配方、婴儿也能用、45%会关注防蚊驱蚊效果好,只有4%会关注是否有农药许可证。

“不是喷在植物上的才叫农药,喷在人皮肤上的、只要有防蚊功效的也属于农药。”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表示,产品宣传防蚊,就应该有相关安全性和防蚊效果测试。然而,此次调查仅7家有证,有些甚至将普通护肤液当作防蚊液进行销售。

驱蚊时效无检测证明

这21款防蚊液的防蚊效果如何?是否能达到宣传中所提到的7个小时,甚至8个小时?上海市疾控中心传防所副主任技师刘洪霞表示,若驱蚊时间≥4个小时,则评价标准为B级;若≥6小时,则为A级。达不到B级产品则为不合格产品。

然而,产品宣传中对外宣称的防蚊时效性,不少商家并不能拿出相关检测报告。甚至有商家表示,其驱蚊有效时间为5.5个小时,远远大于宣传中所称的4.67个小时。

如京东自营的金盾婴宝防护护肤液,广告宣称8小时有效防护,但未找到任何和防蚊驱蚊有关的标准。“将普通婴儿护肤液当作防蚊液进行销售,是否经过平台审核?”平台负责人针对疑问表示,平台仅对商家资质进行审核,具体产品功效并未进行逐一核实。

一款1号店售卖的啾啾baby驱蚊喷雾,宣称“萃取天然桉树精油,0岁宝宝也可放心使用”。商家现场出具了其产品的日本检测报告。然而专家发现,其产品检测并未按照国内标准针对雌蚊进行检测,而是针对“黑腹果蝇和成虫”。

在这次调查中,在京东全球购选中的防蚊液包括加州宝宝、日本VAPE、美国Burt's Bees小蜜蜂等,均无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及产品标准号。同时,宣称“天然驱蚊、低刺激安全驱蚊”的日本VAPE婴儿驱蚊液,却被检测出含10.73%的避蚊胺。

尽管消保委表示,驱蚊酯、避蚊胺等属于国家允许添加的驱蚊剂成分,并非有害物质,检测出此类物质也不代表产品有问题,但广告必须和产品相符。唐健盛指出,希望相关平台能够对消费者负责,对宣传的产品提供充分的证明,把好质量关,保证新生婴儿的安全。

适用于孕妇婴儿仅为营销噱头

消保委指出,不少消费者会选择纯天然配方、婴儿也能用的防蚊液。但广告宣称是“纯天然”,又无相关许可证的产品,消费者需谨慎选购。

调查中,超威贝贝健婴儿驱蚊水喷雾,虽然广告中宣称纯天然植物精华,安全无刺激。但是专家表示,其中柠檬桉叶成份,在美国3岁以下是禁用的。

唐健盛表示,现在防蚊液购买存在三大误区:一,看到农药许可证,担心对身体有害;二,追求植物、纯天然植物;三、80%的消费者会为宝宝选择“适用婴儿”的产品。针对第三条,唐健盛认为,目前我国无专门针对婴儿防蚊液产品的检测标准,厂家也无法提供相关证明,因此所谓“适用于孕妇婴儿”更多的是一种营销噱头。


文章来源:人民网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