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1天前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1天前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1天前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1天前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350%的净利VS回落的股价,哪一个才是真实的泡泡玛特?

产业

小五

阅读数: 591

( 0 )

( 0 )

( 0 )

2025-07-18 10:50

作者/玩具前沿


导读:近日,泡泡玛特发布半年报预告,公告表示,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预增超200%,净利润预增不低于350%。



然而,这份高增长的成绩单却并未点燃资本市场的热情,7月16日港股开盘,泡泡玛特股价冲高后迅速回落,最终收跌4.03%,而7月17日继续下跌,目前已跌至0.87%。


市场的冷淡反应,折射出资本对泡泡玛特“疯涨”背后的深层次焦虑,一是依赖单一IP“LABUBU”的增长,是否具备可持续性;二是当消费者“狂热情绪”散去,泡泡玛特又该如何保持高增长。


从市场现状来看,玩具行业的增长和利润率都具有周期性,当公司达到周期性高峰时,这两项指标通常会出现放缓情况。在玩具行业天然具备周期性波动的背景下,似乎也就不难解释资本市场对泡泡玛特“估值溢价”的担忧。


泡泡玛特的困境本质上是对爆款的长期依赖。尽管其IP运营能力行业领先,但“LABUBU”、“MOLLY”、“SKULLPANDA”、“CRYBABY”等爆款的生命周期仍存在不确定性。历史经验表明,潮流IP的热度往往呈现阶段性特征,一旦市场审美疲劳,营收增速可能面临断崖式下跌。



尽管面临股价的短期回调,但仍不可忽视泡泡玛特构建的核心竞争壁垒:


在产品层面,泡泡玛特构建了全品类的爆款矩阵。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天猫与抖音两大核心电商平台上成绩斐然,成功孵化出10余款销量突破10万+的爆款产品,其中毛绒类产品的表现尤为突出,占比超过六成,成为拉动销售增长的重要引擎。聚焦产品创新,泡泡玛特精准捕捉年轻消费者情感需求,推出“SKULLPANDA冬日乐章”、“CRYBABY眼泪工厂”等系列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


为确保产品的稳定供应,泡泡玛特还不断加大供应链建设投入。其核心供应商丹尼玩具龙川工厂通过技术改造与流程优化,产能较以往实现翻倍增长,员工规模也扩大至4300人,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泡泡玛特在越南设立的生产基地已顺利投产,进一步增强了全球市场的交付能力,为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在海外区域实现的亮眼增长。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泡泡玛特一季度欧美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美洲地区同比增长895%-900%,欧洲市场增速达600%-605%。


泡泡玛特的股价回调,本质上是资本市场对“高增长溢价”的理性修正。但从更长远的维度审视,泡泡玛特在产品创新、渠道拓展以及海外市场布局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早已为未来的增长筑牢了长期价值根基。或许,唯有等市场的狂热情绪逐渐退去,泡泡玛特的价值才能被真正看见。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