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娃哈哈推广苏打水 这个领域离大众流行还有多远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1342

( 0 )

( 0 )

( 0 )

2017-09-27 15:10

导读:趁着大众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潮流,娃哈哈想在苏打水这个细分市场里再搏一把。 最近,娃哈哈旗下上市多年的苏打水饮品在央视投放了广告,产品的卖点依然是酸碱平衡。

2010年,娃哈哈推出了苏打水饮品。这一年,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曾表示,“再造一个娃哈哈”,争取三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然而走到现在,娃哈哈距离这一目标越来越远。娃哈哈苏打水在实际销售中知名度低、市场占有率有限,也未能打开局面。 娃哈哈能够依赖的,还是自己的”老三样“:营养快线、纯净水、爽歪歪。

但“酸碱平衡”不像“常喝弱碱性水有益健康”那样直接了,产品背后的实际健康问题是可能摄入过多糖分和香精。虽然有些苏打水产品声称不含糖,但如今就连百度词条也默认“苏打水”是带有弱碱性的饮料,常添加甜味剂和香料的饮料。环球网健康频道给出的论断是:长期饮用人工苏打饮料会增加人体代谢负担,并引发肥胖、代谢不良等多种问题,甚至会大大增加患糖尿病和结石症的几率。实际上,多数消费者也未必清楚苏打水和气泡水有什么区别?更别提苏打水是否有益健康了。

娃哈哈苏打水饮品

2006年,中国第一个天然苏打水品牌世罕泉面世。但至今围绕天然苏打水是够有保健功能还存有争议。2014年10月《瞭望东方周刊》的一份调查中称,屈臣氏、娃哈哈等品牌的苏打水都是人工制成的。北京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常务所长赵飞虹曾表示,碳酸氢钠是一种容易合成的物质,导致人工苏打水泛滥。

事实上,中国几乎九成的苏打水都是人工加入碳酸氢钠的,产地集中在河南省。名仁、栗子园、华中鸿润等等都是来自河南的苏打水生产商。

世罕泉

由孙昌仁主编的1987年版《国内外矿泉水研究》显示,重碳酸钠(碳酸氢钠)有中和胃酸的作用,对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病患者有显著疗效,此外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酸中毒、尿酸过多、糖尿病、风湿病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更多公开资源显示,pH值基于人体酸碱平衡并没有健康准则值。

目前,整个中国只存在一处中国经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天然苏打水产地,集中在东北地区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地带。这类天然苏打水的成分表上往往只有“天然苏打水”五个字,不会写着小苏打,柠檬酸钠,硫酸钾、磷酸二钠等等。

摆在货架上的天然苏打水也卖出了高端水的气势。单瓶市场售价处于8-15元之间。据《2017年苏打水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显示,喝过苏打水的人群中有34.6%的被访者认为苏打水价格在4-5元之间较合理,愿意且能够长期购买。

出于生产和运输成本考虑,多数厂商还是会选择生产人工苏打水(或者叫苏打水饮料)。有益身体健康的卖点也在为人工苏打水溢价。市场上主流的苏打水饮料品牌集中在两个价格区间:3元与5元,比如屈臣氏、名仁、怡泉等等。弱碱性健康概念一度风靡时,屈臣氏曾卖到4元,还占领了中国大陆苏打水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屈臣氏苏打水

从2010年到2014年,苏打水市场平均增长率为14.8%,市场规模从20.7亿增长到了35.9亿元。搜索各大品牌电商上就能发现,如今切入该市场的苏打水品牌已超过30个,比如依能、悦动力、优珍、燕京、三得利、延中、中沃等,售价在2-5元不等。

尽管市场乱象不断,中国苏打水市场还是在2010年左右进入稳步增长期。《2015-2050年中国苏打水市场运营及发展预测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苏打水的市场规模已达52.2亿元,而未来十年内苏打水市场的容量将超过200亿元。

目前中国所有的苏打水企业执行的几乎都是企业标准。考虑未来市场的完善和消费者的饮水安全,中国的苏打水市场亟待一个标准。 

2018年2月18日,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制定的《苏打水饮料》团体标准将会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苏打水饮料是以水为原料,添加碳酸氢钠调整风味,可充入二氧化碳,不经调色处理,不添加糖(包括食糖和淀粉糖),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制成的风味水饮料。按照是否充入二氧化碳分为含气型苏打水饮料和无气型苏打水饮料。

不过,当前苏打水市场还没有成长为像矿泉水一样的规模,也没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大众品牌。因此,苏打水行业暂时也不会出现强制的国家标准。

像娃哈哈苏打水饮品这样打擦边球的玩法仍然会有利可图。只不过,但从广告平台的选择看,它似乎并不清楚产品的目标消费人群在哪儿。就好比娃哈哈纯净水还没明白那帮出入健身房的年轻人早就不听王力宏的歌了。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