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孕婴世界2025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增长45.66%

    9月24日,新三板孕婴世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8亿元,同比增长43.40%,盈利8450.39万元,同比增长45.66%,基本每股收益为0.2300元。

    1天前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9月2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召回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意见反馈截至10月24日。《办法》 加大对责令召回或停止经营后仍拒不召回或停止经营的处罚力度,依情形可按同批次产品货值金额进行处罚,以解决由于处罚额度过低,食品生产经营者主动召回意愿不强的问题。(庶正康讯)

    1天前
  • 乐高拟2亿英镑向默林娱乐收购29家探索中心

    9月24日,据媒体报道,丹麦玩具制造商乐高宣布,将以2亿英镑(约合2.695亿美元)价格从主题公园运营商默林娱乐集团手中收购29家探索中心。两家公司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这些室内娱乐场所设有乐高搭建区、创意工坊及零售店,每年接待约500万名游客。(观点网)

    1天前
  • 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监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9月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7405-2025)。对原标准中选址及厂区环境、厂房和车间、设施与设备、保健食品原料、辅料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控制、验证和检验要求等多项内容进行修订,增加食品安全管理、

    1天前
  • 湿巾新国标10月1日正式生效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27728.1-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7728.2-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 第2部分:婴童湿巾专用要求》、GB/T 27728.3-2024《湿巾及类似用途产品 第3部分:消毒湿巾专用要求》将于2025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即将实施的新标准对于湿巾的分类更为全面,针对此前标准存在空缺的领域,新要求专门增加了婴童用湿巾、消毒湿巾以及宠物用湿巾的专用规范,填补了相应标准空白。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精准营养风起时!2025精准营养大会深探产业新蓝海(上)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622

( 0 )

( 0 )

( 0 )

2025-09-25 16:32

9月24日,由营养品观察主办的「无尽的研发·中国精准营养大会&绿橄榄奖颁奖盛典」于杭州圆满收官。汇聚一众领域专家、实力品牌及优秀渠道,聚焦精准营养风口,深探产业新蓝海。以下为精彩干货分享:


1.jpg


01新人、新货、新场驱动产业高质增长


2.jpg


营养品观察创始人杨德勇:过去十年间,我国保健品行业规模翻了3.5倍,年增长率超过10%,预计2025年整体规模突破4300亿。中国各年龄段渗透率远低于美国,但人均保健品消费额增速位居世界前列,保健品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聚焦线上渠道,无论是市场规模、店铺数量、品牌数量、SKU数量都在增加,线上保健品呈一派蓬勃发展之势。从监管层面看,保健品监管介于功能性食品和特殊食品之间,线下保健品申请审批往往面临着较高的门槛,而线上渠道则可通过跨境电商等渠道提升商业化效率。


综合调研数据来看,绝大多数从业者对营养健康产业发展抱有相对乐观的态度。同时我们也统计了今年上半年大健康产业上市企业的营收表现,营收与利润双增长的占比高达55%,产业增长韧性可见一斑。


从“被动补充”到“主动管理”,中国居民营养健康消费需求稳步释放,年新增保健品企业再创新高,且市场呈现以下显著趋势:


新人:从“儿童青少年”到“中青年”“银发人群”,大健康消费呈现显著的“全龄化”特征,其中男性群体为大健康行业重点关注性别,此外,三线城市潜力大,青中年及中老年对大健康热情较高。


新货:从“骨骼健康”“婴童营养”到“睡眠管理”“心脑血管”,大健康细分赛道多点开花;刚需属性与消费升级驱动婴童营养市场规模快速扩容,成长发育、基础免疫、智脑能力、肠道健康等功效赛道热度上升;伴随着睡眠问题趋于年轻化、复杂化,睡眠管理这一新兴市场更具“草莽生机”;减重和抗衰赛道呈现高增速、高客单价、低市场集中度的“双高一低”特征。


新场:从“传统货架”到“内容场”“跨境新通路”,大健康渠道生态迈向“全域融合与精准触达”。


资本层面:从“美容抗衰”“特医营养”到“药食同源”“HMOs”,大健康产业“上市潮”汹涌。


除此之外,营养保健品市场的增量,不仅在于新品的市场贡献,更在于其创造新需求、拓展新价格带的能力;传统剂型占比超九成,爆珠、微泡片、精华管等创新剂型增速亮眼;行业技术创新正向“透明可溯、智能驱动和个性定制”三大方向演进。


营养品观察团队致力于通过“产业内容+产业研究+产业数据库+产业服务”助力大健康产业提升效率。旗下绿橄榄奖旨在表彰营养品大健康商业领域的创业创新,到敬行业标杆、挖掘创新势力、发现未来领袖,打造行业风向标,让优秀看得见,让优秀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最后,为认可你的人全力以赴,打好手中的牌,精彩就在我们的不断努力和不断坚持中。


02专业化营养大健康市场没有天花板


b22a9b3444b45d09e93ceecc82638e80.jpg


庶正康讯市场智库创始人、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主委兼秘书长、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健康产品专委会执行主委王大宏:我对营养大健康行业发展趋势的预判是没有天花板。这一结论是基于庶正康讯的研究分析得出的。


庶正康讯是一个智库型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通过研究来支持国家产业政策、制度创新的决策平台,同时也帮助营养大健康品牌解决营销问题,比如帮助汤臣倍健推出膳食营养补充剂概念、和天猫合作推出营养第四餐白皮书等。


纵观营养大健康品牌市场,有些品牌卖得比较好,但也有些品牌走向没落,今天就热门品类市场走向的背后逻辑做一个分析。


品牌的发展离不开“人、货、场”三件事,此外,科技因素、资本因素、人才因素、社会环境等亦是影响品牌走向的关键要素。从外部维度看,国家在大健康方向不断地出台国家级的政策文件;内部环境上,目前营养健康产品主要有特殊食品、普通食品、个人物品三种行政身份。


营养健康产品的市场属性是专业化的消费品,目前存在两大发力方向:一是基于临床营养学理论、循证营养数据支撑的精准营养品;二是基于产品教育引导消费者自主选择的消费品。其中,专业营养品研发方向又分为补偿隐形饥饿、氧化应激平衡和微生态平衡三种形式。


从发展历程来看,营养健康产品主要分为神秘化、生活化、科学化三个阶段。在营养大健康赛道成熟阶段又可分为强化、干预和治疗三个平行赛道,助力国人营养的平衡补充。


基于营养大健康品牌在寻找生产合作商时,主要面临的找厂难、怕被坑、合作累等痛点及品质工厂面临的先谈钱、获客难、被低估等困境,庶正康讯发布了《2025新时代营养健康产品代工合作指南》报告,助力品牌和工厂多维链接。


营养大健康行业内卷严重的当下,我认为先活下来,再持续投入研发,关注品质,最后一定能穿越周期,实现业绩增长。


03深铸研发壁垒拥抱个性化精准营养新时代


4.jpg


浙江省农科院功能食品与精准营养研究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精准营养产业分会常务委员李进军:“精准营养”的概念源于“精准医学”的理念,强调根据个体的遗传信息、生理特征、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来定制营养建议和饮食计划。进一步分析,精准营养实施的关键其实在于微生态。


人体就像一个移动的发酵罐,人体肠道微生物的数量超过人体细胞,往往是慢病难根治的原因,但却经常被被忽视。可以说,肠道微生态是医学革命的中心和未来,而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物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饮食摄入。


从研发的角度看,肠道微生态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三种:体外模拟研究、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试验,但动物肠道结构和人体有很大差异,人体微生态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体外模拟研究成为重要破局方向。


而我们研制了两大肠道仿生系统来破解体外模拟研究存在的技术瓶颈:中国首套肠道体外模拟系统和世界首套临床肠道微生态体外快速评价系统。这一系统具有三大优势:一是简单、快速、可操作性强;二是接近临床;三是连接营养、药物-肠道菌群-疾病的关系。


我们通过这套系统曾揭示过婴幼儿肠道产气与喂养方式的关系、研究了肠菌互养机制,也用来研究精准营养产品,通过精准调控来补足营养利用的个体差异。


从市场趋势来说,做企业最怕的是没有技术壁垒,而技术壁垒的搭建需要与时间赛跑。过去企业专注于搭建品牌壁垒,加大宣传,但未来是个性化的精准营养时代,营养企业需要精准了解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04锚定产业良性发展经营的本质打造精准营养新范式


5.jpg


京东健康营养保健运营服务负责人王馨然:在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健康消费依然保持强劲增长,背后是国民健康意识的根本性觉醒和消费结构的深层变化,滋补保健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


用户需求正从“泛保健”转向“更具体问题的解决”,同时,不再满足于单一爆款,而是根据商品安全性、功效、成分有效性、配送和售后服务的体验、挑选便捷性等多因素,理性决策。同时伴随AI工具的普及,新老用户的信息鸿沟逐渐缩窄。


另一方面,营养保健品线上渠道的复合增长率持续领跑,京东健康的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Q2份额预计再创新高。


我们认为,营养保健品长期良性发展经营的本质、是围绕“需求、供给、信任、服务”四大核心要素构建的闭环体系。京东健康围绕用户为中心,构建了以“实物供给+专业服务”的双轮驱动业务模式。在供给侧,我们聚焦简单挑选与定制化方案,全面满足用户需求;在服务侧,我们拥有全职营养师与AI营养师服务等专业能力,真正实现“人找货”到“货找人”的精准匹配。


行业趋势上,我们通过对新技术、新场景、新政策、新剂型、新成分的深度洞察,定位了四大趋势赛道:滋补即食化、中大童成长、自在焕美、高端/小众营养品,与合作品牌一道丰富优质供给、提升触达效率,助力品牌解锁增长新象限。


落地方案上,通过精准趋势锁定,完成差异化选品包销;精准洞察趋势,助力品牌孵化爆款新品;借每日营养计划、千万试用锁定超千亿增量,通过多元化营销IP吸引合作伙伴,将站外广告作为突破点打造全链路闭环,并依托复购留存品牌会员;通过AI+专家双擎,驱动用户精准选品;同时以智能营养师驱动精准健康解决方案,从精准检测、科学分析、一人一方、效果验得见四个维度发力,助力实现一人一方、定制营养的新范式。


未来,京东健康将秉持“智赋精准,营养未来”的理念,依托科技与专业,做大家精准营养的全程守护者。


05新周期·新消费·新动能产研销全链路大咖齐聚共话营养品行业破局之道


6.jpg


营养品观察联合创始人刘惠智:随着用户端、供给端、政策端的调整迭代,营养健康行业已进入新周期,如何挖掘营养新消费、探寻增长新动能?今天非常有幸邀请几位嘉宾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希望能为大家实现破局突围带来一些启发。


浙江省农科院功能食品与精准营养研究室主任&中国营养学会精准营养产业分会常务委员李进军:我感知到营养大健康市场有三大变化,一是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技术驱动;二是医疗改革带来营养品市场的新机遇;三是研发个性化、精准化的产品是营养大健康市场未来的主角。同时,随着消费者知识素养越来越高,市场也愈发趋于专业化和结果导向,这一转变要求营养大健康品牌一方面要重视研发、重视产品,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另一方面要重视跨界融合,始终以消费者为核心,实现精准的产品靶向。


Perdays中国区董事总经理Cindy Ma:女性在孕期的营养需求是独特的、变化的。作为澳洲孕哺期营养补剂品牌,Perdays把提供精准营养作为根植于产品研发、技术实现和用户沟通交流每一个细节的行动指南。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品牌的精准营养更多体现在如何实现1V1的营养匹配。以健康结果为导向,不忘初心,服务用户个性化健康需求。


善存复合维生素品牌负责人Jane Pan:做产品或推进精准营养有两大核心点:一是数据精准洞察力,其中关键是精准聆听消费者心声;二是研发科学力,以扎实科研打破“无效补充”的刻板印象。精准营养不止靠产品矩阵覆盖需求,更要聚焦营养有效性(高生物利用率)与纯净度,以整合方案满足多元需求、唤醒未察觉的营养痛点。所以在做产品的时候,善存会从原料的角度更早精选一些可以高效补充并且是专利的成分,让营养素成分实现高保留。


京东健康妇幼保健业务高级采销经理宋杰:京东健康聚焦服务与产品两个方向,通过数据洞察、精准营销、用户触达,帮助品牌实现人群细分,同时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科学精细的营养解决方案的需求。现在仅靠产品精准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未来还需要服务精准。京东健康致力于打造更开放的行业生态系统:第一,持续共建行业规范与品类标准,让精准有据可依;第二,开放数据洞察,助力品牌研发;第三,与各方进行内容共建、推动市场教育。


06精准营养风口已至“精细运营”如何撬动增长支点?


7.jpg


营养品观察副主编魏焕孜:精准营养可以说是当前营养健康行业的大势所趋。从个体化需求的蓬勃涌现,到前沿科研的深度赋能,精准营养不光重塑了产品形态与创新逻辑,也改变着消费者获取健康解决方案的方式。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场上四位嘉宾,就论坛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一些启发。


Doppelherz双心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孔令鹏:营养大健康市场目前给到消费者的选择很多,上下游很繁荣,但整个市场仍处在相对初期的阶段。我认为中国的保健品消费渗透的空间还很大,我们不能单纯地认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对营养保健产品的认知度更高,其实下沉市场只是与高线城市用户开始服用或者开始采买营养品的时间不同。此外,我认为未来营养保健市场上的原料和剂型技术一定会绝大部分来源于中国,这一趋势也推动品牌要关注两大要素,一是原料创新,二是剂型优化。


注册营养师、杭州营小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李杰:对于当下的市场,最直观的体感是“冰火两重天”:大健康产业十分火热,同时市场信息过于庞杂。因此我们需要将更加深度科学的专业知识普及给更多消费者。从过去的泛营养补充剂进阶到如今的精准营养个性化补充推荐,消费者的需求愈发精准化,而品牌也开始嵌入到医生、营养师的角色,给到客户更多营养综合服务,解决客户的具体营养需求。营养师是连接消费者和品牌的纽带。对于营养师来说,研发投入、剂型变化都是选择品牌的重要标准。


北京医颉集团远鉴恒辉公司(拜奥中国总经销)营销中心总经理王书帅:当下婴幼儿与儿童营养赛道趋势清晰可见:一是产品定制化属性日趋明显,二是渠道突破传统边界向多元化场景拓展,三是产品以分阶分龄为核心迈向精细化。面对益生菌市场乱象,保证产品力的前提是精准捕捉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至于品牌力的积累,品牌从B端向C端转化的过程需要时间,实力不足的小企业很难熬过去,不过对拜奥来说,“医务先行”正是支撑这一长期路径的核心抓手。


北京欧飞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杨吉涛:营养健康领域每年都有爆品涌现,不仅得益于新原料和功能性食品的创新,也源于面向不同人群的新营销模式所带来的规模化销售。我们深耕精准营养,主要基于技术和需求两个维度。技术层面,基因检测和肠道微生物检测的成本持续下降,使得大众检测成为可能。从需求层面,许多检测仅告知用户疾病或健康风险,却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未来,AI将通过快速分析多源数据、结合专业知识库,实现高效、精准的营养方案生成与实时服务,并借助可穿戴设备等提升应用便利性。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