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雀巢投资者因高管动荡要求董事长辞职

    据英国金融时报,雀巢投资者呼吁董事长Paul Bulcke辞职,原因是一年多内公司第二位CEO离职,他们指责Bulcke造成了公司在一段时期内的不稳定和业绩不佳。雀巢上周解雇了首席执行官Laurent Freixe,后者一年前刚刚被Bulcke任命,解雇原因是与一名直属下属存在未公开的恋情。股东们表示,Freixe的任命以及对其行为的调查方式加剧了他们对雀巢公司治理的担忧,并导致他们对Bulcke的决策产生质疑。“Bulcke辞去董事长职务,而不是等到明年四月,这事关体面和尊重,”雀巢一位前30大股东在谈到董事长预定的离职日期时表示,“Bulcke已经失去了投资者的尊重和信任。”(和讯网)

    19小时前
  • 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主办,华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体文旅承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体育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期间,蒙牛集团与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协同,共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与乳制品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发展,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新动能。(证券日报)

    19小时前
  • 淘宝闪购: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品牌入驻

    9月15日消息,阿里妈妈日前举行双11增长策略发布会,阿里妈妈市场部及商业化运营中心品牌业务负责人虎豹(花名)透露,“预计今年双11将有千量级(数千家)品牌入驻淘宝闪购。过去品牌通常希望线上引流到线下门店,但不同渠道的流量切换、价格体系均是挑战,随着许多线下门店和库存资源丰富的头部品牌进入淘宝闪购,淘宝双11将进一步整合商家线上线下资源和货盘。目前许多行业小二在推进与品牌商家的相关沟通。

    19小时前
  • 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纳入注册管理

    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法采取“小切口”模式,针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和婴幼儿配方液态乳监管作出完善,“婴幼儿配方液态乳”即将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实行同样的注册管理、生产等要求。

    19小时前
  • 京东洽谈收购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

    当地时间周六,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集团森宝利(J Sainsbury plc)发布公告,确认正在就出售子公司Argos的潜在事宜与京东进行讨论。森宝利强调,目前尚未达成协议,现阶段也无法确认是否会推进任何交易。据悉,Argos是英国第二大日用品零售商,拥有英国第三大访问量的零售网站以及超过1100个取货点。

    19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启动港股IPO计划,东鹏饮料要杀到红牛“家门口”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1442

( 0 )

( 0 )

( 0 )

2025-03-12 11:39

导读:在历经“矢口否认、欲语还休”等环节后,不差钱的东鹏饮料,终于还是大方承认了赴港上市计划。


1741750359118.png


相关公告称,此次赴港上市核心目的是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而在东鹏饮料的国际化版图中,东南亚市场是重要一站,这家昔日通过模仿红牛成长壮大的国产功能饮料品牌,要杀到老对手的“家门口”。


真的“不差钱儿”


3月7日,“功能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发布2024年财报,集团全年营收约为158.39亿元,同比增长40.63%;归母净利润约为33.27亿元,同比暴增了63.09%。


对于业绩与利润暴增的原因,东鹏饮料只是在财报中丢下了一句笼统的“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规模和效益保持高速发展”解释,颇有几分“高考状元被问及为啥考得好,答主要是题都做对了”的感觉。


财报显示,东鹏饮料旗下业务主要包括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和其他饮料三大板块,其中能量饮料业务的核心产品为大名鼎鼎的「东鹏特饮」,电解质饮料业务核心产品为蹿红新品「东鹏补水啦」。


具体来看,能量饮料在去年实现营收约为133.04亿元,营收占比达八成以上,毛利率为48.25%,该业务板块为集团营收的主要贡献者,同时该板块也以48.25%的毛利率居各产品首位。


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已提升到了47.9%,已连续四年成为中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全国市场销售额份额占比上升至34.9%。500毫升瓶装东鹏特饮在尼尔森中国饮料单品排行中稳居前三。


得益于自身的高额增速,电解质饮料板块收入占比已升至9.45%,其中板块核心单品「东鹏补水啦」实现营收14.95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280.37%,已迈入“十亿级单品”序列。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业绩公告当天东鹏饮料还正式了近段时间围绕公司港股上市的传闻,表示“计划发行H股股票,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发行窗口完成本次发行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关于谋求港股上市的核心目的,东鹏饮料表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需要,深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


模仿者后来居上


在功能饮料领域,红牛品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上世纪70年代,泰籍华人许书标创立了滋补饮料 「Kratingdaeng」,也就是红牛的前身,后经奥地利商人马特施茨推广,Red Bull(红牛)成为了著名国际品牌。


1741750445739.jpg


到了90年代,由许书标创立的「泰国天丝医药」与「华彬集团」合作,上方联手创办了「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正式布局中国市场。那句熟悉的“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也随着红牛的销量飞涨传遍了大江南北。


海外品牌经营国内市场,布局、发展下游代工是必由之路,深圳奥林天然饮料公司正是红牛的代工厂之一,1988年,一个叫林木勤的年轻人入职该工厂出任部门经理,并在此后一路做到厂长。1997年3月,林木勤加入深圳市豆奶饮料厂出任副总经理,主管销售工作,为疏解饮料厂的经营困境,林木勤便依据此前在红牛代工厂的任职经验推出了功能饮料东鹏特饮,但由于产品从包装到定位都与红牛高度雷同,但品牌力与后者又有天壤之别,产品销量迟迟未见起色后,豆奶饮料厂也逐渐走到了破产边缘。


2003年,林木勤与公司的20位员工合伙出资460万接手了工厂,并将其改名为深圳市东鹏饮料实业有限公司,林木勤出资267万,占股58.04%,任公司董事长。此后的五年间,东鹏饮料一直靠卖1元一盒的菊花茶维持生计,业绩表现长期乏善可陈。


而这五年也正是以红牛为代表的能量饮料的爆发期,至2008年,红牛在国内市场的年销售额已逼近60亿元。红牛的爆发式的增长显然刺激到了林木勤,一番筹备下,林木勤决定重启能量饮料生产线,产品采用与红牛相似的产品配方,并更换为成本更低的塑料包装,同时还加了防尘盖,每250毫升的价格定在3块钱,仅为红牛的一半。


1741750555903.jpg


这款“低价版红牛”能量饮料,一经推向市场便受到了货车司机、工人等蓝领群体的热捧。再后来,东鹏饮料请来了谢霆锋代言、确定了“困了累了,喝东鹏特饮”的slogan,品牌势能迅速强化,中外红牛的版权之争,更是为东鹏饮料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


2021年5月27日,东鹏饮料正式在A股挂牌,上市首日即实现顶格大涨44%,上市首日顶格大涨44%。同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上升至31.70%,超过红牛成为了国内市场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


杀到红牛“家门口”


如今,计划港股二次上市的东鹏饮料,已将布局海外市场视为了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目前,东鹏饮料已在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设立子公司,未来还计划将正在建设中的海南和昆明生产基地将作为面向东南亚市场的重要生产及出口枢纽。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产品已成功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


1741750609944.jpg


据Euromonitor的统计数据显示,东南亚功能饮料市场规模约为48亿美元,红牛的市占率高达61%。东鹏饮料借势港股上市推动东南亚市场布局,无异于杀到了红牛的“家门口”。


本土企业谋求海外布局,其中的艰辛也是可以预见的,同时伴随着泰国总理造访华彬集团总部等友好信号的释放,中外红牛商标之争的走向大有双方偃旗息鼓的架势。面对更强大、更专注的红牛,东鹏特饮能否在海外市场成功复制自己的增长神话,仍未可知。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东鹏

IPO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