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伊利携牧恩进军高端进口奶粉市场

    11月11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期举行的“以国奶会世界”2025中国奶业品质创享会上,伊利集团旗下明星产品纷纷亮相。其中,牧恩奶粉的推出填补了伊利在高端进口奶粉市场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伊利在全家奶粉领域的布局。在本次进博会上,牧恩首发新包装产品全面升级为创新勺盖一体设计,以解决进口奶粉开盖找勺难、取粉易脏手、勺子难归位等痛点。

    15小时前
  • 辉山奶粉上线“AI翻拍识别系统”解决窜货乱象

    辉山奶粉官微宣布,面对奶粉行业的窜货乱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难题,其正式推出“AI翻拍识别系统”。据称,该系统已于10月全面上线,通过摩尔纹特征识别、图像纹理深度比对和颜色光谱校验三大核心技术构建防护体系,识别准确率可达98%以上。(公司发布)

    15小时前
  •  蒙牛集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开放基金”成立

    近日,“第六届食品感官科学学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上,蒙牛集团正式宣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食品感官分析)蒙牛集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开放基金”成立。此举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核心动力,旨在推动感官科学技术在乳业领域的创新突破。

    15小时前
  • 红星美玲投资2.2亿食品产业园开业

    11月9日,陕西美羚羊食品产业园正式开业。该产业园是红星美羚乳业集团子公司投资建设的食品加工重点项目,集牛羊屠宰分割、精深加工、生物萃取、冷链物流于一体,总投资2.2亿元。

    15小时前
  • 君乐宝发布《人乳低聚糖功能与应用白皮书》

    近日,君乐宝乳业集团营养专家研讨会暨《人乳低聚糖功能与应用白皮书》发布仪式在君乐宝科学营养研究院举办。《白皮书》首次将对母乳数据进行国内外直观对比,以洞察中国母乳中主要母乳低聚糖在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中的变化趋势,为优化婴幼儿营养策略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为更精准设计适合中国婴幼儿的奶粉配方打下重要基础。

    15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与帝斯曼、巴斯夫同属全球维生素“四大巨头”,150亿新和成未来会从何处挖增长?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746

( 0 )

( 0 )

( 0 )

2024-06-28 10:02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4月23日,健康原料供应商、A股上市企业新和成发布2023年年报。统计期内,该公司营业总收入151.17亿元,同比下降5.13%,归母净利润27.04亿元,同比下降25.3%。作为维生素生产的全球龙头企业,新和成为何会在2023年遭遇营收净利双降?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将和您分享关于「新和成」的企业历程和最新动态。

图片


废酒精到维生素

胡柏藩与新和成 


如今已贵为中国精细化工产业领军企业的新和成,实际上是由一所主营废酒精溶剂回收业务的校办工厂成长而来。


图片


1988年,一个叫胡柏藩的年轻人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农村一所中学教化学。由于学校条件艰苦,校长便寄希望于这个刚出校门的“高材生”,希望以他为主导筹建校办企业以缓解学校的窘境。刚参加工作不久、一穷二白的胡柏藩,拿着借来的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租用厂房,以回收废酒精为始,开启了创业的征程。


凭借着一番干劲,胡柏藩回收废酒精溶剂的业务渐渐有了起色。在跑市场的过程中,他还通过一位药企车间主任处得知药厂的某些产品年销售额可高至200多万,与他彼时所经营的废酒精回收生意的收入简直天差地别,胡柏藩由此萌生了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想法。


一番调研与筹备后,胡柏藩将目光锁定在诺氟沙星的抗生素类药物市场。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此类药物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生产该产品的原料乙氧甲叉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如果能够在国内研发出这种原料,无异于在荒原之中开掘出了一座巨大的金矿。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新和成第一只国家级新产品“乙氧甲叉”试制成功,并以其超高性价比一举替代进口,企业在精细化工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在此之后,新和成又接连攻克维生素E两个重要中间体主环、异植物醇等研发技术难关,并陆续建设起完善的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H、虾青素、辅酶Q10生产链,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1999年,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5年后,新和成股份公司作为国内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那一年,新和成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1.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5亿元。


在自身基础业务板块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新和成也不断涉足新领域,目前其主营业务除了营养品相关的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和色素类产品以外,还经营香精香料和新材料两大板块。其中在新材料领域,2015年新和成曾与另一家营养品巨头帝斯曼携手创办了合资公司。


对家入场

新材料成增长引擎?


在全球范围内,巴斯夫、帝斯曼、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四大企业占据了维生素E和维生素A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合计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5%和80%,目前中国的维生素产量占全球的77%,是当之无愧的维生素第一生产大国。


而新和成近两年营收表现不理想,或许与市场几近饱和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有关。


一方面,由于维生素A的产能过剩,其价格长期低位运行。据公开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维生素A的市场均价为85.1元/kg,较上年同期均价下降了84元/kg,跌幅达到49.67%。


另一方面,随着万华化学等实力强劲的新对手陆续入局,维生素A产能过剩的情况可能会愈演愈烈,而维生素E的市场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这无疑给了新和成不小的冲击。


因此,新和成开始调转车头,将目光放在新材料开发的业务板块上,目前主要聚焦蛋氨酸和己二腈这两大原材料。


据了解,蛋氨酸是动物饲料的刚需添加剂,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且产业壁垒高、市场集中态势凸显。新和成经过10余年技术攻关,突破了蛋氨酸技术壁垒,其低成本、高成长的性质或许有望成为新和成新的增长支柱。


己二腈也是目前高度依赖进口的创新材料之一,新和成对其的研发处在中试阶段。但该材料技术壁垒极高,国内企业如重庆紫光早在2018年就宣布相关研究进行至中试阶段,此后便进展缓慢。接下来新和成能否顺利完成技术突破,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全球经济下行,行业竞赛加剧,即使身为行业巨头也面临着重重关口,新和成能否依靠新材料拉动增长,稳固自身龙头地位?我们拭目以待。关注「营养品情报」,最新行业动态即刻为您投递。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