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婴儿出行行业到底有没有钱可挣?这里是最新报告详解!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7290

( 0 )

( 0 )

( 0 )

2019-12-07 10:42

导读:功能性需求细分、场景需求细分引发越来越多的小品类爆发,但以推车、安全座椅、童车为主的婴儿出行行业的热度却没有明显高涨。在此前发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母婴9大类目线上销售唯独它负增长,婴儿出行行业怎么了?》中有提到,婴儿出行用品线上销售整体下滑,时间进入2019年后,婴儿出行整体表现又如何呢?以下我们通过母婴研究院、情报通后台数据,综合天猫、京东、苏宁等主要电商平台,对婴儿出行2019年Q1线上表现进行更详细的分析。


婴儿出行消费品19年Q1线上同比增长超8%



整个母婴行业2019年第一季度线上的总规模达到了363.0亿,对比2018年同期的297.5亿上升了22.02个百分点。



在平台的渠道方面,天猫依然保持着龙头的位置,无论是销售额还是销售占比都有着不错的提升,从去年的207.8亿,占比69.9%上升到了今年的264.8亿,占比72.9%,其中B2C占据了90.9%,由此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天猫的选择和好感度在不断的增加,而相比之下的京东虽然在销售额方面有了2.2亿的增长,但是整体的占比却降低了4.1个百分点。



作为母婴行业九大类目之一的婴儿出行2018年在销售额方面的表现并不是很好,只有这一个类目呈现出了负增长的态势,增长率为-6.3%。但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中,婴儿出行的销售额相比2018年同期增长了8.3%,由11.9亿增长为12.9亿。这一数据代表着大家对婴儿出行有了更多的需求以及对婴儿的安全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度。虽然对比其他的八大类目仍然有着增长率上的差距,但在下一季度中这一品类仍有持续增长的可能性。



作为非快销刚需类的产品,天猫仍然保持在婴儿出行品类中绝对的优势,74.9%的占比依然是京东22.8%的三倍之多,在其他的品类中还有所表现的苏宁没能进入婴儿出行品类的榜单,只有考拉在天猫和京东的夹缝间以1.7%的占比生存。尽管上升的空间很大,但是仍然无法成长为主流平台。



在销售额方面,有且仅有天猫以9.6亿的成交量保持了30.7%的增长幅度,而其他的京东、苏宁、考拉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而这其中也只有京东以2.9亿保持着过亿级别的销售额,其他平台均为千万级别。可以说天猫逐渐在婴儿出行品类中呈现出一家独大的态势。


推车占据近50%份额童车增长最快天猫平台优势明显



婴儿出行用品,主要包括儿童安全座椅、童车、推车等,儿童安全座椅份额仍然保持着2018年的势头,占据着32.3%的份额,其中推车以6.4亿的市场规模占比最高49.3%,童车虽然占比较少,但是仍然和其他两种产品一样保持着不错的增长速率。在产品的选择上,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向这三种商品靠拢,对于其他的品类的选择略有减少。这种产品集中化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购买趋势,其内在的原因是主流的出行产品耐用而且有较好的流传度。



在大的类目的影响下,这些产品细化后的品类渠道依然被天猫占领,三种主流产品童车、推车、安全座椅天猫的占比分别为60.6%、77.0%和69.8%,而剩余的其他类别甚至达到了八成。在天猫这样的高占比和高增速的情况下,京东和其他的平台想要实现反弹难度很大。


从渠道分布上来看,在婴儿出行领域,所有品牌的渠道选择更侧重于天猫,天猫的比重最大,所有品牌在天猫的占比均超过了半数,特别是巧儿宜、贝丽可、elittile的天猫分别占比89.7%、96.2%、92.6%,可谓是压倒性优势,甚至旺宝贝天猫渠道的占比为100%,在京东和其他的平台旺宝贝仍然有空缺,值得关注。




新老玩家同台竞争半数品牌增长率呈负



数据显示,在品牌竞争力方面,好孩子仍然出在行业领先的位置,以1.1亿的销售额占比市场份额的8.4%,在2018年占比第二位的宝得适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被巧儿宜实现了反超,巧儿宜有望在下一季度继续扩大市场份额,但与好孩子的差距仍然在持续被拉大。整体来看,贝蒙师保持着最高的增长率,达11863.9%,而巧儿宜也凭借着325.8%的增长率异军突起。孩子王、宝得适、贝丽可、babycare相比2018年Q1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Q1婴儿出行TOP10分别是好孩子、巧儿宜、宝得适、babycare、cybex、贝丽可、宝贝第一1.6%、elittile1.5%、SAVILE1.5%、旺宝贝1.5%。值得关注的是巧儿宜、elittile和旺宝贝在2018年并没有出现在这份榜单中,巧儿宜更是一举以3.4%的占比冲击到了第二名的位置。由此可见,消费者对于婴儿出行的品牌认可还有达到成熟的状态,在消费的刺激下,这份榜单可能会持续发生变化。在增长率方面旺宝贝以427.1%位居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巧儿宜325.8%、elittile113.2%、cybex93.0%、BABYCARE8.9%,其余五家品牌都处于负增长状态。


后台数据显示婴儿出行在2019第一季度中,TOP10厂商份额占27.8%,除TOP10外其他厂商仍占有大部分的份额。海外厂商优势明显,6/10均是海外集团,好孩子份额最高,达9.3%,领先第二名巧儿宜5.9%。



内地品牌销售额贡献市场份额50.2%,其余49.8%来自海外品牌;其中,德国占比最大,达11.0%;英国增速最快,达40.8%。欧洲、香港、法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速。


相比于衣食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的家庭开始注重婴儿的出行问题,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年轻父母更愿意为婴儿的出行安全买单。随天气的转暖,婴儿出行将会成为家庭的重点事宜,预计在第二季度婴儿出行的整体销售额仍然会有不错的上涨趋势。


文章来源:新母婴店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