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天前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天前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天前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天前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天前

 母婴行业观察

做好一件事 | 2022年奶粉品牌的基本盘是什么?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3230

( 0 )

( 0 )

( 0 )

2022-11-04 12:16

作者/奶粉关注


导读:“整体还没躺平,但在奶粉上已经躺平了。”这是今年我们采访一些母婴店老板时他们的总结之词。何以躺平?很多门店的现状,一是对上游无法掌控了,奶粉占比越来越高,却越来越不赚钱;二是没有能推的品牌了,已经不区分主推品、流量品、毛利品了。


各种矛盾开始凸显,无论渠道、品牌,身处产业链上的每一方都倍感挣扎。但不少从业者判断,市场不会再往下走了,大家都不挣钱了,无序竞争应该到了阶段性转折,2022-2023正是变革的关键时期。


一年来,为改变这种内卷、内耗的现状,各大奶粉品牌都做出了哪些尝试?成效如何?2023年奶粉市场又将会有哪些新变化?


对内:重构价值链


优质奶源纵向整合,中游乳企横向并购,品牌走到了综合实力竞争的焦灼期,既要把好资源牢牢掌握在手里,也要实现产品覆盖全人群细分需求。抛开表面功夫,目前还留在牌桌上的玩家,今年着重都在稳固基本功。


供应链优势更明显。


从奶源到建厂,大型乳企“硬”实力越来越强。如伊利、蒙牛、飞鹤等不仅相继收购国内大型牧业,而且还在持续启动奶牛养殖、自建牧场等项目。上游牧场与中游乳企之间的纵向整合,牧场与牧场之间的兼并联合,成为一大趋势。


同时,全产业链建设中生产能力也是重要一环,如今年7月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全球智能制造产业园投产,其中婴幼儿配方奶粉基地总投资30亿元,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奶粉工厂。供应链的比拼亦是组织架构、资金等各方面的比拼。


产品布局更完善。


比如大小乳企都开始做羊奶粉,“牛羊并举”成为必选项,飞鹤、君乐宝战略布局羊奶粉市场,加快新品上市以及配方注册审批;达能、美赞臣通过收购快速获得工厂资源以及配方注册资格,众多大牌入局,不断搅动羊奶粉市场格局。


再比如,今年众多品牌都在布局有机奶源产品,以更突出的卖点抢占有机市场机会,有机+羊、有机+A2等热门成分的交叉组合成为趋势。


此外,今年布局特配粉的企业明显增多,如澳优获批湖南省首张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生产许可证,和氏旗下第一家特医配工厂2022下半年正式竣工投产,本土企业将与国际大牌在特配粉市场展开竞争。


对外:重构利益链


当渠道端每一环都觉得卖奶粉不赚钱时,品牌最终也将难以幸免。“控货稳价”无疑是2022年影响渠道信心的关键因素。为此,今年一部分品牌已经开始从两个方面改善市场现状。


去库存。


过去几年,为保持业绩增长,厂方逐年提高经销商的任务量,把指标“压”给了渠道。但今年“压货”式增长失灵了,“代理商仓库里叠满9层高的奶粉箱子” “渠道存货预计有20万-30万吨”,这些不是危言耸听。


着眼于生意健康,一些品牌开始大刀阔斧解决库存问题。如a2从2021年起拿出约5亿元人民币用于支付盘存冲销和相关处理费用,通过调整财年预估和库存管理举措,推动良性的市场经营;澳优自2021年底起主动对海普诺凯1897进行一系列销售政策调整,减小各渠道的库存、资金压力;飞鹤也在最新财报中提到,上半年主动进行渠道库存调整,降低渠道库存、保持货架商品较高新鲜度。由此,今年一些企业的业绩也产生了波动,但大部分从业者对库存调整是持认可态度的。


内码制。


稳住价盘,迫在眉睫。“内码制”的推出,让品牌重新梳理上下游利益链分配,让整个链条都有钱赚,在渠道端引发剧烈反响。2022年,众品牌纷纷进行内码升级,甚至推出更严格更精准的追踪系统,打击窜货成为重心之一。


但与此同时,内码制所引发的争议也在持续。于品牌而言,做内码是否意味着要牺牲短期利益?中小品牌做内码有没有意义?于渠道而言,内码操作流程在实际销售中能否真正执行?渠道是否能看到效果?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复盘过往,下一年品牌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渠道选品的标准发生了哪些变化?这场大会给你启发。


12月11日~12日,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2022第八届未来母婴大会”(☚点此报名)将在上海重磅开启!


奶粉行业最强阵容、新老品牌、大小玩家将同临现场,头部母婴连锁、区域中小门店、网红精品母婴店等各路势力也将齐聚,围绕“做好一件事”,来一场深度沟通和高效链接,共同探讨穿越低谷期的解决方案。


来现场,你将收获:


√ 《2022母婴行业观察年终报告》发布


全面剖析解读2022母婴市场的变化与未来趋势预测,助力母婴人找寻新出路与增长点。


√ 近百位资深嘉宾,多维输出前沿思考


两天大会干货密度升级,近百位重磅嘉宾登台,主会场+主题分会场,聚焦行业核心议题,呈现顶尖思想盛宴。


√ 年度大奖&榜单评选,透析行业格局与未来趋势


2022樱桃大赏年度盛典将权威颁发【人物奖】、【企业奖】、【产品奖】、【案例奖】等年度大奖,百余获奖企业亮相,凝聚行业荣耀时刻。同时还将揭晓新母婴之王权势榜,聚焦30大细分领域。致敬行业标杆、挖掘创新势力、发现未来领袖,透析行业格局与未来趋势。


【超级早鸟票】(☚点此购票)正在抢购中,期待与更多母婴人相聚~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