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路战歌一路前行,亲宝宝何以在“战火”纷飞中愈战愈勇?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4107

( 0 )

( 0 )

( 0 )

2019-12-07 10:54

导读:在不断竞争升级的互联网赛道中,这个定位家庭育儿移动互联网平台——“亲宝宝”,自2013年诞生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能够从万亿级母婴市场中成功突围而出,倪叔一直认为是有其独到之处的。今天,亲宝宝发布的一则严正声明又把大家的目光拉回到了这个选手身上。


亲宝宝发布声明 APP遭受恶意攻击




随着二胎政策开放进入第四年,母婴行业市场规模早已达到万亿级。这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同时也意味着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竞技场。
 
然而,最近这里发生了一起“放冷箭”的事件。把这件事公诸于众的是亲宝宝发布这则“严正声明”。根据声明内容显示:近日的亲宝宝APP在应用市场相继遭受了评分及评论的恶意攻击。
 
从5月23日起,亲宝宝在苹果AppStore(苹果应用商店)出现评论异常,每日评论数达到了亲宝宝APP日常评论数的10-20倍。
 


而从5月30日开始,每日遭到的恶意评论数达到了上千条,最高的一天甚至出现近4000条的恶意评论内容。与此同时,亲宝宝APP在华为应用市场也遭遇了类似的攻击。 


深耕一站式育儿服务 亲宝宝如何异军突起?


作为国内领先家庭育儿平台,亲宝宝凭借“用户第一”的理念,以核心产品“亲宝宝APP”,为年轻家庭提供私密亲子空间、线上早教、专业养育知识、社区交流、母婴商品等一站式育儿服务。而亲宝宝也已经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截止2018年底,亲宝宝的服务家庭数超过5000万,月活跃用户超2000万,行业领导者的地位早已不言而喻。



纵观亲宝宝的业务体系:这是一家产品型的公司。亲宝宝凭借私密亲子相册单点突破,构建了自身用户流量池,并通过后续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升级,全方位满足了孕期以及0-6岁孩子家庭的需求。通过产品驱动流量循环再生,最终实现了商业闭环。据了解,在业务拓展方面,亲宝宝在推出自有品牌亲宝优品之后,智能硬件品牌“亲宝小伴”又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早教机器人,另外,启蒙早教品牌“亲宝玩数学”也即将上线。
 
据数据显示,亲宝宝App上线6年来,始终保持着40%以上的年增长率。同时,其应用评分一直保持5星好评,在行业中遥遥领先。


对于母婴行业来说,一岁一市场特点明显,除去消费者消费观念等因素,母婴行业的两大压制因素分别是“用户生命周期”和“母婴活跃用户规模”,前者倒逼商业变现的速度,后者则限制了商业变现的基数。
 
当迎来用户量很快触及上限,以及用户生命周期短暂的局面时,两者逼仄的夹缝也造就了大多数母婴公司价值的“天花板”。而这个“行业惯例”,对亲宝宝来说却是个例外。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亲宝宝的核心功能“宝宝成长记录”,这就决定了用户生命周期至少可以从孕期,一直到孩子6岁,甚至可以到孩子长大成人。试想,自己孩子出生成长的所有照片、视频等都储存在其中了,这个APP你自然不会轻易卸载。这样长的生命周期是其他母婴APP,很难去想象的。所以不难理解,这就已经打破了第一个压制因素。



其次,因为亲宝宝的产品逻辑,其最底层的关键词是“家庭”。亲宝宝APP的用户构成中,妈妈用户占了53%,爸爸占24%;祖辈有15%,其他亲友占了8%。在用户增长上来看,获取一个用户就有锁定一个家庭。用户增长以家庭为单位,让它成功突围第二个压制因素。
 
由此可见,以上两点可以说是亲宝宝与行业内其他玩家最大的差异所在。这在亲宝宝创立的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在家庭育儿工具市场快速崛起,让用户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的爆发式增长,就已经说明了一切。
 
当然从民事法律角度,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的规定,此次亲宝宝被竞争对手恶意刷榜的事件性质也符合该兜底条款,涉嫌构成不正当竞争。
 
如此看来,背后的“黑手”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也触碰了行业的底线。从长远来看,只要一朝迈过了“红线”,对其自身及行业发展来说,都是一场“负累”。


母婴产业新格局之下的战术进阶


近年来的中国作为目前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其在各个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母婴消费,也让母婴行业成为了当下中国最大的行业风口。
 
巨大的风口之下,意味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赛道正在轰然开启。



然而,只有讲究“战术”与方法的自然竞争,才能建立整个行业的良性生态循环。在这场突围与破局之战中,谁都想要胜出,但如何胜出的“道”与“术”还值得细细思考。
 
越是暗流涌动,就说明新格局与新态势的迫切与火热,在不断催生着这个行业的“战术进阶”。
 
毕竟,丛林法则之下,当时代和行业都在迎来巨变,决定各位玩家未来能走多远、走多久的,必然是“道”与“术”一个都不能少。且看大浪淘沙后那些“高级玩家”们的后续了。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