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税务总局:营养保健食品制造收入同增6.9%

    7月16日,税收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银发经济发展呈现三大亮点。从生产制造看,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1.7个百分点。健康消费增速亮眼,上半年,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健康监测设备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7.5%。健康消费预防性支出显著增长,反映出健康意识从被动医疗向主动管理转变。(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

    2025-07-18 10:50
  • 奶酪消费迎来复苏迹象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奶业大会“中国奶酪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凯度消费者指数业务总监廖为新在此次研讨会上分享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奶酪品类市场销售呈现复苏迹象,渗透率有所上升,但与其他乳制品相比,仍有较多增长空间。截至2025年6月13日,奶酪销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已缩小到0.1%,市场渗透率也从2025年3月的28.8%提升至2025年6月的29.2%。(新京报)

    2025-07-18 10:50
  • 天猫健康官宣青少年营养品新商策

    日前,天猫健康保健行业资深专家昭觉透露,母婴、药企、营养品品牌正在加速上天猫健康,布局儿童及青少年营养品赛道。对此,天猫健康加码推出专享新商政策,母婴品牌跨界营养品赛道,将可享受一对一,一日开店等新商专属服务。天猫健康还针对新手、进阶、高阶品牌推出三档新商成长政策,包括50%淘客佣金,20%流量加码等,单店最高可享受150万元经营激励金。

    2025-07-18 10:50
  • 伊利三赴链博会发布品质公约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作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交流平台,本届链博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650余家企业与机构参展。伊利集团作为中国奶业“链主”企业,已连续三届应邀亮相,并在本届盛会上重磅推出全产业链供应链成果展。开幕当天,伊利携手中国国际商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研网、搜狐网等,共同发布了以伊利为样本的《中国奶业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中国奶业的实践成果与发展路径。同时,伊利首创奶业AI互动演讲,以前沿科技手段沉浸式讲述中国牛奶的品质跃迁与产业变革,并联合全球合作伙伴缔结《中国奶业供应链品质公约》。

    2025-07-18 10:50
  • 贝因美:控股股东申请预重整

    贝因美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浙江小贝大美控股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16日向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预重整申请。截至公告披露日,小贝大美控股共持有公司股份132,629,4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28%。其中,被质押或冻结的股份数量为131,105,171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98.85%。小贝大美控股的预重整申请尚未被正式受理,小贝大美控股后续实施重整程序,可能导致其在公司的股东权益发生调整。

    2025-07-18 10:50

 母婴行业观察

行业竞争加剧,国内奶粉市场进入拼奶源拼资本时代

产业

行行

阅读数: 2630

( 0 )

( 0 )

( 0 )

2016-01-07 09:05

  导读:随着新政的出台,今年将会有很多小的品牌被淘汰出局,有些品牌已经在选择性退出。对于国内有工厂的企业来说,已经加大了对品牌整合力度,而国外一些OEM代工的品牌,由于找不到代工厂只能放弃生产。虽然整个奶粉行业进入疯狂洗牌的一年,但对于有工厂、有资本的企业来说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荷仕兰代言人袁咏仪接受媒体采访

尽管中国与澳洲签订了自贸协定,但免税的奶粉仍然需要再等上四年,澳洲奶粉一度成为中国消费者抢夺的热点。然而1月6日,荷仕兰(中国)乳业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自2016年起,将在中国市场推出两款从澳洲原装进口的中高端婴幼儿奶粉,一款为荷仕兰OPO奶粉,一款为乳铁蛋白奶粉,两款奶粉定价分别为338元/罐和268元/罐,此外还推出儿童成长奶粉、孕妇奶粉和成人奶粉。 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当前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依旧不足,进口奶粉市场份额持续增加。加之二胎政策放开,市场空间增大,以及新政即将出台行业洗牌提速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原装进口奶粉进入到中国市场,争夺市场份额,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抢夺奶源:原装进口奶粉全部来自澳洲 荷仕兰(香港)乳业有限公司总裁艾孝表示,今年荷仕兰对新产品进行了全面升级,不仅在外包装上做了调整,在配方上也增加了OPO和乳铁蛋白,最关键的是奶源地发生了转移。从今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荷仕兰产品全部来自澳洲原装进口奶粉,此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产品主要是从荷兰进口。 值得注意的是,澳大利亚奶粉长期以来受到了中国家长的追捧,是海外代购的最重要源地,澳洲奶粉抢购一度成为焦点。然而2015年年末,澳大利亚在墨尔本截获并扣押了60吨准备销往中国的婴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为应对市场上婴儿配方奶粉短缺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协同供应商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增产、限购、提价等措施,同时开始打击以牟取暴利为目的的囤积居奇和跨国代购行为。 抢购澳洲奶粉已是难上加难,艾孝告诉记者,对于在澳洲生产奶粉的企业来说是比较好的机会,目前荷仕兰正在进行全球奶源的布局,尤其是今年荷仕兰的奶粉生产将全部转移到澳洲,年底将增加新西兰的奶源供应。目前荷仕兰投资了澳洲一家奶粉工厂,该工厂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将主要供应中国市场,并且同步在澳洲上市。而在新西兰收购的工厂已进入正式交割阶段,下半年有望正式投入生产。 “全资收购了新西兰工厂及四万亩的牧场“。收购完成后将荷仕兰将对新西兰工厂进行全面技改升级设备等,尤其是对牧场的改造力度会比较大,随着改造程度还将追加投资。预计会在明年初生产出有机奶粉。”艾孝说。 他表示,随着新西兰工厂的投产,计划打造一款200元左右奶粉,原装进口奶粉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 全渠道战略布局 将启动跨境电商 据了解,荷仕兰是欧洲奶粉品牌,由香港海丰控股、上香港洪桥投资等共同出资组建,目前主要是在香港和澳门及大陆市场销售。 艾孝表示,在香港和澳门市场,荷仕兰已经进入华润万家、华润堂、屈臣氏、百佳超级市场、Ole以及各大连锁药店。在中国大陆市场已经进入KA渠道的零售连锁系统和婴童门店以及线上渠道,实施全渠道的战略布局。 目前荷仕兰在大陆的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华东和西南地区,下一步将依次向华北、华南和华中地区扩张。在KA渠道已经进驻华润万家、屈臣氏、Ole’精品超市;在婴童门店渠道,首批进入了浙江、重庆、安徽等地的2000多家母婴店,其中南京伊贝儿连锁旗下100多家母婴店也已进入,下一步将向其他区域的母婴店扩张;而在线上渠道已经进入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电商平台。 事实上,对于进口奶粉来说,除了传统的几大渠道外,跨境电商渠道正在迅速增长。知情人士表示,去年很多奶粉企业业绩惨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跨境电商的冲击比较大,美赞臣港版、美版,诺优能欧版、惠氏、雅培美版等产品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对国产奶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艾孝透露,今年荷仕兰也将推出跨境电商业务,在新西兰、澳洲和香港市场线下渠道实现同步销售。跨境购的奶粉价格要比传统渠道低一些,每罐价格在220元以内。不过,在包装上与国内销售的产品有所区别,除了全部为英文版外,主要为盒装,但配方上比较接近。目前荷仕兰已经在香港、深圳与京东全球购等平台合作,并且自建跨境产品销售平台。 王丁棉认为,中国的奶粉市场消费方式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婴童渠道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大卖场,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却极为迅猛,尤其是中国网购发展速度最快。渠道模式的变化,使得新进入的厂家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电子商务减少进入的成本。 竞争加剧 行业洗牌提速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除了荷仕兰大力进入中国市场外,新西兰一些奶粉品牌也正在考察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而随着欧洲取消实施30年的牛奶配额制度,欧洲婴幼儿配方奶粉也将涌入中国市场,行业竞争加剧。

乳业专家王丁棉(左)

王丁棉认为,随着政府对奶粉市场管控越来越严,政策的重要性将会有所加强,包括提高进入门槛,以及即将实行的配方注册制度等,行业将会越来越规范。这就使得国内的乳品企业到国外进入布局,在奶源基地进行建厂,他们同样持有原装进口产品。因此,不仅是国内乳品企业走出去生产进口产品,还是外资加大进口产品进入力度,今年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原装进口的产品会越来越多地涌进中国市场,竞争的加剧将使每个企业都面临着很多挑战。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新政的出台,今年将会有很多小的品牌被淘汰出局,有些品牌已经在选择性退出。对于国内有工厂的企业来说,已经加大了对品牌整合力度,而国外一些OEM代工的品牌,由于找不到代工厂只能放弃生产。虽然整个奶粉行业进入疯狂洗牌的一年,但对于有工厂、有资本的企业来说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文章来源:中经网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