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伊利携牧恩进军高端进口奶粉市场

    11月11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同期举行的“以国奶会世界”2025中国奶业品质创享会上,伊利集团旗下明星产品纷纷亮相。其中,牧恩奶粉的推出填补了伊利在高端进口奶粉市场的空白,进一步完善了伊利在全家奶粉领域的布局。在本次进博会上,牧恩首发新包装产品全面升级为创新勺盖一体设计,以解决进口奶粉开盖找勺难、取粉易脏手、勺子难归位等痛点。

    4小时前
  • 辉山奶粉上线“AI翻拍识别系统”解决窜货乱象

    辉山奶粉官微宣布,面对奶粉行业的窜货乱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难题,其正式推出“AI翻拍识别系统”。据称,该系统已于10月全面上线,通过摩尔纹特征识别、图像纹理深度比对和颜色光谱校验三大核心技术构建防护体系,识别准确率可达98%以上。(公司发布)

    4小时前
  •  蒙牛集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开放基金”成立

    近日,“第六届食品感官科学学术交流会”在杭州召开。大会上,蒙牛集团正式宣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食品感官分析)蒙牛集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开放基金”成立。此举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核心动力,旨在推动感官科学技术在乳业领域的创新突破。

    4小时前
  • 红星美玲投资2.2亿食品产业园开业

    11月9日,陕西美羚羊食品产业园正式开业。该产业园是红星美羚乳业集团子公司投资建设的食品加工重点项目,集牛羊屠宰分割、精深加工、生物萃取、冷链物流于一体,总投资2.2亿元。

    4小时前
  • 君乐宝发布《人乳低聚糖功能与应用白皮书》

    近日,君乐宝乳业集团营养专家研讨会暨《人乳低聚糖功能与应用白皮书》发布仪式在君乐宝科学营养研究院举办。《白皮书》首次将对母乳数据进行国内外直观对比,以洞察中国母乳中主要母乳低聚糖在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中的变化趋势,为优化婴幼儿营养策略提供了科学参考,也为更精准设计适合中国婴幼儿的奶粉配方打下重要基础。

    4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1亿用户、千元月充!银发短剧攻占爸妈手机?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547

( 0 )

( 0 )

( 0 )

2025-11-12 20:29

作者/老年行业观察


导读:“霸总甜宠”“爽文逆袭”“穿越重生”……这些曾经风靡年轻群体的热门短剧题材,如今正悄然成为“银发赛道”的流量密码。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国内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已达10.02万家,仅前9个月就新增注册企业1.68万家,同比增长12.57%。与此同时,微短剧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5年6月,全国微短剧用户总规模达6.96亿,其中60岁以上用户占比达15.8%,且比例仍在不断攀升。这一群体日均观看时长达1.8小时,部分用户月充值金额甚至高达数千元。


当年轻人还在为“9.9元奶茶自由”犹豫不决时,银发族已经默默撑起了一个百亿规模的微短剧市场。


微短剧为何能攻占老年人的心?


短剧之所以能在老年群体中迅速流行,首先是因为老年人上网需求的变化。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24年新增网民中,60岁以上群体占比超过20%。超过43%的老年人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智能手机普及后,老年人对数字娱乐的需求被极大释放。短剧以其短小、易懂、操作简单的特点,天然适配了老年人的使用习惯。


其次,短剧满足了老年人强烈的情感需求。比如《闪婚老伴是豪门》这类爆款短剧,剧情套路但情感浓烈,主角多为中年或老年女性,故事围绕家庭困境、亲情团圆展开。短剧通过密集的“爽点”设计,满足了老年人对公平、温情、被理解的心理诉求。


市场规模方面,2024年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QuestMobile数据显示,46岁及以上观众占比近四成,且约半数用户月均在线消费1000至1999元。银发群体的高频消费,直接撑起了短剧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内容到产业链:老年短剧的盈利密码


老年短剧的盈利逻辑远不止“卖剧情”。头部公司如九州文化、古麦嘉禾、阅文集团等已构建起覆盖IP孵化、内容生产、分发渠道、衍生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在上游,大量编剧团队和内容工作室专门针对老年用户开发剧本,题材从家庭伦理、情感治愈到晚年逆袭,紧贴银发群体的兴趣和生活场景。内容生产端则以小团队、低成本、快产出为主,制作周期短、投入灵活,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热点和用户反馈。目前,单部短剧的制作周期已从以往的30天大幅压缩至7天左右,成本也有效控制在10万至50万元区间。


中游分发环节,平台通过算法精准推送,将内容与用户需求高度匹配。同时,平台与内容方合作,通过买量投流等方式扩大用户规模,形成流量闭环。平台还积极引入广告主和品牌方,推动内容与银发商业的深度融合。


下游的内容消费、广告植入、版权分销和演员经纪等环节,构成了短剧产业链的多元盈利模式。健康、保险、家电等适老品牌通过剧情深度植入,实现高效转化。数据显示,短剧广告用户的消费转化率超过40%,远高于传统广告渠道。


短剧+:银发经济的下一个风口?


短剧的爆发不仅仅是内容消费的升级,更为银发经济带来了新的商业机遇。短剧+电商、短剧+社区团购、短剧+医疗保健、短剧+文旅等新模式正在快速涌现。


短剧+电商


拼多多、淘宝、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短剧扶持计划,通过剧情植入商品、设置一键购买等功能,将看剧与购物无缝衔接。老年用户在追剧过程中被剧情带动,顺势完成消费决策,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3倍。


短剧+社区团购


美团则推出美食题材短剧《厨神小福星》《幸福双重奏》等项目,通过剧情植入社区团购商品,吸引老年用户边看边买。这种“剧情+消费”模式极大提升了老年用户的参与感和便利性,也为社区团购平台带来新的增长点。


短剧+医疗保健


纽崔莱、汤臣倍健、百多邦等医疗保健品公司也积极布局短剧赛道,通过定制健康科普类短剧,将产品知识、健康理念巧妙融入剧情。短剧中常见的“健康讲堂”“家庭医生”等桥段,既传递了科学养生知识,又自然植入了保健品推荐,提升了老年用户的信任感和购买意愿。


同时,短剧也带动了枸杞、燕窝、人参等“药食同源”产品的热销。数据显示,短剧带动的健康产品咨询和下单量持续增长,成为医疗保健企业触达银发群体、实现精准营销的新渠道。


短剧+文旅


2024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启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动微短剧与地方文旅深度融合。不少老年用户在看剧后,主动组团前往剧中取景地旅游,带动了景区门票、民宿、特产等消费增长,也促使文旅业开辟了“短剧引流+旅游消费”的全新商业盈利路径。


结语


老年短剧市场的崛起,是银发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缩影。围绕短剧的产业链正在不断延伸,内容付费、广告、电商、医疗、旅游等多元变现路径逐步成型。未来,随着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创新,短剧有望成为银发经济的下一个超级入口。对于产业链各方而言,如何在内容、技术、服务等环节持续优化,真正理解并满足老年人的深层需求,将决定在银发经济浪潮中的竞争力。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抖音

红果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