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拼多多连续两年举办“多多童装秀” 超7成知名童装品牌上行新电商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5487

( 0 )

( 0 )

( 0 )

2021-06-04 09:37

导读:5月28日,“2021上海少儿时尚周”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拉开帷幕,童装第一品牌巴拉巴拉(以下简称巴拉)与拼多多联合打造的新锐童装品牌棉致,把一场“夏季童装T台秀”搬进了平台旗舰店的直播间。一群穿着时尚的萌娃们化身“超模”,踩着稚嫩的模特步,先后亮相直播间,引来无数网友驻足围观。


20210604092632.jpg

▲ 新锐童装品牌棉致将一场“萌娃T台秀”搬进了拼多多旗舰店的直播间。过去一年,棉致销售额超过1亿元,成为平台童装TOP 3。(摄影:曹陆一)


几天前,知名童装品牌史努比也将设在苏州的走秀T台搬进了拼多多直播间,部分走秀款一经上线便被抢光,带动当天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58%。


这是拼多多二度举办线上童装秀活动,尝试“即秀即卖”。去年参加的品牌只有史努比,而今年,史努比和新锐品牌棉致各走了一场,更多品牌跃跃欲试。


今年以来,国内外童装品牌明显加速了入驻拼多多的步伐。据拼多多母婴类目负责人介绍,在国内头部童装品牌中,超过7成的品牌已经在拼多多开设旗舰店。“我们正积极推动更多的优质品牌上行新电商,并通过好玩、有趣的活动,让品牌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与宝妈奶爸平等对话, 为平台用户提供更多价平质优的好产品。”该负责人表示。


童装头部品牌的新战场


当天下午,五十来位萌娃身着棉致童装,依次走进拼多多直播间,先后为网友带来夏季童装、运动童装、沙滩童装的T台秀,令很多网友直呼,“又潮又萌,潮萌潮萌”。这是棉致童装自成立以来,首次尝试通过直播的方式“即秀即卖”。


20210604093345.jpg

▲ 棉致童装5月28日的走秀现场。(摄影:曹陆一)


棉致,很多人可能还不熟悉这一个新品牌,但它的母品牌巴拉,大多数年轻父母都听过、买过。“这是一个很好的增量赛道,平台增长快、运营成本低,流量分配相对公平。”去年初,巴拉对拼多多的评价是“红利期”。但由于过往发展主要依靠基于期货订单的刚性生产,他们希望探索更适应当下快时尚潮流的柔性制造。于是,除了将巴拉旗舰店开进拼多多,他们还推出了旗下品牌棉致。


棉致起步之初,该品牌团队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从体系内多达数百家的供应链资源中寻找适合弹性制造的生产线。接着,按照拼多多品牌实验室人员的建议,他们从T恤、裤子、套装等巴拉的优势类目切入,不做小众的设计款,只要简洁的基础款;不能是黑白灰,必须是充满活力的颜色。


巴拉的品质,加上柔性生产的极致性价比,棉致几乎在拼多多上一炮而红,产品上架的次月就实现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不过,他们也“翻过车”,因为没有及早打通羽绒服的供应链,他们只能眼睁睁错过去年那个“60年来的最冷冻天”。


尽管如此,棉致的整体成长依旧快到“惊艳”。截至今年4月,运营仅一年的棉致已累计销售过亿元。据拼多多母婴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刚刚结束的“多多亲子节”活动中,母婴品牌产品的销量同比翻了两倍,销量最高的品牌之一就是棉致。目前,棉致正在扩充品类,尝试切入童鞋、羽绒服以及一部分的儿童用品等领域。


棉致的崛起是本土童装冠军巴拉布局拼多多的诸多尝试之一。而这也给了更多本土童装品牌扎根拼多多的理由与勇气。某种程度上,新电商平台的“多实惠”特质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在成为国内头部童装品牌的新战场。


超7成童装品牌入驻新电商


今年以来,国内外童装品牌明显加速入驻拼多多的步伐。据拼多多母婴类目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超过7成的头部童装品牌在平台开设了旗舰店,预计今年年底,这一比例会扩大到9成左右。


前不久,拼多多刚刚发布今年Q1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拼多多的年度活跃用户规模达到8.24亿,连续两个季度领跑全行业,并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一位行业人士分析称,目前,国内服装品牌的电商渗透率普遍达到70%-80%,整体已很难再做增长了,对于服装类目的头部品牌来说,拼多多是一个很大的增量市场。


“拼多多是棉致品牌的发源地,也是最重要的第一站。”棉致品牌负责人认为,在目前各大电商渠道中,拼多多的整体操作费用较低,商家不用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前期投入,这让中小品牌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流量,从而赢得更大的品牌成长空间。


为帮助新入驻的童装及母婴品牌打开市场,拼多多已逐渐从产品定制化的1.0版本升级为2.0版本,即从依靠经验和行业趋势挑选商品,转向通过大数据 “读”出消费者需求,进而生产定制款产品。


在加速品牌化的同时,他们也正将“多乐趣”的平台基因注入其中,例如力推母婴溯源直播,鼓励品牌公开“脱敏”的实验室、生产线、仓库等;搭建童装走秀的舞台,推动品牌积极向消费者展示设计理念、原创能力与制造水平。


“通过母婴溯源、童装走秀等直播活动,我们希望拉近品牌与用户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品牌的真诚与产品的品质,增进用户对品牌及平台的认知和信赖。”拼多多母婴类目负责人表示。


文章来源: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