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16家乳企今年争闯IPO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640

( 0 )

( 0 )

( 0 )

2020-12-19 09:41


导读:不完全统计,今年释放出上市信号的乳制品企业或相关原料供应商共有16家。一时间,乳企扎堆上市成为行业关注焦点。


作者:奶粉关注


上市热情高涨


今年以来,“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均瑶健康、“进口牛奶第一股”品渥食品、“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以及乳企益生菌原料供应商科拓生物相继在A股敲钟上市。就股价涨势来看,今年已上市的4家乳制品相关企业均表现不俗。截至12月17日收盘,品渥食品、科拓生物、熊猫乳品股价分列A股乳制品板块前三位。品渥食品股价已上涨191.75%,总市值77.78亿元;科拓生物股价上涨208.86%,总市值60.4亿元;熊猫乳品股价上涨427.64%,总市值70.53亿元;均瑶健康股价上涨79.45%,总市值103.63亿元。


在冲刺上市的乳制品相关企业中:

“乳酸菌饮料第一股”均瑶健康8月18日上交所上市,

“进口牛奶第一股”品渥食品9月24日深交所上市,

“炼乳第一股”熊猫乳品 10月16日深交所上市,

乳企益生菌原料供应商科拓生物 7月27日深交所上市,

河南花花牛、内蒙古骑士乳业已进入上市辅导备案阶段,

上游乳企优然牧业、“藻油第一股”纽曼思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江西美庐股份、DHA原料供应商润科生物IPO申请文件已获受理,

四川菊乐食品获得证监会首发反馈,

陕西羊奶粉企业红星美羚IPO进程中止,

浙江李子园成功过会,

温氏股份宣布拟拆分控股子公司温氏乳业上市,

浙江一鸣食品12月17日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初步配售结果,距正式上市仅差临门一脚,

此外,今年完达山乳业启动IPO进程,11月越秀集团重组辉山乳业启动大会重整草案中提出将择机对新公司与旗下风行乳业进行整合并谋划A股上市。


20201219094423.png


乳业竞争加剧


从几家拟上市乳企披露的招股书可以看出,投建生产基地、扩充产能以及营销网络建设,成为IPO的主要募资用途。


业内人士认为,乳企扎堆上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今年疫情时期,非上市乳企相比已上市乳企抵御风险能力明显不足;二是上市对于后疫情时代提升乳企、特别是区域性乳企的竞争力具有正面效果。在如何提升抗风险能力上,“上市后企业有钱了,品牌价值也有潜在提升”。


这一点也得到企业方面的证实。一家羊奶粉企业负责人表示,上市目的不是圈钱,也非大股东变现。“上市首先是无形的品牌宣传,可以运用资金撬动更大的市场。” 另一位一位拟上市乳企负责人称,上市是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之路,“符合上市条件就去上市,没有特别的原因,也不能说这个行业就是投资热门”。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分析表示,“受到整个市场氛围影响,乳业新股IPO价格和估值水平要比此前更高,整体处于较为乐观的状态。另外,区域市场或细分领域的企业基础可能更扎实、更稳定,因此在估值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参照。”


20201219094429.png


尽管如此,从近两年的市场增速和资本市场反应来看,以乳制品为代表的消费品领域依然是较为稳健的投资标的,行业内企业整体上市进程加快,且拟上市的乳企种类呈现更加细分、丰富的特征。


2019年,中国飞鹤、新希望乳业上市;2020年,分别代表乳饮料、乳品进口商、炼乳、原料供应商的均瑶健康、品渥食品、熊猫乳品、科拓生物成功上市;拟上市乳企的主营业务覆盖乳饮料、液奶、奶粉、奶源、原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尽管乳企上市热情高涨,但整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企业“带病”闯关,一些过分依赖大单品或销售区域过于集中的乳企,业绩增长后劲被疑不足。分析认为,乳企扎堆上市的主要原因在于提升竞争力和风险抵御能力。在区域市场或细分领域拥有更扎实基础的乳企,在估值上也会出现不同的参照。而对单品或区域市场过于依赖的拟上市乳企,如果在经营上不具可持续性,将可能成为监管部门审核的焦点。


乳业专家宋亮认为,除募集资金、逆势扩张外,一些乳企上市的目的不排除建立股权激励机制,以便管理层将来变现。还有一些乳企上市是为了提升估值,为将来资产出售做准备。就企业类型来看,拥有奶源资源、背靠母公司雄厚家底的乳企,以及拥有稳定乳业下游大客户的原料供应商,上市后有望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乳企

IPO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