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婴幼儿液态奶增速超快,是否会成下一个机会品类?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265

( 0 )

( 0 )

( 0 )

2019-12-06 11:52

导读:“不用冲调、开盖即喝”,在欧美国家普及度很高的婴儿液态奶开始在中国市场逐渐起步。


美国一项调研数据显示,超过70%被调查的妈妈都有使用配方液态奶的经历,在中国市场却非常鲜见。但随着奶粉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寻求差异化发展、占据细分化市场份额成为了越来越多乳企的新发力点。


其中母婴研究院显示,虽然目前婴幼儿液态奶的市场份额还较低,但增速迅猛,2019年1-10月销售额比2018年同比增长1077.97%,惠氏、美赞臣、圣元、合生元等多家乳企的研发和推广也都在向这片“蓝海”加速。


婴幼儿液态奶或将成为新趋势,但中国仍处于试水阶段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英敏特去年10月发布的《婴儿配方液体奶在中国的市场机遇》报告显示,从2013~2018年,亚太市场推出的婴儿配方液体奶数量有了显著的提升,但目前在中国婴配粉市场上,只有1%的产品为液体配方奶。仅有几家大企业开始发力婴儿液态奶市场,总体市场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随着90后、95后逐渐成为主流的生育群体,新生代父母的喂养习惯不断改变和升级,更多年轻父母追求喂养的高效便捷,液态奶可以是很好的替代品。且随着家庭短期出行增多,相对于奶粉冲泡的不方便,未来“快捷食物”的流行会成为大势所趋,液态配方奶将不断被消费者接受。


《2019年线上母婴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液态奶在海外兴起传入中国,并逐渐获得认可,在2019年第二季度迎来增长高峰,且目前以外资品牌为主。可见,液态奶数量还会持续增加,市场前景可观。


微信图片_20191206114351.png


同时,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升级及二孩政策的放开,母婴消费正在全面崛起,婴儿液态奶这一品类会成为近几年乳企的发力重点。”有实力的中外资企业看中了婴幼儿配方液态奶在中国的空白市场机会,跃跃欲试准备“先下手为强”,如目前美赞臣、惠氏、达能等外资企业率先进入中国市场,而贝因美、合生元、圣元、澳优等国产品牌也相继上线。


2017年11月,美赞臣宣布旗下首款从美国进口的婴幼儿配方液态奶产品登陆京东,并陆续在天猫官方旗舰店等线上平台、线下大型母婴店进行销售。据悉这款产品已经在美国上市销售10年,并分为1、2、3阶段。


同一年,惠氏在中国市场推出一款名为“惠氏S-26艾智萌”进口儿童奶,适合3岁以上儿童饮用,这也是惠氏第一款4段液态配方儿童奶;圣元乳业也推出一款布瑞弗尼4段儿童配方牛奶。


目前合生元集团也在婴幼儿液态配方奶领域探索。飞鹤奶粉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有计划也推出相关产品,但仍在研究阶段。


可见,婴儿液态奶在中国也刚刚起步。有业内人士表示,“到目前为止,婴幼儿液态配方奶在我国的发展都算不上顺利,这个新兴细分领域还处于试水阶段,尝试过的宝宝凤毛麟角。”与此同时,由于该品类推出的时间非常短,所以相关的国标还未出台,但仍要执行《食品安全法》备案制,截至目前,国家没有明文规定要调整婴配液态奶的注册相关事宜,这也成为乳企发展婴儿液态奶的助推剂;


婴儿液态奶短时间难成“新贵”


虽然婴儿液态奶的发展应运而生,且发展空间较大,但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还是新生事物,如何推广,解决阻力,还是关键性的问题。


从市场认知上来看,目前,中国市场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市面上正在销售的婴配液态奶为数不多,根本无法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认知度相比,虽然其潜力被看好但市场认知度太低。


另外,婴儿配方液态奶产品的定价普遍偏高,比如,雅培非转基因Sim ilac新生儿液态奶,每瓶仅59毫升,售价17元左右。美赞臣Enfamil1段液态奶,237毫升每瓶的价格为26元;合生元婴幼儿液奶单瓶容量200ml,每瓶为23元。


如果给孩子喝奶粉的话,平均下来一瓶奶粉大概是6元,一个月花费大概在800元左右,但如果买液态奶,至少需要二三千元,是普通奶粉的2~4倍。价格悬殊也是该品类短期内难以推行的一大主要原因。


另外,我国婴幼儿的喂养习惯一直是喝奶粉,短时间内很难改变,需要一个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其次,婴幼儿液态奶在国外一般都是冷着喝,但国人习惯加热喝,这无疑增加了麻烦,不符合该产品方便的初衷。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婴儿配方液态奶缺乏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对于较为敏感的消费者而言,直击信任问题;同时提到的市场品类认知和品牌认知教育都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外资品牌只是撬开了中国市场的一个小角落,国产品牌紧随其后拾级而上,但对于婴儿液态奶的全面推广,化阻力为动力仍旧任重道远。总而言之,对于婴幼儿食品而言,安全品质保障才是重中之重,无论是何新品,企业只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走得更长远。


文章来源:奶粉关注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