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婴幼儿益生菌首株本土菌株正式投产

    11月20日,专注婴幼儿健康领域的合益可品牌在苏州微康益生菌智能制造基地,正式发布BLa80婴幼儿益生菌新品,标志着我国婴幼儿益生菌产业告别核心菌种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开启本土菌株自主研发的新阶段。BLa80是中国大陆首株成功入选国家卫健委《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自主研发菌株。据悉,BLa80菌株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已开展20余项临床研究,覆盖2500多名受试者,其中包括1100名婴童。

    16小时前
  • 蒙牛泰安基地投建2000万利乐砖产线

    近日,据泰安高新区官网公示,蒙牛乳业泰安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2000万元,在泰安高新区现有常温车间内新增一条200毫升利乐砖灌装产线及一条包装产线,并同步扩充无菌供料线、清洗线及能源配套设施。项目不新增建设用地,通过二层平台及物流改造提升产线布局与效率。新增产线将主要生产纯牛奶及A2酪蛋白、益生元软牛奶、三只小牛软牛奶、新养道等共17个品项,设计日产能88吨、年产约2.64万吨,旨在丰富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泰安高新区官网)

    16小时前
  • a2公司举行年度股东大会

    近日,a2公司于奥克兰举行年度股东大会。股东们似乎对公司非常满意,即便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大部分董事会成员都面临连任选举,但在表决决议时没有一位受到质疑,所有决议最终都获得了超过98%的支持率。另据介绍,a2早前收购了蒙牛在新西兰的雅士利工厂,目前a2标志已安装在厂区行政楼上,而烘干塔上的雅士利标志则已被移除,预计未来还将新增100多名员工;对于收购的两款中文标签产品,第一步是要确保配方在奶基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达到预期效果,长远来看则计划重新配制这些产品,并申请第三个配方的生产名额,公司还在该工厂试生产了一些a2 Platinum三段产品。(businessdesk)

    16小时前
  • 金三发前员工携商业机密抢单

    近日,金三发集团前员工张冉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引发卫品行业震动。据悉,张某2021年入职金三发集团,在自身无任何客户资源的情况下,利用企业长期沉淀的行业口碑与成熟的客户资源,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管理韩国市场核心客户。然而,张某在职期间受其他企业高薪诱惑,利用职务之便谋划抢夺公司客户,离职时非法截取四千余条交易信息。在入职新公司后,张某利用新公司严重缺乏订单的薄弱环节,将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当作倾销武器,在韩国市场以严重低于成本价的方式疯狂抢单,不仅违反《价格法》,更严重扰乱行业市场秩序,损害全国同行业企业合法权益。目前,金三发集团前员工张冉已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已被长兴县公安局刑事拘留。据初步统计,该案已造成企业较大经济损失,影响行业公平竞争生态,进一步形成行业内卷。

    16小时前
  •  销售“海淘”奶粉,一母婴用品店被立案查处

    近日,一位家长反映:长沙县某母婴用品店存在销售未经备案的进口奶粉的行为。经查实,该奶粉是针对食物蛋白过敏婴儿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原产国为韩国,在我国境内未取得注册登记,该母婴店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购买该奶粉后进行二次销售。该母婴店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构成了销售未经注册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立案查处。(长沙县市场监管)

    16小时前

 母婴行业观察

一位母婴连锁老大直言:母婴零售真正难的不是现在,年底才是最难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5123

( 0 )

( 0 )

( 0 )

2020-06-18 10:45

导读:如果说2019年开母婴店做生意已经有人叫苦不迭,在2020“不确定成为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更是难上加难。自年初以来新冠疫情开始蔓延,受各地政府的防控措施和消费者对疫情恐慌情绪叠加的影响,零售行业整体客流明显下降,线下零售生意进入寒冬已成定局。“母婴零售真正难的不是现在,年底才是最难,那个时候大家过去挣的钱已经消耗殆尽。”一位母婴连锁门店老大这样说道。


作者:新母婴店


疫情下母婴各细分类目在线下渠道的表现如何?


第一,就母婴行业而言,受疫情影响,最先倒下的就是服装,疫情影响下母婴店的婴童服零售额明显降低,萎缩至6%-8%,凡是主打服装品类的母婴店都遭遇滑铁卢。确实,身处特殊时期,对于服装等非生活必需品的购买欲不那么明显,因此,童装相对于奶粉、纸尿裤行业,受伤害更大,外出场景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童装销量的下滑。就目前来看,疫情后恢复好的门店服装类目能反弹到15%-18%,而恢复不好的大概只能反弹至12%左右。


第二是车床椅,中大型母婴店的这块业务起码腰斩一半以上,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恢复过来。其实这个情况应该在意料之中,疫情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宅在家中不出门或者有意识地减少出门的频率,车床椅本就属于高客单价且复购率极低的母婴用品,当没有了出行的需求,需求量和销量自然是急速下跌。


三是辅零食,起码下降30%。很多货到不了门店,顾客要的东西没有库存,另外,因为到店的客流量明显减少,即便门店有货也找不到人卖。还有一个原因是,疫情下爸妈无法出门工作宅在家中,更多的会选择自己研究一些宝宝的吃食,购买欲降低。


四是奶粉和纸尿裤,这样的刚需产品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母婴产品的使用者都十分特殊,对于一些刚需的吃穿产品,即便身处动荡的疫情环境下,消费者也四号不会吝啬在这方面的投入,即时线下门店遭遇闭店关门或物流受阻,消费者在线上的抢购量仍旧热情不减。


第五,在疫情作用下,营养保健品需求大、量少,出现疯涨。众所周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健康需求精细化、追求高品质保健品,大健康产业的兴起,营养品迎来高光时刻,加之特殊疫情时期的加速渗透,类似乳铁蛋白、益生菌等产品都迅速脱销,当然这其中有少数不良商家夸大或虚假宣传,引导消费。但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提高免疫力”明显成为消费者最关注的卖点。至于疫情后保健品的发展如何,能撑下去的一定是要很专业的。


第六,诸如之前挣钱的月子会所、产康服务、儿童摄影等线下服务机构在疫情下都处于亏钱状态。之前有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月子会所老板的朋友圈,他这样写道:“我们月子会所绝对比很多餐厅影院KTV损失更大,疫情期间全封闭没客流,不但没收入之前签的客人还都来退款,还不能关门,总不能把在住月子期的客人赶出去吧,只要有一个住客,就要全体系运作。”确实,对于一些线下重体验的服务行业,一方面面临客源迅速减少 ,一方面还要支付高额的运营成本,受疫情的打击也是相当大的。


面对疫情线下母婴零售渠道如何在自救中求增长?


1、裁员降薪:疫情冲击下,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困难,现金流骤减,甚至归零,但是用工成本、房租水电成本等各种费用支出依然庞大,无奈选择裁员、停工、调岗、降薪等各种自救措施,母婴门店也是一样,例如,从原先六人配置改为五人配置,又如,对于门店内没有产出效率的行政人员也是直接裁掉。


2、提升线上比例:疫情之下,人流集聚型的母婴门店,只能全力配合停业,即便不停业,也鲜少有客流量,但对于奶粉、纸尿裤、宝宝洗手液、洁肤湿巾这类商品,是疫情当下宝宝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当线下做不了,母婴店就只能提升线上比例,无论是开通微信商城、小程序还是直接社群卖货,都要做到让顾客方便购物。


3、加大直播力度:疫情期间,门店关门,导购歇业,但顾客的消费需求仍然存在。因此,诸如百货商场等为了方便消费者以及应对疫情带来的对线下市场的冲击,纷纷推出直播带货、线上直购、建群卖货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家也能逛商场,母婴店同样可以效仿,完全可以抓住直播的红利,丰富自己的营销手段。就现阶段而言,既然别人都在做,无论有没有效果自己也要一起做。


4、加强导购的专业性:当下90、95后已然成为母婴主流消费人群,他们除了看重产品的性价比,更深层次的是要感受服务,寻求体验。在销售的过程中,我们的导购人员一定要去加强母婴类专业性知识。店长在对导购人员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重视奶粉、纸尿裤、辅食等母婴一类的专业内容板块的学习和知识获取。一名销售人员是否专业不仅是体现在礼仪,是否热情,是否能说会道等层面上,究其根本,对店铺的任何事情和任何产品都很熟悉以及对产品知识极其熟知才是重中之重。做好消费者教育,更多的为消费者解决问题才是未来母婴店需要努力的方向。


5、提升产品的性价比:就目前来看,很多母婴产品的价格都有些虚高,门店的优势有时并不明显,首先在选品时就要有所注意,对产品进行关联销售,借助爆发性增长点来提升单个产品的性价比,因此,产品性价比提高不仅保证品牌质量的前提下,更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2020年母婴线下零售渠道的生意会更难做吗?今年应该继续开店扩张还是应该放缓步伐稳中求胜?母婴渠道是否真的迎来了整合机会?2020年8月18~20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举办的「新世界 加速生长·2020第六届母婴生态大会」(←←点击报名)即将在上海震撼开启!来母婴生态大会,和众多母婴线下连锁共话母婴零售增长之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