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淘汰率创新高!2022年30%以上的母婴店都会消失?

产业

小小刀

阅读数: 3538

( 0 )

( 0 )

( 0 )

2022-08-04 16:23

导读:2022年,死掉了很多经销商,关停了很多母婴店。


月初,在新母婴店的调研中,问及对2022年母婴店淘汰率的预测,48%的从业者表示,今年行业淘汰率将在30%以上,25%的从业者表示今年淘汰率在21%-30%之间,只有5%的从业者认为2022年淘汰率低于10%。


111.png数据/制图:新母婴店


事实上,“母婴店30%的淘汰率”这一观点早前就曾得到过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同。


本质上来讲,线下母婴店在国内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入局者众到出局者也多的变迁。在早期井喷式增长之下,全国拥有大大小小的母婴店约25万家,伴随着存量竞争加剧、出生率下滑、客流量不足、租金成本高企加之多年疫情的影响,如今的母婴店已经迎来较大幅度的洗牌。


优胜劣汰成定势,如何在大浪淘沙下活下来,是一门学问。


222.jpg

扫码查看2022年母婴店生存现状调研


因而,才有了“出路”这一主题。8月16日~18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与你相约杭州!三天三夜思维碰撞,近百位资深嘉宾干货分享,聚焦新出路一次聊透。


母婴店业态更迭透视:老江湖VS新势力


先是网红精品母婴店名声大噪,再是健康调理型门店风起青萍,近年来传统母婴店和新兴母婴店的对抗愈演愈烈。


网红新势力门店真是出路吗?


作为后起之秀,新兴的母婴店确实蕴藏着无尽的发展势能。如网红精品母婴店无论是在门店装修、整体格调、导购人员、营销玩法上等均成功对味年轻母婴群体,满足了他们对于新奇特的追求和体验;健康调理型门店则是抓住了精细化喂养时代下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专业、周到且精细化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单。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母婴店纷纷试图转型,或是硬搬网红母婴店的装修,或是打着做好健康调理的口号,却依然还是干着传统母婴的生意。


正如在早前新母婴店的访谈调研中,有一位三线小连锁老板直言,“网红母婴店不是出路,它只是母婴零售的另一条路,能走多远尚未可知。”也有一位进口母婴连锁的老板指出健康调理型门店屡遭诟病的根源,“在一个人均工资收入三万多的地方,一家调理型门店给宝妈一次性配了一万多的营养品,还当做一件很自豪的事情,我觉得太过了。”


新业态是机会,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若视为唯一出路,或许还为时尚早。


只卖产品VS也卖服务,都免不了“踩一次坑”


就像门店业态没有唯一标准答案一样,经营模式目前看似乎也无最优解。


早在2018、2019年前后,“产品零售+服务体验”的门店经营模式被众多从业者奉为圭皋,不少母婴店在卖场之外增加了婴儿游泳、产后修复等一系列服务项目,有一些门店是捎带着做,也有一些门店是作为主营。


如果没有疫情,这样的生意模式似乎就是一条人间正道。


然而,在近期新母婴店走访浙江市场时,有从业者反馈,疫情这几年下来,母婴店的服务项目是越来越难干了。”此前在新母婴店的调研访谈中,也有一位来自三线城市的母婴店老板向我们表示,“3、4月份我们这边乡镇店的宝宝游泳不让开,社区店的宝宝游泳只能下午开。”


反复的疫情使得越来越多的门店关门、歇业,服务项目的收入几乎为零,相反,大家的需求又回到了最基础的“产品”上,服务体验可以放弃,但是宝宝的吃穿用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谨慎对待。正如采访中一位母婴店主所说,“我们门店开不了门,但是宝妈们都在向我们要货,宝宝不能没有奶粉吃,也不能没有纸尿裤用,像是宝宝游泳、妈妈产后修复这些服务项目根本不在她们的第一考虑范围内。”

333.png

数据/制图:新母婴店


只卖产品,在过去不行,在未来或许也不可行,但同时需要正视的是,疫情三年下来,专注服务项目的母婴店日子似乎也没那么好过。在新母婴店的调研中,66%的从业者表示,不看好母婴店的服务项目。说到底,对大部分的母婴店来说,服务项目或是锦上添花,做好商品零售才是基本功。


出路在哪里?哪里寻出路?8月16日-18日,杭州,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出路·2022第八届母婴生态大会”,来现场,让大家集思广益,为你、为千千万万个和你一样挣扎向前的同行们寻一条出路。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