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母婴行业观察
 热文
忽然一周 | 5个系列婴配粉批件信息公布;政协委员:建议将法定婚龄调至18岁;达能最新财报发布,爱他美表现亮眼
2025-03-03 17:06
AI技术赋能母婴育儿迈入深水区,哪些品类有望最先爆发?
2025-02-26 10:59
2025母婴行业新风口!五大消费趋势驱动行业增长
2025-02-24 10:44
A股威创股份2019年净亏损12亿元,教育业务同比下降19.02%
导读:近日,威创股份(002308.SZ)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1.02亿元,同比下降5.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2.3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上年度为净利润1.58亿元;基本每股亏损1.37元。
作者:幼教观察
目前公司开展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业务(VW业务)和儿童成长平台业务两项主营业务。报告显示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127.97万元、营业毛利31,875.9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26%、5.12%, 继续保持了DLP产品市场份额、COB产品市场份额的领先。
聚焦教育业务,报告显示,2019年公司儿童成长平台业务全年实现营收4.7亿元,同比下降19.02%;实现营业毛利 24,858.15万元,同比下降24.69%。
威创股份自2015年进入儿童成长服务产业,曾先后并购红缨教育、金色摇篮、可儿教育(已出售)和鼎奇幼教,为A股幼教龙头企业。2018年年度显示威创股份服务幼儿园5513家,品牌合作早教机构230家,品牌合作儿童成长馆512家。
自2019年以来,伴随行业新政的逐步落地,外部环境变化对公司儿童成长业务的影响开始逐步显现,同时相关收购项目业绩对赌期都要过了,目前计提商誉减持与持续在出清资产。其中,儿童成长平台业务主要由幼儿园服务、幼儿园商品销售和多元儿童成长场景等三方面业务组成。
2019年威创股份营业收入构成
截止报告期末,幼儿园服务业务营收1.7亿元,同比下降28.72%;幼儿园商品销售收入2.15亿元,同比下降15.18%;多元儿童成长场景业务实现收入7382.53万元,同比下降0.58%,占儿童成长平台业务收入比重为15.69%。
导致业务下滑的主要原因,威创报告表示,伴随行业新政逐步落地,公司仍有部分合作幼儿园客户可能存在因转型普惠幼儿园,导致园所收入减少,收入分配比例依照政策调整,进而减少对公司的相关服务和商品的采购,且在幼儿园服务方面,因幼儿园所运营环境依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公司为优化资源配置,主动暂缓新增园所客户的合作拓展工作。
此外,对于多元儿童成长场景业务收入下降原因分析,报告期内显示,自2019年以来,大量儿童教育领域的产业公司与社会资本从3-6岁幼儿园教育服务领域转向儿童社区学校以及儿童早教/托育领域,叠加线上教育的加速渗透,公司多元儿童成长场景业务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业务增长情况低于预期。
近两年,国家对学前教育和幼儿园的严加管控,即使运营幼儿园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威创股份,如今想要通过“买买买”实现规模扩张已经再不像往常一般容易,而买在手里的幼儿园如何变现也成了难题。
在此背景下,威创股份开始资产剥离。2019年12月,威创股份出售可儿教育,以公司 2017 年 8 月收购 可儿教育 70%股权时 的交易对价 3.85 亿元为 基准,扣除 可儿教育历 年已向公司 分红的 8161.80 万 元后,交易对价为 30,338.20 万 元。截止 2019 年 12 月 31 日可儿转让价款现值为 22,855.77 万元,由此形成的商誉损失 12,979.16 万元。
目前威创股份拥有红缨教育、金色摇篮和鼎奇幼教三大幼教品牌,2019年的幼教产业营收情况:其中红缨教育营收196,66.38万元、金色摇篮营收188,08.97万元、鼎奇幼教营收33,17.86万元。
报告期内,北京红缨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7.61%、56.91%;北京金色摇篮教育科技有 限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4.68%、60.21%。以下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除了幼教领域的业务,威创股份在教育领域多元化、多学龄段进行布局。2019年,儿童成长平台旗下社区教育业务全面布局“教育综合体+社区小微教育体”。其中教育综合体 以安特思库儿童成长馆为载体,以成长衔接、潜能开发、国际英语、STEAM、国学等为内容。目前,社区小微教育体已孕育出专注于少儿思维培训、少儿双语全科综合素养的课程品牌。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了各行各业,面对学前教育的冲击,威创股份旗下儿童成长平台打造持续服务幼儿园产业链,升级为学前教育综合服务商,推进“数字化、平台化、产品化”战略实施,计划通过研发升级实现传统课程体系的“数字化”;通过面向家庭端产品服务的研发,将公司对儿童教育成长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产品化”,并依托大量的线下合作伙伴,打通C端家庭客户渠道。
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相信经过此次疫情的冲击,曾过渡依赖线下服务的早幼教商业模式,未来早幼教产业的发展或许会变为双线协同的模式。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