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20小时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20小时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20小时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20小时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20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与帝斯曼、巴斯夫同属全球维生素“四大巨头”,150亿新和成未来会从何处挖增长?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4017

( 0 )

( 0 )

( 0 )

2024-06-28 10:02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4月23日,健康原料供应商、A股上市企业新和成发布2023年年报。统计期内,该公司营业总收入151.17亿元,同比下降5.13%,归母净利润27.04亿元,同比下降25.3%。作为维生素生产的全球龙头企业,新和成为何会在2023年遭遇营收净利双降?本篇内容,「营养品情报」将和您分享关于「新和成」的企业历程和最新动态。

图片


废酒精到维生素

胡柏藩与新和成 


如今已贵为中国精细化工产业领军企业的新和成,实际上是由一所主营废酒精溶剂回收业务的校办工厂成长而来。


图片


1988年,一个叫胡柏藩的年轻人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农村一所中学教化学。由于学校条件艰苦,校长便寄希望于这个刚出校门的“高材生”,希望以他为主导筹建校办企业以缓解学校的窘境。刚参加工作不久、一穷二白的胡柏藩,拿着借来的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租用厂房,以回收废酒精为始,开启了创业的征程。


凭借着一番干劲,胡柏藩回收废酒精溶剂的业务渐渐有了起色。在跑市场的过程中,他还通过一位药企车间主任处得知药厂的某些产品年销售额可高至200多万,与他彼时所经营的废酒精回收生意的收入简直天差地别,胡柏藩由此萌生了做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想法。


一番调研与筹备后,胡柏藩将目光锁定在诺氟沙星的抗生素类药物市场。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此类药物市场需求量大,另一方面,生产该产品的原料乙氧甲叉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如果能够在国内研发出这种原料,无异于在荒原之中开掘出了一座巨大的金矿。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新和成第一只国家级新产品“乙氧甲叉”试制成功,并以其超高性价比一举替代进口,企业在精细化工领域迅速崭露头角。在此之后,新和成又接连攻克维生素E两个重要中间体主环、异植物醇等研发技术难关,并陆续建设起完善的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H、虾青素、辅酶Q10生产链,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1999年,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5年后,新和成股份公司作为国内中小企业板第一股在深交所成功上市。那一年,新和成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1.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75亿元。


在自身基础业务板块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新和成也不断涉足新领域,目前其主营业务除了营养品相关的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和色素类产品以外,还经营香精香料和新材料两大板块。其中在新材料领域,2015年新和成曾与另一家营养品巨头帝斯曼携手创办了合资公司。


对家入场

新材料成增长引擎?


在全球范围内,巴斯夫、帝斯曼、浙江医药和新和成四大企业占据了维生素E和维生素A市场的主导地位,其合计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85%和80%,目前中国的维生素产量占全球的77%,是当之无愧的维生素第一生产大国。


而新和成近两年营收表现不理想,或许与市场几近饱和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有关。


一方面,由于维生素A的产能过剩,其价格长期低位运行。据公开数据统计,2023年全年维生素A的市场均价为85.1元/kg,较上年同期均价下降了84元/kg,跌幅达到49.67%。


另一方面,随着万华化学等实力强劲的新对手陆续入局,维生素A产能过剩的情况可能会愈演愈烈,而维生素E的市场前景也同样不容乐观,这无疑给了新和成不小的冲击。


因此,新和成开始调转车头,将目光放在新材料开发的业务板块上,目前主要聚焦蛋氨酸和己二腈这两大原材料。


据了解,蛋氨酸是动物饲料的刚需添加剂,在全球范围内拥有3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且产业壁垒高、市场集中态势凸显。新和成经过10余年技术攻关,突破了蛋氨酸技术壁垒,其低成本、高成长的性质或许有望成为新和成新的增长支柱。


己二腈也是目前高度依赖进口的创新材料之一,新和成对其的研发处在中试阶段。但该材料技术壁垒极高,国内企业如重庆紫光早在2018年就宣布相关研究进行至中试阶段,此后便进展缓慢。接下来新和成能否顺利完成技术突破,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全球经济下行,行业竞赛加剧,即使身为行业巨头也面临着重重关口,新和成能否依靠新材料拉动增长,稳固自身龙头地位?我们拭目以待。关注「营养品情报」,最新行业动态即刻为您投递。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