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英珞维发布全新卓萃全系列新品

    近日,英珞维举办的以“自然智慧,卓萃未来”为主题的“英珞维中国婴幼儿分阶营养峰会”在南京举办,并发布英珞维全新卓萃系列8大产品,聚焦“分阶精准营养”。据了解,英珞维卓萃全系列涵盖孕期、0-12个月、12-36个月、3岁+儿童不同阶段,筑牢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关键期,为宝宝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10小时前
  • 拼多多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688.4亿元 同比增长94%

    11月28日,拼多多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拼多多实现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4%,主要得益于在线营销服务和交易服务收入的增加。本季度营业利润为166.56 亿元,较 2022 年同季度的104.366 亿元增长 60%。

    10小时前
  • 美团2023年Q3财报:营收765亿元 即时零售订单量增至62亿笔

    11月28日,美团(股票代码:3690.HK)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司当季收入765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去年同比增长22.1%。基于提质增效的经营策略,主体业务表现稳固健康,带动公司整体经调整净利润为57.3亿元。依托于各类本地实体经济主体,美团为更多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商品和服务。截至三季度末,年活跃交易用户数、年度活跃商家数和用户购买频率均创下历史新高,即时配送总订单量达到62亿笔,同比增长23%。其中,餐饮外卖日订单峰值于本季度突破7800万单,美团闪购日订单峰值突破1300万单,均维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10小时前
  • 2023年“淘宝年终好价节”招商开启

    11月27日消息,商家/商品报名时间为11月27日至12月12日,活动预热期为12月8日至9日20点前,正式期为12月9日20点至12月12日。活动设立“跨店满减”及“官方立减”两类玩法,满减档位为每满200元减30元。相比往年双12,折扣力度、商家规模、商品规模,全面大幅度提升。(电商报)

    10小时前
  • 中国旺旺:上半年总收益达112.748亿元

    2023财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较去年同期成长4.1%,达到112.748亿元。2023财年上半年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2.4个百分点达45.2%,主系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及部分大宗原物料单价的回落;营业费用率因供应链持续优化及渠道费用管理得宜,较去年上半财年下降0.3个百分点至26.2%,综上所致,2023财年上半年集团营运利润较去年同期上升19.5%达24.756亿元。(职业零售网)

    1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零辅食不“营养品化”不行了?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635

( 0 )

( 0 )

( 0 )

2023-11-20 11:05

导读:一直以来,零辅食都面临着同质化困境,消费者的眼光越来越挑剔,普通的零辅食产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拓展新品类、找出差异化卖点成了零辅食玩家们的必修课。在这之中,零辅食“营养品化”被提及最多,俨然成为品类革新的风口。不少品牌争相推出具有功能性卖点的产品,一时间零辅食加速“营养品化”。


1700449293922.jpg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健康时代下的营养补充需求,另一方面是零辅食破除品类内卷的自我革新。


 向外:健康理念兴起,营养补充需求充分外显


据《2023京东婴童零辅食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婴童零辅食的用户主要有简单便利型、营养健康型、奖励分享型三类。其中,高度关注健康和安全,要求营养全面、天然有机的营养健康型家长占绝对主力,占比达到69.4%。


随着持有精细化育儿、科学化养娃观念的年轻家长对于健康消费、营养补充需求的不断提升,零辅食作为正餐的膳食补充,功能性、营养性成为消费者选购必备要素。而营养品化的零辅食,又能精准满足单纯营养品和普通零辅食之外的需求。


一部分,是健康产品的忠实消费者,他们积极响应健康中国理念的号召,善于从各种渠道学习健康知识,不仅对于个人营养十分重视,更致力于满足整个家庭健康消费需求。这部分人通常为80、90后宝妈,会科学管理上至父母老人,中至丈夫、兄弟姐妹,下至宝宝等全家庭。因此,除了常规剂型营养品的购买外,她们还会关注带有营养元素的零辅食产品,如维生素软糖、溶豆等。


另一部分,是营养品的潜在消费者,他们对于营养补充的认知还停留在初级水平,认为日常食品就可以带来足够的营养,无需额外补充。尽管不会购买剂型营养品,但他们同样注重营养健康,对于与日常食品相近的,带有功能性质的食品并不排斥。因此,在一些零辅食的选择上,他们也会留意成分、营养元素,拒绝购买“垃圾食品”。


基于以上两种情况,零辅食开始逐渐肩负起部分营养元素补充的功能,这也是零辅食趋于“营养品化”的核心驱动力。


 向内:品类增长持续放缓,从“营养品化”找增量


零辅食赛道潜力显现,吸引了众多入局者,竞争也逐渐白热化。越来越卷的现状下,零辅食玩家不得不主动寻求出路,提升产品质量,寻求差异化卖点。而走“营养品化”这条路,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首先,婴童零辅食本身就是为了完善宝宝营养结构而存在的。随着婴儿的成长,只摄入母乳或婴配粉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这时候零辅食实际发挥了一定的营养补充作用。


其次,零辅食中原本就具有一般的基础营养元素,经过配方优化与额外添加营养元素即可达到一定的功能性,与营养品额外补充的营养元素以达到调理的目的并不冲突。例如,米粉产品中添加钙铁锌、益生菌等营养物质,可以助力骨骼发育,促进肠道的蠕动。一些果泥产品原本就具有新鲜果蔬的营养精华,通过优化配方添加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后,同样也具有了一定的功能性。


1700449398022.jpg


“沾营养品的光”还需谨慎?


婴幼儿零食、辅食作为母乳或婴配粉以外的“口粮”,对婴幼儿的成长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婴幼儿辅食、零食分别遵循《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但市面上尚存在较多的以婴幼儿为消费群体,但尚未被纳入以上标准强制执行的食品,这些普通食品仍会以婴幼儿零辅食的口径进行宣传和推广。


除了声称普通食品为婴幼儿食品外,零辅食“营养品化”过程中,还存在产品营养成分含量不合格、虚假夸大零辅食具有保健或医疗功效等乱象。如包装未明确标明适用群体、询问客服/导购模糊不清、宣传页面虚假夸大,导致产品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大程度上会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进而透支消费者信任。


说到底,“零辅食营养化”并不是单一路径,在零辅食追求营养添加的同时,营养品也在追逐更好的口感与便捷的补充场景,提出了“营养零食化”的概念。由此看来,无论是哪个赛道,精准定位功能型产品,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兼具“好吃”与“营养”的食品与营养品企业才能制胜行业新赛段。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