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菲仕兰发布最新业绩,美素佳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7月23日下午,荷兰皇家菲仕兰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营收同比增长6.4%至68.47亿欧元,营业利润增至3.63亿欧元,净利润增至2.3亿欧元。菲仕兰专业营养品业务集团表现亮眼,营收增长18.1%至7.18亿欧元,营业利润更是劲增61%至2.19亿欧元,其中,美素佳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16小时前
  • 拼多多朱政:坚持消费者和商家利益先于平台利益

    7月23日消息,在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拼多多集团首席发展官、高级副总裁朱政发表演讲。他表示,拼多多未来三年内拟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助推平台商家新质转型升级。他提到了三项举措:坚持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要先于平台利益,平台敢于牺牲,啃硬骨头;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出减免商家保证金、技术服务费、推广软件费等一系列举措;成立“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全面收集商家反馈意见,完善商家服务。

    16小时前
  • 天猫发布二季度母婴等趋势赛道TOP潜力商家榜,信谊、宝宝馋了上榜

    7月22日,有媒体从天猫“千星计划”潜力商家沟通会获悉,今年二季度,参与“千星计划”的中腰部品牌成交同比增长超30%,41个商家季度成交首次突破千万,317个品牌季度成交同比增速翻倍,373家品牌拿下趋势赛道第一名。母婴赛道,宝宝馋了旗舰店、QBORN旗舰店、信谊保健食品旗舰店、BUBBLETREE旗舰店、纽强官方旗舰店上榜。(电商派)

    16小时前
  • 抖音严打商家先抬价再降价行为

    一直以来,部分商家存在虚构商品优惠折扣的违规行为,比如虚构限时特惠、先抬价后降价、虚构补贴信息等。具体来说,“虚构限时特惠”是商家宣传商品售价在某一时间段内为优惠价、最低价等,实际为该价格为商品日常售价。近日,抖音电商对此类行为明确处罚规定:情节轻微,处以警告和下架违规商品;情节一般,则在下架违规商品基础上,冻结带货违规商品所有订单成交额5%金额30天;严重者,处置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违规商品掉车、直播中断、在佣金账户中冻结带货违规商品所有订单成交额5%-30%金额30天、关闭电商权限3天;情节特别严重者,则将面临商品分享权限永久关闭、并扣除违约金5000元、视恶意程度冻结佣金账户30天或180天的平台处罚。

    16小时前
  • 上半年东莞玩具出口99.7亿元

    黄埔海关副关长钟声表示,上半年东莞玩具出口99.7亿元人民币,“东莞潮玩火热的背后,是‘中国制造’加速迈向‘中国品牌’‘中国智造’的缩影。”另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玩具实现出口额为175.88亿美元,同比下滑2.1%;以人民币计算则为1264.2亿元,同比下滑0.9%,跌幅均有收窄。(中外玩具网)

    1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线实战派⑮ | 当门店淘汰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市场会趋于稳定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1779

( 0 )

( 0 )

( 0 )

2024-07-03 11:41

Y15.jpg


1、厦门有不少精品母婴门店,但我个人不太看好,我并不认同“传统母婴店不转型成精品母婴店必死”这个观点。


2、精品母婴店不卖奶粉有两个原因:一是奶粉的利润空间较小;二是精品母婴店想推的一些小众、高端的奶粉品牌推品难度较大。精品母婴的优势在于供应链,想卖的品牌只要有利润空间就能卖。


3、奶粉市场蛋糕越来越小,主要受新生儿数量降低、流入人口减少、线上渠道冲击等因素影响。零售商很希望有能管控住价格、留好利润空间、有美誉度的奶粉品牌。


4、现在顾客的品牌意识很强。以前零售店有主动性,导购推什么顾客买什么,产品就有销量;而在信息透明时代,消费者带着明确的消费意愿来,想推品牌太难了,零售店选品变成了随大流。


5、营养品最终可能和奶粉一样,走向品牌集中阶段,但现在市场还没到饱和阶段,没有特别领头的品牌。


6、现在营养品市场很乱,行业门槛低,有的品牌没有抱着做长久的想法,只顾短期利益,在基因上没有奶粉打造百年品牌、价格管控的思维。


7、营养品的选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品质有保障,品控过关。


8、当前门店发展的出路在于,当门店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之后,整个市场和价格都会趋于稳定。


9、早期代理商起到的是资金平台作用,对厂家付现金、对门店承担风险垫资;现在经销商本质上是做服务,不仅要了解产品,更要做好门店服务。


10、与单体店相比,连锁店最大优势就是会员管理,连锁店流量更大,能通过裂变、留存抓住机会点。


11、回归服务体系,只要有一个服务做到顶尖,能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建立粘性,这项服务就有了价值,在其他方面甚至货品都可以平平淡淡。


12、公域流量在医院,把握住医生认可、允许的产品,在公域流量里把客户引流出来,是一个发展机会。在疫苗站引流效果也很好,引流的人群是最适龄的,因为第一针疫苗在宝宝两个月开始打,疫苗站几乎都是两个月到两岁多的宝宝,是奶粉的精准消费人群。


推荐阅读:

一线实战派① | 趋势不可逆,潮玩成母婴店第二增长曲线?

一线实战派② | 未来两年代理商在死了一半的基础上,还会再死一半

一线实战派③ | 江浙市场是母婴代理商和门店选品的试金石?

一线实战派④ | 成年人能多喝一杯酒,但新生儿不可能多喝一口奶

一线实战派⑤ | 夫妻老婆店更适合做高客单价的健康调理生意?

一线实战派⑥ | 打败母婴店的可能不是同行竞争,而是顾客消费习惯的转变

一线实战派⑦ | 奶粉、纸尿裤、用品品类中,部分品牌商会自己下场卷价格战?

一线实战派⑧ | 不要迷恋大品牌,拥抱小品牌才是行业新趋势

一线实战派⑨ | “去中间化”是个伪命题,品牌终究要通过代理商到达门店

一线实战派⑩ | 头部经销商做的都是头部品牌,尾部经销商很多已经出局了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