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1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1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1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1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20000家早教机构正面临一场“生死大考”

综合

察察

阅读数: 4377

( 0 )

( 0 )

( 0 )

2020-03-17 19:29

导读:3月已经过半,受疫情影响,小学和幼儿园的复课仍然留待观察,而处于幼儿园之后的早教托育更是基本处于停摆阶段,复工复产日期依然不确定。现下,对于早教机构而言正在面临一次“生死大考”。

作者:幼教观察


回顾过去,曾在“非典”时期,全国教育培训机构都要直面这场“劫难”,在艰难时期一些资金不足、实力缺乏的早教机构开始倒闭,让整个行业处于重新洗牌阶段,而在行业中幸存的企业开始注重经营品质和教学质量,从而出现了我国现阶段早教市场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并存时期。通过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发现,2018 年全国早教(商业早教+托育)中心共有 19872 家,0-6 岁平均参培率为 10.95%,0-3岁平均参培率为 19.11%。


下沉市场将是早教机构争夺的主战场


国际早教品牌多分布于一二线城市,因品牌定位有所不同,在扩张门店方面,国际品牌金宝贝、美吉姆因客单价较高、定位高端,初期门店选择多集中在一二线经济发达商业圈附近。国内品牌凭借本土优势,门店多布局于二三线城市。但从门店数量来看,一些本土门店数量远高于国外品牌,红黄蓝2019Q3显示门店数合计达 1298 家(课时制+幼儿园),而同期金宝贝(仅为课时制早教)门店555家、美吉姆(仅为课时制早教)503 家。其中,新爱婴门店数量最多,2019年门店数量超900家,此外,公开资料显示2018 年新爱婴营业额约 30 亿元。


通过品牌门店增长发现,国际品牌扩张更为迅猛,其美吉姆增长是金宝贝的2倍。受民办幼儿园政策收紧,红黄蓝2019年前三季门店较年初增长1.8%,同期金宝贝增长7.4%,美吉姆增长15.9%,增速均优于行业整体水平5%。

20200317193156.jpg

据forst&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早教行业市场集中度低,2017年中国早教市场CR4=4.7%,其中红黄蓝占比最高仅为1.61%,但部分包括幼儿园,其次为东方爱婴,占1.33%。可见,早教市场垄断格局并未形成,机会还是存在的。


在这艰难的2个月,众多线下教培转战线上,勉强维持生存,但对于早教行业来讲,转战线上课程会被家长很好的接受吗?


至少年轻的父母是接受的。据《2018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数据显示,尽管69%的年经父母首选线下课程在早教方面,但31%的父母会接受线上课程。值得注意的在地域分布上,城市级别越低,选择线上早教比例越高。其中一二线接受不足30%,但三四五线城市接受线上课程均超30%。

20200317193147.jpg

此外,2019早教蓝皮书也提到,一线城市 0-6 岁和 0-3 岁参培率分别达 25%、44%,二线城市参培率分别为 16%、29%,三线城市仅为 7%、12%。


可见,不管线上还是线下,下沉市场都是未来早教机构争夺的主战场。此外,对于下沉市场,美吉姆针对低线城市推出“小吉姆”品牌,据美吉姆2019上半年财报显示,一二线城市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0.49%,三、四线城市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4.44%,低线城市增长是一二城市的两倍,未来在巩固一二线城市基础上,战略规划是继续下沉。


疫情下早教龙头将迎来整合,强者恒强


对于一些品牌来讲,疫情之下,是挑战多一些,还是机会多一些?我们看一下入局早教这个行业,它不属于暴利行业,投资时间长,回本周期长。它的客户生命周期短、获客成本高、消课时间长、场地费用高,其房租、人力成本两项支出已占运营总成本的70%-80%以上,开办前两年亏损是常有的事情。


在政策上强调普惠公平,未来预收款管制将会逐步从严,其早教市场因为行业特性和疫情影响,市场将会迎来一波整合期,但从一个角度来讲,这为资金充裕的行业头部企业提供了向下“收割”的机会,比如更多优秀的人才向头部聚集、整合原有的市场空间。从用户角度来讲,因为受众年龄较小,家长对于知名度的早教品牌备受青睐,这将大大降低知名品牌的获客成本。


在短期疫情早教龙头机构成长将放缓,这两月以来,大部分早教机构“0”收入,对于未来扩张,资金是否充足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压力,且早教旺季的4、5、6月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的9、10月还不可预知。


在疫情背景下,对于已在线上开始布局的早教企业来讲,或许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疫情过后,线下培训进入恢复期。随着家长的口耳相传,将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源。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线下早教机构来说,转型线上或许能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但转型过程危难重重,比如技术、效果、在线系统是否完善等,要量力而行。毕竟低幼儿童有偿线上化相对比较难,用户与使用者比较分离,商业模式并未完全跑通,还需要市场验证。但经此一“疫”之后,未来线下+线下模式的融合一定是未来的大方向。


最后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经历过疫情洗礼的早教行业将会更加稳健和规范。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