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再次递表港交所

    8月15日,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更新招股书,向港交所主板再次发起冲刺。其今年1月首次递表。据悉,在1个多月前,不同集团成功拿到中国证监会的境外上市备案“通行证”。

    11小时前
  •  哈药加码婴童护理

    近日,哈药集团三精儿童大药厂连推两款儿童防晒新品,"小鹰安安儿童保湿舒缓防晒乳"与"小鹰乐乐儿童特护物理防晒乳"完成备案。(C2CC新传媒)

    11小时前
  • 361度:拟与斯坦德开展合作

    361度在港交所公告,公司一家全资附属公司三六一度(厦门)体育科技有限公司与斯坦德机器人(无锡)股份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双方各自的优势及资源,在机器人穿用的服装、鞋类、配饰等装备及具身智能机器人材料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此外,集团计划将斯坦德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逐步引入到全球鞋物零售门店。同时,集团打算在全球门店展示及销售这些具身智能机器人。(36氪)

    11小时前
  • 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

    8月18日晚,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此后,由他妻子初瑞雪接管辛选集团管理权。

    11小时前
  • 爱婴室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

    8月18日晚,爱婴室发布2025年半年报,期内营业收入18.35亿元,同比增长8.31%;归母净利润为4673.82万元,同比增长10.17%。经营现金流为1.46亿元,同比下降8.42%。

    11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从0到日产量超百万,魔幻的“莆田系”口罩你了解多少?

产业

察察

阅读数: 3251

( 0 )

( 0 )

( 0 )

2020-06-01 10:11

导读:提到“莆田系”,你想到了什么?造假、诈骗?其实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个关于制造业转型自救的故事。


莆田:一个神秘的地方


2016 年魏则西事件之后,人们突然发现,中国的民营医院竟有 15000 多家,数量超过了公立医院,而其中居然有80% 被控制在莆田东庄镇的詹、陈、林三个家族手中,一时间“莆田系医院”浮出水面。


事实上,在中国,并非只有医疗,莆田人所“染指”的行业比我们想象得更多。


莆田忠门镇是当地最早做生意的,也是第一个富起来的镇,其木材生意遍布全世界,控制了国内 80%以上的木材贸易。


莆田北高镇号称“金匠之乡”“珠宝之乡”,该镇从事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生产经销商在全国各地超过 2 万家,其销售额占全国珠宝销售总额的 1/3。


莆田籍商人经营的加油站,占据全国民营加油站一半以上的份额。


莆田油画产量占全球的 30%,油画业年产值15亿元以上,培养了2万多名油画画师。


但实际上,莆田系医院最早是跑江湖卖膏药,在电线杆上贴贴“老军医治性病”的小广告;莆田当地不产木材、不产金银、不产石油;莆田油画现在的一个显着标签是“原创”……莆田所有的特色产业都是无中生有、裂变生长的。


“无中生有”:纸尿裤厂+鞋厂,做出口罩并不难


纸尿裤厂、鞋厂,看似毫不相干的企业,在莆田这个地方,却因为疫情结合。“莆田系”口罩由此而生。


福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中国纸尿裤制造大省,国内大部分知名的纸尿裤都产出于此,很多外资纸尿裤品牌也选在在这里自建工厂或代工生产。疫情发生后,1月底,莆田当地两家生产纸尿裤的龙头企业主动请缨,从外省采购符合口罩生产标准的无纺布和熔喷布,将原来生产纸尿裤的生产线设备改装,短时间内建成多条口罩罩面生产线。


纸尿裤车间做出口罩罩面了,口罩鼻梁条、耳带的生产、组装等这些细致的“技术活”就交给鞋厂来做。


莆田有4000多家鞋企,鞋厂的针车、热熔机、高周波机台、紫外线杀菌流水线为口罩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熔合等工序发挥了作用。


但是,莆田的“口罩生产记”能一次成功吗?


2月初,莆田两款口罩样品做出来后,拿到江苏的国家级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样品不符合国家标准。


根据反馈进一步调整,2月6日生产的样品符合国家标准,可以开始量产。


从“无”到“有”,10天左右,莆田口罩日产量达百万。


以副业养活主业 口罩成为常态化业务


莆田当地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做法其实也能代表一部分纸尿裤工厂的转型之路。


有业内人士说,“入行10来年,目前所接触的工厂里面10个有8个是不做纸尿裤,甚至有2家纸尿裤招牌拆了改成口罩防护服生产基地。”


转产只有一个原因,很简单,就是企业要活下来。


对于转产口罩的企业未来将走向哪里?


一些纸尿裤工厂表示,6月份将全面恢复纸尿裤生产,口罩不会是主力业务。


而一些工厂将口罩生产纳入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一环。例如恒安集团在历经三个多月转产口罩后,5月20日获批五年期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成为了福建省内疫情转产后首家拿到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口罩类的生产企业。这意味着口罩将成为恒安集团今后常态化生产的产品。因疫情转而长期生产医疗卫生器械类产品,这样的企业全国不在少数。


众多纸尿裤工厂将口罩纳入常态化业务,长期来看,是一门好生意吗?


隅田川董事长赵哲表示:“疫情病毒从何而来,宿主是谁,怎么治疗,这三大问题目前还未被解决,我们基于这三个判断,证明口罩需求及生意还值得做。”


疫情冲击下,这是纸尿裤制造产业的自救,也是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迭代。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