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北京市发布15项措施,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关于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工作措施》,其中提到加强生育服务支持,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结合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实施生育补贴制度。落实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等。

    1天前
  • 养乐多上季度在华积极促销和渠道开拓

    7月29日,养乐多本社表示,预计截至2026年3月的财年合并净利润将为45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2亿元),较上一财年略有下降,也相比预测下调了35亿日元。该公司同时公布了今年4-6月合并财务业绩,销售额为116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56.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净利润为115亿日元,下降18%。在中国市场,养乐多表示通过采取积极的促销措施并努力增加销售养乐多产品门店的数量,公司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日经、小食代)

    1天前
  • 2024年结婚登记610.6万对

    据央视新闻,民政部今天公布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婚姻登记机构和场所共计4190个,其中婚姻登记机构1134个,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10.6万对,结婚率为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为2.5‰。

    1天前
  • 京东达达事业部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

    7月31日消息,据市场消息,京东达达事业部已于近期正式更名为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目前该事业群下设:秒送(含外卖)、酒旅、家政、研发、整合营销、中台等业务部门。“老K”郭庆继续担任负责人,向京东集团兼零售CEO许冉汇报。除了高调推进的外卖业务以外,京东本地生活服务事业群也正在加紧布局酒旅、家政业务。(电商派)

    1天前
  • 宝洁CEO对消费者保健品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

    近日,宝洁首席执行官詹慕仁(Joe Moeller)表示,对消费者保健品领域的业务收购持开放态度,“如果这些品类能够提供显著提高增长率和利润结构,我们会对收购感兴趣”。该公司曾于2018年以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1亿)收购了默克公司(Merck)的保健品业务,为宝洁的产品组合增添了维生素补剂和减充血剂。Moeller补充道,“这笔交易回报非常丰厚,该行业的未来前景良好。”(彭博)

    1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20000家早教机构正面临一场“生死大考”

综合

察察

阅读数: 4607

( 0 )

( 0 )

( 0 )

2020-03-17 19:29

导读:3月已经过半,受疫情影响,小学和幼儿园的复课仍然留待观察,而处于幼儿园之后的早教托育更是基本处于停摆阶段,复工复产日期依然不确定。现下,对于早教机构而言正在面临一次“生死大考”。

作者:幼教观察


回顾过去,曾在“非典”时期,全国教育培训机构都要直面这场“劫难”,在艰难时期一些资金不足、实力缺乏的早教机构开始倒闭,让整个行业处于重新洗牌阶段,而在行业中幸存的企业开始注重经营品质和教学质量,从而出现了我国现阶段早教市场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并存时期。通过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发现,2018 年全国早教(商业早教+托育)中心共有 19872 家,0-6 岁平均参培率为 10.95%,0-3岁平均参培率为 19.11%。


下沉市场将是早教机构争夺的主战场


国际早教品牌多分布于一二线城市,因品牌定位有所不同,在扩张门店方面,国际品牌金宝贝、美吉姆因客单价较高、定位高端,初期门店选择多集中在一二线经济发达商业圈附近。国内品牌凭借本土优势,门店多布局于二三线城市。但从门店数量来看,一些本土门店数量远高于国外品牌,红黄蓝2019Q3显示门店数合计达 1298 家(课时制+幼儿园),而同期金宝贝(仅为课时制早教)门店555家、美吉姆(仅为课时制早教)503 家。其中,新爱婴门店数量最多,2019年门店数量超900家,此外,公开资料显示2018 年新爱婴营业额约 30 亿元。


通过品牌门店增长发现,国际品牌扩张更为迅猛,其美吉姆增长是金宝贝的2倍。受民办幼儿园政策收紧,红黄蓝2019年前三季门店较年初增长1.8%,同期金宝贝增长7.4%,美吉姆增长15.9%,增速均优于行业整体水平5%。

20200317193156.jpg

据forst&sullivan统计数据显示,早教行业市场集中度低,2017年中国早教市场CR4=4.7%,其中红黄蓝占比最高仅为1.61%,但部分包括幼儿园,其次为东方爱婴,占1.33%。可见,早教市场垄断格局并未形成,机会还是存在的。


在这艰难的2个月,众多线下教培转战线上,勉强维持生存,但对于早教行业来讲,转战线上课程会被家长很好的接受吗?


至少年轻的父母是接受的。据《2018年度中国家庭孕育方式白皮书》数据显示,尽管69%的年经父母首选线下课程在早教方面,但31%的父母会接受线上课程。值得注意的在地域分布上,城市级别越低,选择线上早教比例越高。其中一二线接受不足30%,但三四五线城市接受线上课程均超30%。

20200317193147.jpg

此外,2019早教蓝皮书也提到,一线城市 0-6 岁和 0-3 岁参培率分别达 25%、44%,二线城市参培率分别为 16%、29%,三线城市仅为 7%、12%。


可见,不管线上还是线下,下沉市场都是未来早教机构争夺的主战场。此外,对于下沉市场,美吉姆针对低线城市推出“小吉姆”品牌,据美吉姆2019上半年财报显示,一二线城市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0.49%,三、四线城市销售规模同比增长24.44%,低线城市增长是一二城市的两倍,未来在巩固一二线城市基础上,战略规划是继续下沉。


疫情下早教龙头将迎来整合,强者恒强


对于一些品牌来讲,疫情之下,是挑战多一些,还是机会多一些?我们看一下入局早教这个行业,它不属于暴利行业,投资时间长,回本周期长。它的客户生命周期短、获客成本高、消课时间长、场地费用高,其房租、人力成本两项支出已占运营总成本的70%-80%以上,开办前两年亏损是常有的事情。


在政策上强调普惠公平,未来预收款管制将会逐步从严,其早教市场因为行业特性和疫情影响,市场将会迎来一波整合期,但从一个角度来讲,这为资金充裕的行业头部企业提供了向下“收割”的机会,比如更多优秀的人才向头部聚集、整合原有的市场空间。从用户角度来讲,因为受众年龄较小,家长对于知名度的早教品牌备受青睐,这将大大降低知名品牌的获客成本。


在短期疫情早教龙头机构成长将放缓,这两月以来,大部分早教机构“0”收入,对于未来扩张,资金是否充足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压力,且早教旺季的4、5、6月存在不确定性,未来的9、10月还不可预知。


在疫情背景下,对于已在线上开始布局的早教企业来讲,或许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疫情过后,线下培训进入恢复期。随着家长的口耳相传,将带来源源不断的生源。

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线下早教机构来说,转型线上或许能迎来新一轮的发展,但转型过程危难重重,比如技术、效果、在线系统是否完善等,要量力而行。毕竟低幼儿童有偿线上化相对比较难,用户与使用者比较分离,商业模式并未完全跑通,还需要市场验证。但经此一“疫”之后,未来线下+线下模式的融合一定是未来的大方向。


最后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经历过疫情洗礼的早教行业将会更加稳健和规范。



文章来源:幼教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