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营利双增!澳优发布2025半年报

    8月27日晚,澳优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澳优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5.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1%。

    17小时前
  • 飞鹤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91.5亿元,海外门店数增长270%

    8月28日,中国飞鹤(6186.HK)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人民币,下同),净利润10.3亿元,现金流充沛达64.8亿元,展现出稳健的经营基本盘与财务韧性。2025年上半年,飞鹤婴配粉全渠道市场份额及销量继续稳居市场第一。期内,飞鹤以硬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发布“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及国内首个HMOs全谱系数据库,科技壁垒持续加固。国际化战略提速成效显著,北美市场进驻商超超1500家,海外门店数同比增长270%。东南亚布局同步推进,成功登陆菲律宾市场。

    17小时前
  • 蒙牛2025上半年实现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3.4%

    8月27日,蒙牛发布2025年度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蒙牛今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15.7亿元,经营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13.4%,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提升1.5个百分点至8.5%。


    17小时前
  • 2025年上半年伊利实现营利双增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同比增长3.37%;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奶粉及奶制品营收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伊利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市场份额更是升至18.1%,跃居全国零售额市场份额第一。

    17小时前
  • 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

    8月27日,三只松鼠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三只松鼠实现营业收入54.7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38亿元。其子品牌、定位“儿童高端健康零食”的小鹿蓝蓝在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37亿元,占总营收的7.97%,业绩报告显示,小鹿蓝蓝在报告期内实现持续增长并盈利。

    17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调理型门店几乎看不到、精品母婴店死了一大批...福建母婴市场还好做吗?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1632

( 0 )

( 0 )

( 0 )

2024-09-18 10:39

作者:新母婴店


导读:做深做透区域市场,是「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的初心,这背后源于三方面的考量,其一,用脚丈量,深入一线探访线下渠道从业者的真实生存现状;其二,精准对接,让消费者喜欢的品牌和优秀的渠道一起深度链接起来;其三,效率提升,把产业上中下游从业者组局到一起提升成长效率和商业效率。


综合来自一线市场的真实体感,新母婴店特总结出福建母婴市场诸多差异化特色,今日一一拆解。


111.png


出生率消费力尚可,从业者意识保守


2023年福建省出生人口28.5万,出生率为6.81%,这一数字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在多个一线城市消费零售总额普遍呈下滑态势下,福建消费市场却依然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据福建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上半年,福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1450亿元,同比增长5.0%。


然而,尽管福建市场在出生率和消费力上表现出色,但其母婴市场的整体走势却并不乐观。细究之下,或与当地部分从业者相对保守的经营理念有关。除了不太重视人才培养的这一问题外,据福建代理商反映,当地一些母婴店“等”的意识很重,喜欢追求条款的安全性,但也忽视了利润空间的拓展,进而导致运营费用上涨。


缺乏大的连锁系统,少有跨区域门店


众所周知,各地区消费者在产品和消费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加之母婴店跨区域运营时需应对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等多重难题,使得外地企业在进入新市场时常感“水土不服”,这也加剧了母婴零售市场的地域分割现象。


但福建母婴市场却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景象,在实地探访中,新母婴店并未发现占据绝对优势的龙头大连锁,多位一线从业者也表示:“福建几乎没有很大的母婴系统,且从扩张范围来看,福建母婴连锁也都是地域强势型的,有不断试水拓周边区域的,但很少有大范围往外省市扩张的。


调理型门店几乎看不见,精品母婴店死了一大批


  • “精品母婴店做得好的都是门店老板利用个人IP带货,那些不靠老板的精品门店,一般都支撑不住。”

  • “在福建能找到10家精品母婴店已实属难得,现今估计多数已回归传统经营模式。”

  • “福建地区的精品母婴店大多都倒闭了,目前做得好的精品店估计就剩斑点马一家了。”


透过上述从业者的反馈不难看出,相较于其他地区蓬勃发展的精品母婴店及健康调理型门店,福建市场上这两类门店在数量与质量上均显得较为薄弱,这一现象或与福建从业者相对保守的经营理念有关。


关小店开大店,做深服务是关键


近年来,伴随消费升级与市场需求的不断细分,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以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跟,母婴市场也不例外。在深度走访福建母婴市场时,就有不少门店和代理商提到“关小店开大店”、“先稳做产品再重做服务”、“从商品交付价值转为服务输出价值”的言论


诚然,在商品价格竞争优势减弱以及新生代消费者对即时体验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优化服务便成为母婴店吸引顾客、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途径。这也意味着母婴店在为用户提供购物便利与基本售后保障的同时,还需立足消费者视角,为其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体验。


奶粉还是生意大头,营养品捎带着做


于多数区域而言,“奶粉是生命线,营养品是利润点”已成经营常态,但福建市场却是个反例,虽然奶粉仍占大头,但营养品还未成长为利润支柱。


  • “目前门店奶粉占比60%以上,是门店的第一大品类。”

  • “虽然门店的用品和零食卖得不错,但奶粉依旧是门店占比最大的品类。”

  • “三明代理商之间的竞争主要还是在奶粉品类上。”

  • “营养品对门店来说是一个能挣钱的品类,但绝不是大头,当下传统母婴店维持现金流的方式是做渠道定制化奶粉。”

  • “营养品不是忽然火起来的,因为没有别的增长点了,才不得不把精力放在营养品上。”

  • “虽然全家营养概念被广泛提及,但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比如家长不愿意给孩子用药,更倾向于使用自然疗法。”

  • ……


从上述门店和代理商的反馈不难看出,受消费者认知不强,门店和代理商对营养品不重视、专业度不够等因素影响,福建母婴市场的营养品要想从“小透明”晋升成“大爆款”,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总结来看,全国母婴市场一盘棋,但区域细分市场表现各有千秋,从品类经营到门店运营更多还是要因地制宜,从确定性趋势中探寻新增量。9月26日,安徽合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新渠道大会&增长品类大会”再次重磅来袭,来现场,共探安徽母婴市场差异化特色,深聊行业未来的出路与机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