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最高20万元,广州一地婚育奖补翻倍

    继“初婚奖励”“生育补助”等方案实施后,近日,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覆盖村民全生命周期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再次重磅升级,率先实施“村社双轨惠民”政策,即在南岭经济联合社实施的“初婚奖励”“生育补助”“重疾补助”“离世慰问”四大福利基础上,推动其下辖12个经济社表决实施同等标准的奖励和补助,使符合条件的村民可享受的福利叠加,实现翻倍,让大家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以婚育奖补为例,如果初婚夫妻双方均为南岭联社户籍股东成员,此前只享受联社最高4万元奖励、生育三胞胎一次性补贴6万元的福利,合计10万元。新惠民政策实施后,可以同时享受村社两级奖补,婚育补贴金额将分别翻倍至初婚最高8万元、生育最高12万元,合计20万元。“初婚奖励”“生育补助”两项政策已获得6个经济社表决通过。其余经济社相关表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财联社)

    1天前
  • 前5月上海口岸出口玩具增长8.2%

    上海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上海口岸出口玩具货值超80亿元,同比增长8.2%。近年来,泡泡玛特等中国潮流玩具品牌走红海内外,火爆的市场需求也催生出仿冒造假乱象。今年上半年,上海海关累计查获97批次侵犯泡泡玛特商标权及著作权文创产品,涉及侵权货物6.3万余件。(第一财经)

    1天前
  • 淘宝闪购母婴个护家电等品类增长超100%

    淘宝闪购最新数据显示,有3724个非餐饮品牌订单数对比淘宝闪购上线之初增长了100%以上,食品、母婴、个护、家电、酒类、3C数码等品类订单也增长超过100%。从订单结构来看,淘宝闪购已向全品类大幅拓展。数据显示,7月5日当天淘宝闪购上休闲食品增长了388%,潮流玩具增长了236%,运动服饰增长了144%,美妆个护增长了114%,运动服饰、滋补保健、图书音像、汽车用品等品类增幅也均超过100%。

    1天前
  • 蒙牛乳业海南子公司增资至30亿元

    爱企查App显示,近日,海南蒙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1.68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30.28亿元人民币,增幅高达159%。海润蒙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王利荣,经营范围包括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网络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等,由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36氪)

    1天前
  • 合生元启动“孕婴童营养素养提升行动”

    7月4日,在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营养素养分会的指导下,健合集团旗下高端婴幼儿营养与健康品牌合生元重磅启动“孕婴童营养素养提升行动”。据悉,合生元将联动超500家妇幼保健机构的近千名专家开展3000场“妈妈班”的健康科普教育活动,还计划邀请超10家全国婴线重点合作伙伴成为“孕婴童营养素养战略合作伙伴”,联合打造近100家孕婴童营养素养推广示范点门店,以及培养近1000名母婴门店的从业者成为“科普大使”,为母婴消费者提供科学喂养的全方位服务。同日,合生元携小飞象联合发布合生元贝塔星耀。(健合集团公众号)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从杜邦、丹尼斯克到IFF,一场围绕益生菌穿越百年的“接力长跑”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7442

( 0 )

( 0 )

( 0 )

2024-07-09 10:22

作者:营养品情报


导读:大众健康意识加速觉醒的背景下,由“脆皮年轻人”带起的营养保健品消费已蔚然成势。


这其中,产品形态新颖、口感风味多样的益生菌产品广受年轻消费者青睐。消化不良的买来调理肠胃、瘦身求美的买来减肥塑形、皮肤问题频发的买来改善肌肤状况...不断拉升的消费需求与持续丰富的应用场景影响下,益生菌消费市场迎来扩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期间,国内益生菌市场规模已从647.7亿元增长至1093.8亿元,其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


而翻阅益生菌产业的研发、生产、应用发展的相关资料,有一家企业的名字似乎始终在其中贯穿交融——它诞生于1802年的美国,名为「杜邦」


图片


穿越两百年

从黑火药到益生菌


1799年,一位名为皮埃尔·杜邦的法国落魄贵族因不被新政权接纳遭到驱逐,举家流亡至美国特拉达华州。为复兴家族,1802年他在当地的白兰地酒河边买下一块地,与师从法国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的小儿子伊雷内·杜邦在此建起了一家黑火药工厂,此即杜邦的前身。


图片

伊雷内·杜邦


筹建火药厂的同时,皮埃尔·杜邦还积极参与政坛,向当时的美国总统杰斐逊建议买下法国在美洲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并在此后不久被任命为与法国交涉购买土地的谈判代表。彼时的法国正值内乱,出于筹措军费的考虑,1803年法国作价每亩地4美分将广袤的路易斯安那殖民地出售给美国,而在此期间奔走交涉的皮埃尔·杜邦积累到了极其强大的人脉关系,也为杜邦公司的迅速膨胀创造了牢固基础。


1804年5月1日,杜邦公司开始正式生产并销售黑火药,第二年其产品便出口到了西班牙,至1811年,杜邦公司的黑火药年产量已高达204056万磅,几乎垄断了整个美国的黑火药市场。自此后直到1880年,杜邦公司的主营业务均为生产黑火药,企业掌舵人的金权杖也从伊雷内·杜邦流转至前者孙辈的尤金·杜邦的手中。


在此期间,由于黑火药生产工艺的问题,杜邦公司安全事故频发,又赶上公司所在地政府反垄断法规的出台,杜邦黑火药产品的销售规模严重缩水。1902年2月,尤金·杜邦离世,杜邦公司内忧外困、经营混乱,甚至有多位董事会成员一度产生了将企业卖给主要竞争对手拉夫林·兰德公司的想法。


混乱之中,伊雷内·杜邦的曾孙艾尔弗雷德·杜邦拉上两个堂兄弟,共同出资从董事会手中买回了自己祖辈创办的企业,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经营历史此时已长达百年杜邦公司重新焕发了生机,艾尔弗雷德三兄弟也被后人称为“杜邦中兴三巨头”。


图片

“杜邦中兴三巨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杜邦公司的火药订单暴增,甚至一度超过公司产能上限。卖火药“数钱数到手软”的同时,杜邦公司还积极拓展非炸药类产品线,通过开发、兼并、合资等手段逐步转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杜邦已拥有氯丁橡胶、尼龙、丙烯酸树脂、聚乙烯、氟塑料等多条产品线。


1958年,杜邦公司成立国际部,开始基于自身优势业务大规模进军海外市场,陆续古巴、委内瑞拉、巴西、墨西哥、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泰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与地区建立公司。1981年,杜邦出价80亿美元收购大陆石油公司,成为了横跨能源、合成材料、农药等在内的全球最大跨国化工公司。


在化工领域做到全球TOP 1并非杜邦公司的终点。步入1980年代,化工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包括防冻液、民用涂料、高密度聚乙烯等杜邦昔日重点业务在内的多个细分市场出现饱和,新一轮转型就此启动。在此期间杜邦公司出售、关停了20余个盈利能力下滑的传统项目,并逐步从上游能源市场撤资。与此同时,杜邦公司还与全球药企巨头默克制药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并收购先锋种子、国际蛋白质技术等企业,逐渐将主营业务转向高附加值产品领域。


2011年,杜邦公司以支付58亿美元现金及承担5亿美元净负债的形式,收购丹麦食品配料制造商「丹尼斯克」并组建「杜邦营养与生物科技」部门,如今闻名遐迩的“杜邦益生菌”正是出自与此。


核心工厂始建于1906

IFF从杜邦“手中接过衣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笔曾轰动行业的收购事件中,被收购方「丹尼斯克」集团旗下负责益生菌菌种研究与原料生产的「Madison工厂」,其经营历史同样长逾百年。


图片

Marschall Dairy Laboratory


1906年,丹麦人Adolph John Marschal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Madison建立了“Marschall Dairy Laboratory”,以生产凝乳酶并着手进行对益生菌的基础研究,此即Madison工厂的前身。1964年前后,Madison工厂开始在实验室培养菌种并提供给奶酪生产企业。1969年,全球首个商业化大型冷冻浓缩菌种工厂在Madison建成投产。绵长的发展历程中,Madison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与名称几经变化,益生菌在其业务构成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


1990年,Madison工厂所属的原Marschall集团被法国罗纳普朗克集团收购,后历经数轮整合在2004年被丹尼斯克收购。直至2011年杜邦公司将丹尼斯克招致麾下,这家诞生于美国的益生菌工厂才在穿越百年后与美国企业杜邦完成牵手。


着眼于全球乳品发酵菌种及益生菌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2018年,杜邦营养与健康事业部又完成对Madison工厂新一轮的升级改造,并于次年在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工厂投产了彼时全球最大的益生菌发酵装置,进一步拉升杜邦益生菌的产能。


得益于丹尼斯克在益生菌研发领域的深厚积淀与杜邦集团在全球范围内的超然影响力,“杜邦益生菌”的知名度及市场份额占比迅速增长。在2019年的某次采访中,彼时杜邦集团大中华区负责人就曾提到“目前全球出售的益生菌补充剂中有三分之一含有杜邦益生菌”,足见其市场统治力。


收购丹尼斯克第十年,杜邦又于2021年开价262亿美元将包含益生菌业务在内的杜邦营养与生物科学出售给IFF。此次合并过后,IFF集团从一家香精香料巨头企业进化为横跨食品配料、香精香料、生物制药等多个领域的全球领先综合性集团,其年营收数字更是从2020年的50.84亿美元暴涨至2021年的116.59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129.26%。


在健康原料领域“接过杜邦衣钵”的IFF,近年来也在持续加码对益生菌的研发投入。2022年2月16日,IFF宣布与美国Health Wright Products公司签署收购协议,对集团健康与生物科技事业部的益生菌、天然提取物和植物原料业务进行再度补强。去年3月,IFF又官宣已实现严格厌氧“下一代”益生菌菌株的工业化规模生产。


从丹尼斯克到杜邦再到IFF,伴随着消费者对健康营养的日益重视,围绕益生菌的研究部署势必越发火热。关注「营养品情报」,即刻收获营养保健领域的最新资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