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蓝河乳业将目光投向新市场

    近日,蓝河乳业销售及供应链经理Gareth Lyness表示,尽管羊奶婴儿配方奶粉尚未全球化,中国羊奶婴儿奶粉市场竞争加剧,蓝河乳业依然保持增长,并通过技术投资和品牌创新巩固市场份额。他又表示,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将使羊奶粉生产商未来能够以此为跳板进军新市场。(ruralnewsgroup)

    13小时前
  • 飞鹤荣获“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

    近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南京大学商学院、领教工坊联合主办的“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论坛”在南京大学商学院圆满落幕。本届评选由百余位商学院院长与管理实践专家提名推荐优秀企业参选,并于近百家被提名企业中,最终评选出10家获奖企业。中国飞鹤凭借其卓越的管理成果、前瞻的战略选择,以及在践行德鲁克以“卓越绩效、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博雅管理思想方面的突出贡献,一举斩获“2025纪念彼得·德鲁克中国管理奖”。(官方公众号)

    13小时前
  • 双11战报:认养一头牛天猫累计销售额突破1亿元

    11月12日双11战报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时59分,认养一头牛大天猫累计销售额突破1亿元。其中,店群销售同比增长80%,闪购渠道销售额突破200万,自播间突破1000万。(亿邦动力)

    13小时前
  • 孩子王等企业发起《南京都市圈跨区域异地异店退换货倡议》

    11月6日至7日,在南京都市圈放心消费一体化建设推进会上,孩子王与多家企业携手启动《南京都市圈跨区域异地异店退换货倡议》,该倡议旨在建立统一的服务标准、打通系统流程、共享服务网络,逐步实现都市圈内“一地购、异地退”的便民售后体验。

    13小时前
  • 传唯品会考虑香港上市

    11月12日消息,据外媒引述知情人士称,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唯品会(VIPS)考虑最快明年在香港上市。知情人士表示,唯品会正与顾问商讨潜在上市事宜,相关讨论仍在进行中,最终上市可能并非最终方案。公开资料显示,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8月,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涵盖名品服饰鞋包、美妆、母婴、生活等全品类。(瑞恩资本)

    13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渠道连锁化进程加速,这些问题得说在前头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122

( 0 )

( 0 )

( 0 )

2021-10-22 10:12

导读:究竟母婴零售连锁的终局是什么?是关?是扩?是变?还是并?


目前来看,比较合理的一个解释就是关、扩、变都是“并”的铺垫,渠道整合大潮正起。而这得益于头部力量爱婴室、孩子王的先后上市,也离不开更多区域强势连锁的深耕和精进。


渠道整合大势所趋


区别于奶粉、纸尿裤等品牌的高集中度,现阶段中国母婴零售市场的格局还较为分散,地域割裂仍然十分明显,地方王众多,即使在一个小县城都可能存在一个有着几十家门店的连锁品牌。


然而,一方面,区域龙头企业的扩张力度持续加强,大量的个体和小规模连锁门店开始被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母婴连锁行业集中度的可持续提升;另一方面,有大量跨界资本机构携强大的资金、资源、人才以及彪悍的商业运营能力强势切入母婴零售这一细分领域,综合来看,在众多行业巨头及强大资本的跑马圈地下,线下渠道必将迎来加速整合。


显然这一趋势在近几年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是2018年母婴零售第一股爱婴室的上市,事实上,爱婴室跟中国其他母婴产品零售企业一样,可以说从未真正摆脱掉区域品牌的帽子,在爱婴室首次冲击IPO时,爱婴室董事长施琼坦言,“这个行业的低门槛使得各地出现了一些小规模的地方势力,他们使得连锁品牌的全国扩张遭遇顽强抵抗”,但不可否认的是,爱婴室的上市确实是为母婴零售的整合发展注入了助推剂。时间来到今年,爱婴室再度出手,2亿元收购贝贝熊100%股权,欲通过并购快速切入华中区域,当时,施琼在接受采访时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国内母婴市场受到低出生率冲击,做大规模提升效率才有机会,行业整合也还会继续。”


再看孩子王,近期刚刚A股上市,客观来说,也的确有助于提升行业的规范化,促进母婴零售业态的长期发展。根据当时的招股书显示,孩子王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约1.09亿股,募集资金约24.49亿元,有六成资金用于继续扩张门店。不置可否,孩子王在上市后将凭借着自身综合实力以及强大的资本力量加持继续开疆拓土,抢占更多线下市场份额。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8年,孩子王的投资方之一华平就投资完成了对乐友的控股权收购,此举也印证了资本的加入实际上是在加速整个母婴零售整合的进程。


说到底,行业整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其必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产业竞争从无序走向有序,据不完全统计,当下大大小小的母婴店有25万家左右,聚焦在各自所处的区域上,同质化经营、恶性竞争等问题明显,而专业化整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市场经营;二是,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整个母婴零售产业链更加畅通。零售行业竞争从未偃旗息鼓,但回归本质,竞争仍旧是围绕着人货场三大要素展开的,通过行业整合,或将引导供应链、人员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而当渠道具备一定的体量好,其溢价能力也能获得极大的提升,为畅通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毋庸置疑,渠道整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其实不只是爱婴室和孩子王,在母婴零售渠道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情况早已成为常态,随着母婴市场竞争加剧,一边是大佬玩家之间的摩拳擦掌,一边又有很多中小母婴连锁欲寻求买主,想以不错的价格卖掉收场,避免成为大战中的炮灰,而最终,母婴零售市场的形势必然也会越来越清晰。


整合背后也存隐患


圈不完的地,刹不住的整合并购,停不下来的母婴店连锁化进程......这是现状,是趋势,也是未来。然而在我们全面思考探究母婴线下渠道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同时,也会察觉到一些悖论的存在,而这似乎也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是,提升行业集中度的终极目的绝不是为了形成巨头垄断的局面,未来怎么解决产能集中过高,而还不触碰垄断红线,将是整个行业又将面临的一个新问题。纵观当下巨头垄断的电商市场,一再被抵制的“二选一”始终未杜绝,而身处其中的商家既是参与者,也是看客,一面屡屡遭遇侵权屡屡沉默,一面也还在积极呼吁其他品牌不要妥协。


这一点其实在母婴强势品牌在线下渠道的占位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我们走访线下渠道时,有母婴店老板直言,“门店里上了这款奶粉就会失去和另外一个品牌奶粉的合作机会”,当然,当下强势的品牌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话语权,而放眼未来,当线下大连锁成为品牌争相进入的优势渠道后,一众母婴品牌会不会犹如如今在电商二选一中沉浮的品牌一样,只能选其一。当然,这些仅是猜测,我们当然希望,无论是品牌还是渠道,都能在良性竞争中各自生长,而并非在恶性斗争中露出丑恶的嘴脸。


二是,母婴零售市场是否会因为被充分整合而变得活力不够。自古以来,行业竞争从来不止大象分家,狮子老虎们也在划分地盘,甚至狐狸野狼也会伺机争夺猎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中国有600多万将近700万的夫妻店,它们贡献了整个零售渠道40%的出货量,同时,2018年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母婴门店数量增长最快的并非母婴连锁,而是中小单店,而这似乎和我们想象中的有所偏差。


目前母婴零售已经进入了线上线下整合、资本跑马圈地、渠道洗牌的关键时期,单体母婴店似乎开始面临着客流量下滑、毛利率降低、房租人力成本上升等诸多问题。甚至于我们不可否认在经历疫情后,或许会有一批批经营不善或者资金链不足等问题制约单体小母婴店的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母婴连锁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大背景下,势单力薄的单店仍在积极求生中发展。此外,诸如一些小连锁,虽然要抵抗来自大连锁的冲击,但事实上其早在所在的区域里占得了天时地利人和,无论是对于市场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从现在看未来,渠道整合绝对是大势所趋,但尚存的这些小的隐忧和问题也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和妥善处理。未来行业究竟如何向好发展,我们也一起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