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

 快讯

  • 森马服饰:2025一季度净利润2亿元,同比下降38%

    4月28日,森马服饰披露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0.79亿元,同比下降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4亿元,同比下降38.12%。从资产方面看,公司报告期内,期末资产总计为187.95亿元,应收账款为12.17亿元;现金流量方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3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38.43亿元。


    2025-04-29 21:21
  • 斯凯奇:2025第一季度营收24亿美元,同比增长7.1%

    由于全球贸易政策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斯凯奇撤回了2025财年的业绩指引。尽管撤回业绩指引,但斯凯奇第一季度销售额仍增长了7.1%,达到24.1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4.3亿美元。第一季度利润从去年同期的2.066亿美元降至2.024亿美元,但每股收益从1.33美元升至1.34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17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销售额增长14%,美洲地区增长8%,而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降16%。


    2025-04-29 21:21
  • 伊利开拓新品类,入局婴儿水

    4月27日,伊利金领冠在长白山举办泉爱宝贝婴儿水新品发布会,发布宝宝专属饮用低钠淡矿水,标志着这家乳业巨头正式进军婴幼儿饮用水领域。据悉,伊利泉爱宝贝婴儿水选用长白山松花泉水源,并采取瞬时高温灭菌工艺、4重微米级过滤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并未将这款婴儿水视作简单的快消品,而是纳入金领冠品牌旗下与奶粉冲泡场景形成强关联,进而对接母婴群体的实际需求。


    2025-04-29 21:21
  • 「泡泡玛特」登顶美国 AppStore 购物榜

    4月25日,泡泡玛特App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这也是该官方应用在购物榜的首次登顶,并一跃成为App Store免费总榜的第四名。(北京日报)

    2025-04-29 21:21
  • 美国电商平台集体提价

    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商家运营成本上升。据美国媒体4月25日报道,美国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上不少商家已经开始提高商品的售价。根据一家价格分析机构提供的数据,自4月9日以来,美国亚马逊网站上近1000种商品的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涵盖服装、家居用品、电子产品和玩具等多个类别,平均涨价幅度接近30%。包括Temu、希音等多个跨境电商平台均已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全球贸易规则及关税变动”导致运营成本上升,将从4月25日开始实施价格调整。社交媒体上也有大量美国网友感叹道,一夜之间购物车里的东西都变贵了。 (央视财经)

    2025-04-29 21:21

 母婴行业观察

母婴店“开新难”有解吗?

产业

小六

阅读数: 2430

( 0 )

( 0 )

( 0 )

2022-11-16 10:31

来源:新母婴店


导读:“开新难”是目前多数母婴店面临的普遍难题。一方面由于近几年新生儿人口规模增量下降,客少进店率自然低;另一方面随着新生代育儿主力消费进阶,他们不再依赖单一渠道,存量竞争下的用户分化加速门店潜在顾客流失。母婴店“开新难”问题究竟是否有解?今年我们在走访线下母婴渠道时,不少从业者的前瞻实践或值得参考。


横向拓展:以存量带增量,深挖单客深层价值


与用户数量锐减、市场总量萎缩相对的是,潜在母婴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不断提高,相较于新用户新需求的满足,存量用户的增量需求也值得被挖掘,因而越来越多的门店开始“关注单客价值”。这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过往曾在门店消费过的宝妈,现在可能有了二胎、三胎,由于这部分人群之前有教育基础,所以很容易拉回门店继续消费。


那针对其他的顾客群体又该如何深挖深层次价值呢?


一、做精品类:今年来看,越来越多的母婴店因没有守好基本盘,输在了“择优选品”的第一道防线,或是没有关注到正在崛起的中高端细分品类,或是没有将一个品类做精做细仍停留于“上架了就能卖”的固有认知中,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有一些门店选择了横向做加法,瞄准了更高端、更细分的新领域,如部分门店加大了在有机奶粉、羊奶粉、a2奶粉等的布局,在纸尿裤领域,开始更多关注纸尿裤类别里的超级趋势单品——拉拉裤,也不乏有些母婴店会在婴童洗护产品上做更多细分,聚焦防晒、防蚊、洗浴、护肤等不同场景做针对性的用户需求满足。


二、做深服务:这几年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母婴零售已经进入到精耕细作、专业精耕时代,不做专业服务的门店在未来的发展愈发艰难。在精耕服务上,我们可以看到尤其是像健康管理门店本身专业性更强,这就要求从业者从望闻问切的判断到营养补充、健康调理、产品推荐等一站式服务都要有专业基础及技能的支撑,在我们走访渠道时有一个明显的感受,“现在很多调理型门店店员的专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都比普通门店店员的要高。”除了导购人员专业性的提升外,还可从拓宽门店的服务项目入手,如增加婴儿游泳、宝宝按摩、宝宝摄影等,以更专业、更高品质的服务项目吸引更多宝妈进入自己的消费链条。


三、做强体验感:当前只有重视与消费者持续对话的营销能力,才能够在心智上打出差异化。在今年年初的视频号直播连线中,谷子孕婴创始人李志恒反复强调,“原来那种坐等顾客上门、善打价格战的方式已经不行了,线下实体也要重视互联网营销。”广西ATOMFUN儿童房创始人陶虹也表示,“善于借用新媒体资源,抖音、视频号、小红书这些平台都是可以用起来的。”如在小红书平台上进行内容种草,让更多年轻妈妈看到自家的产品、服务;也可以在抖音平台上建立专业育儿人设,通过为宝爸宝妈们答疑育儿问题进行门店引流。


纵向延伸:锚定增量用户,精耕婴童和孕产妇生意


不可置否,此前更多母婴从业者的关注重点是宝宝经济,却忽略了孕产经济和中大童经济带来的生意新增量。


一方面随着新生代妈妈的崛起,相比于过去的妈妈,她们爱孩子也爱自己,也更注重产品品质和生养的精细化。无论是备孕、孕期还是育儿期,她们都愿意为高品质的产品和专业的服务买单。据艾瑞&美柚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生儿妈妈生育全景白皮书》报告显示,近9成妈妈会在孕期更换护肤品,57.8%会换成孕妇专用产品;40%的妈妈在备孕期就开始购买孕妇奶粉;产后也会补充摄入胶原蛋白、维生素类营养品,帮助产后身体恢复。因而,越来越多的母婴店逐渐将会员争夺从婴幼儿延伸到孕妇群体,即从“源头上”想办法,通过对孕妈的服务、消费意识的培育、会员的管理手段实现生产后持续在门店消费。


如果说孕产妇群体是一个“前端入口”,可以为母婴店培育潜在消费者的话,那么儿童类产品则是“后端延续”,能够为门店留住庞大的消费群体。回归母婴店本身,势必要抓住婴童市场,上架和门店调性、定位等相符的婴童产品,延长消费者服务周期,为门店开新引流打下坚实基础。


破局母婴店“开新难”,还有哪些新思路和实践?12月11日~12日上海,由母婴行业观察主办的“2022第八届未来母婴大会”等你一起来探讨~


文章来源:母婴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母婴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zhangxiaoxian1015)。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母婴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母婴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my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母婴行业观察 |  京ICP备12043030号-6